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试读:质疑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

第1章 质疑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自从我们的第一本书出版之后,拖延问题也日趋上升。2007年,据估计70%的大学生存在拖延问题,其中50%的学生报告说拖延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而且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问题影响到了25%的成年人。超过95%的拖延者希望减轻他们的拖延习性,因为这令他们表现不佳,也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够满意,他们因此而感到痛苦。既然我们有心想要消除拖延,为什么做到这一点就这么难呢?为什么我们会拖延?研究没有对此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拖延者不存在一个典型的概貌,因为"由各种心理变数构成的心理网络看上去十分复杂"。 不过有一个原因可以排除在外:研究显示,智力和拖延没有关系,所以你可以忘掉"只有当你才智超群的时候才能摆脱掉拖延"这样的想法,你也不该认为拖延是低智商的表现。在拖延问题上,男人比女人要"略胜一筹",也有证据显示年纪越大拖延越少。这可能是因为人们不再想浪费他们有限的时间,或者是因为他们已经退出了竞争的舞台,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终于跟真实的自己相处融洽,对自己取得的成就甚为满意--或者相反。 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可能染上拖延的瘟疫。在升级和其他一些评估的持续压力下,学生会推迟写作论文和复习迎考的时间,当时间已经不多的时候才去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自由职业者只有依靠自觉才能在他的行当中生存--但是很多人却发现,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将事情耽搁一旁。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企业环境中,有些人不但不去跟上快速的节奏,反而减缓了自己的脚步。那些被官僚主义的繁琐手续搞得晕头转向的人常常将事情高高挂起,而不去及时完成必要的(也是乏味的)的操作。在家里,拖延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清理地下室、油漆卧室、置换一个新手机,等等,谁没有被家里那些拖着没做的事务搞得不胜其烦呢?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作者: [美] 简·博克(Jane B. Burka), [美] 莱诺拉·袁(Lenora M. Yuen)
副标题: 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isbn: 7300113907
书名: 拖延心理学
页数: 246
译者: 蒋永强, 陆正芳
定价: 39.80元
原作名: 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2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