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试读:对供应商网络的良好管理

对利丰贸易来说,采购和生产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不是找到供应商或制造商,而是管理供应链中的材料供应商和制造商。由于消费者的口味变化迅速,产品变得越来越对时间敏感,这使得利丰贸易必须缩短生产周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此外,现代消费者对产品的材质是否符合标准、生产过程是否环保及工人权益是否受到保障等问题也十分关心。 为了保证能够达到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利丰贸易必须严密监测生产过程的每个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利丰贸易要取得工厂的控制权。如果由染毛线到缝服装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详细检查,利丰贸易需要花上比现在多数倍的人力资源。因此,利丰贸易不会在细节上指定工厂应该怎样完成它们的工作,而是集中于规范最后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保证制成品可以符合顾客的要求。例如,指示承办染色的供应商达到最终产品的交货规格、将纺织品付运的日子、产品颜色、质量和必须付运到的地点等方面的要求。 利丰贸易不会去影响每个供应商或制造商完成工作的方式,因为它将自身定位为整个供应商网络的指挥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利丰贸易只需确保每个供应商都达到指标,并且最终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及准时交付到顾客手中。但是,利丰贸易是一间“无烟工厂”,它没有自己的工厂,没有生产工人,也不用承担经营工厂的责任,那么它如何做到令40多个经济体内的一万多家供应商都诚意为每张订单保证产品的质量及准时交货的呢? 利丰贸易对供应商的管理策略主要有四个方面: (1)控制订单,使订单量占供应商产能的30%~70%。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利丰贸易成为供应商举足轻重的客户,使之在质量和生产配置上尽力配合利丰贸易客户的快速生产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致使供应商完全依赖利丰贸易,因为利丰贸易希望供应商仍有机会去和别的客户合作,在新的工作过程中吸收新的技术与能力,最后回馈到利丰贸易上。 (2)协助供应商升级。因为利丰贸易的客户群广泛,供应商与利丰贸易合作,有机会从制造低档产品升级到制造高档产品。利丰贸易提供重要的激励给供应商,使它们有机会改进自身的表现和技术标准。利丰贸易的员工为每一类产品供应商建立了详细、可测量的基准,并且严密监测供应商的产能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利丰贸易会详细地向供应商反馈它们的表现、优点和不足等信息。供应商能与利丰贸易一道持续改进。这种相互合作创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令供应商可以不断提高它们的业绩。一些大型零售商,每年都找固定的供应商制造同一款式的商品,但价格一年比一年低,把供应商挤压到没有生存空间,相比之下,利丰贸易则会帮助伙伴升级,一同争取订单,共同分享利润,这正是利丰贸易的供应商网络得以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3)提供金融及技术支持。利丰贸易愿意与供应商分担责任,协助供应商解决其采购和生产的问题,必要时利丰贸易还会向供应商提供信息技术及融资来推动生产。例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许多工厂不能获得信贷支持购买需要的原材料,利丰贸易便提供经费给一些有生产实力的工厂,令工厂生产得以延续。在某些情况下制造商购买原材料的数量较少,利丰贸易则通过它庞大的网络整合采购额,为制造商取得一个更好的价格和更加快速的交货日期。 (4)进行日常监控。利丰贸易的质检员经常直接进出工厂,检查供应商是否严格按照利丰贸易客户的标准进行生产。如发现不按照协议生产,利丰贸易就会与工厂协商改善,若工厂始终不能达标,利丰贸易便会终止与该工厂的合作。利丰贸易要求工厂遵守的守则会在下一节详述。 简言之,利丰贸易为网络中的成员提供知识和技术指导,激励网络中所有供应商和制造商与利丰贸易共同合作。利丰贸易在整个网络中处理信息交流,以及与顾客和供应商的关系,达到缩短生产时间、减少费用和降低风险的目标,与合作伙伴共同创建符合各类顾客需求的供应链。 虽然上述对供应商的管理方法十分有效,但真正令供应商乐意与利丰贸易合作,结成战略联盟的,则是利丰贸易长期一贯的诚信经营及与伙伴共存共荣的精神。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作者: 利丰研究中心
副标题: 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
isbn: 7300110398
书名: 供应链管理
页数: 385
定价: 48.00元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