《义和团运动的起源》试读:大刀会(16)   

庞三杰一伙将侯家庄围了5天,并以此为基地,劫掠骚扰附近15个村庄的教民。 未信教者虽 然没有遭抢劫,但富裕的大户也不得已向大刀会队伍奉献了牲畜、食品、衣服,而且据说还 有鸦片。 与此同时,地方官员很快行动起来保护在砀山和丰县的外国传教士,将他们及其钱 财等物疏散到防守坚固的麻清堡垒。 6月21日,庞三杰回到山东, 118 并在那里劫掠单县教民的家,捣毁他们的家产,烧毁天主教薛孔楼洋学。 几天之后,其人 马增至千余人,在前往另一个主要传教士住地--丰县戴套楼的路上,他们又袭击了砀山教民 们的家。 村里的人都逃之夭夭,但至少有一位村民为泄私愤而乐于为大刀会指出谁家是教民 ,这伙人焚烧了94家教民的房子。 然后他们又回到侯家庄,将那里的许多建筑物付之一炬 勒劳:《苏州》,第177-180页;刘坤一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1896年7月 5日)奏,《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2页;李秉衡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奏,《义和 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5页。 阮祖棠禀,引自刘坤一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十八日奏,《教务 教案档》第6辑,第1册,第152页。 勒劳、刘坤一和院祖棠认为大刀会成员的数目大约有1, 000;李秉衡说是400-500。 《北华捷报》上的一份含糊的报道,说徐州道台提到过3,000 这个数字(《北华捷报》卷57,第107页[1896年7月17日])。  到此,庞三杰发现自己正面临难关。 他把苏北一带教徒的东西几乎烧掠一空。 目标灭尽之后 ,食物来源即刻成了问题,江苏的官员们此时也动员起来,他肯定意识到一支相当规模的军 队正向北开来对付他。 此外,山东大刀会的领袖们准备在何种程度上帮助他亦不明朗。 刘士 端显然同意派他的弟子彭桂林前去领导支援庞三杰的山东大刀会人员。 但刘士端本人及其主 要助手曹得礼却安然置身事外,--也许是因为2月份与官府的摩擦使他们有所收敛。 庞三 杰需要为其队伍提供食物,所以他转回山东,向地处苏鲁边界上的马良集进军。 这支队伍已 夹杂不少非大刀会成员的人,它的纪律不久就崩溃了。 6月29日,他们劫掠了一些盐店,一 个卖京货的小店,以及一个小官衙。 为此,当地的民团武装加入了赶来镇压庞三杰的一队官 军之中。 大刀会员在单县东南一带疏散,他们偷窃谷物、马匹,并寻找别的补给。 这支队伍 中大刀会高层首领彭桂林被从徐州派来与地方民团合作的军队逮捕。 其他大刀会员试图营救 他,但却在最后一役中陷于失败。 在关于此役最详细的记载中,提到仅有2人死亡,18人被 捕,余者或疏散隐匿或返回家乡。 军队和地方民团乘胜追剿,另有13人于7月1日在单县被捕 勒劳:《苏州》,第180页;李秉衡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奏,《义和团档 案史料》上册,第4-5页。 刘坤一一个更为粗略的报告说在第一次战斗中(6月29日)有100多 个"匪徒"伤亡,第二天又有80-90个伤亡(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奏,《义和团档案 史料》上册,第2页)。 虽然李秉衡说仅有2人被杀死的报告不全面,但据他后来更详细的报 告来看,刘提到的数目不可信。 关于这次事件的口述史料,见《山东义和团档案史料选编》 第25-27页。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作者: [美] 周锡瑞
原作名: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isbn: 7214012693
书名: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页数: 335
译者: 张俊义, 王栋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94-8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