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试读:前言

    本书关注德国影片并非只为电影之故,准确地说,其目标在于以某种特定方式增进我们对前希特勒时期德国的了解。     笔者以为,借由分析德国影片,那些从1918年至1933年在德国处于主导地位的深层次心理习性——它们影响着当时的事件进程,并不得不在后希特勒时期遭到清算——才能得以揭示。     笔者有理由相信,书中将电影作为研究介质的做法,同样可被扩展到当前在美国及其他地方进行的大众行为研究中去。笔者也相信,这种研究会对电影计划的编制有所助益——更不消说传递信息的其他媒介——使合众国的文化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至为感激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资料馆馆长艾里斯·巴里小姐,我的作品能够问世全要归功于她:她不仅提议进行该项研究,而且慷慨地提供多方支持促其实现。我要对使我得以着手此项计划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从始至终关心其进展的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先生表示感谢。对于两次惠助研究基金的“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我要致以深挚谢意,并感谢该基金会秘书长亨利·阿伦·莫(Henry Allen Moe)先生一直以来不辞辛苦地推进我的工作。我要感激的还有在材料的组织和有关风格的问题上不断提供建议并给予帮助的人们,容我说出他们的名字:前国会图书馆电影项目部(Library of Congress Film Project)分析员芭芭拉·戴明(Barbara Deming)小姐;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工作成员玛格丽特·米勒(Margaret Miller)小姐、路斯·奥尔森(Ruth Olsen)小姐和小阿尔图尔·罗森海默(Arthur Rosenheimer Jr)先生。同时,衷心感谢现代艺术博物馆资料管理员伯纳德·卡佩尔(Bernard Karpel)先生和资料馆的全体工作人员:他们在我有所需的任何时候都耐心而专业地伸出援手,让我在资料馆中无所拘系,为研究影片提供宝贵的便利。最后,我要谢谢我的妻子,尽管任何言语都不足以表达我对她的感谢。同往常一样,她帮助我准备本书的写作;同往常一样,我从她觉察实质和洞察核心的能力中受益匪浅。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作者: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副标题: 德国电影心理史
原作名: Von Caligari zu Hitler: Eine psychologische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Films
isbn: 7208079463
书名: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页数: 631
出品方: 世纪文景
译者: 黎静
定价: 58.00
出版社: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8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