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试读:奠定英语实力的三个关键

1/奠定英语实力的三个关键 不断有人问我:“你们双胞胎上哪所全美语幼儿园,还是曾在哪里补习英文?”“为什么他们讲的英文那么字正腔圆? ”“为什么他们认得这么多自然科学领域的英文单词,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自然科学类的英文图画故事书呢?” 一连串问题之后,接下来免不了就是一阵叹气:“我的孩子补习了这么多年,英文仍然念得别别扭扭,认得的单词少之又少,对英文阅读完全没有兴趣。” 事实上双胞胎自出生以来,一直在中文环境内接受教育,读的是一般公立幼儿园及小学,目前就读于公立中学的音乐班。我自己则打小孩出生后,就一直是全职妈妈,直到最近孩子年纪稍大,才又开始回到补习班兼课,因此孩子一直没有上过补习班或安亲班。 每次面对亲友“为什么我的孩子做不到”的疑问,我总是这样告诉他们:“其实,您的孩子也可以做到!” 我一直相信,抚养孩子是一种“创造性的付出”。我与外子尽力在家庭里为孩子创造愉快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孩子的最高享受。从孩子五岁开始,他们平均一年能接触 150本英文故事书,这些好书总是能轻松俘获孩子的心,令他们爱不释手。 双胞胎英文阅读的热情与成果,常感染到我与外子。在回答过太多次亲友的疑问、看过太多父母的挫折后,我们很想分享这些年来,自己家里满是英文有声故事书的欢乐时光。 掌握MM法则,孩子天生就是语言家 每个人都知道大量阅读对英文学习很重要,但是读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读,却是门专门的学问。我深信,只要掌握“材料”(Materials)与“方法”(Methods),学习可以事半功倍。 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图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吸收大量信息并仔细过滤选项的工程。感谢当年研究所时期的训练,选书前后我看过的儿童文学研究专著和学术期刊,算算也有数十本。这几年下来,家里选购的英文儿童读物,累计竟多达上千本。 令我欣慰的是,这些耕耘至今回想起来,我依然认为很值得。每月平均购书费用约 2500元台币,孩子不必赶补习班,不会被过多的句型和语法破坏学习兴趣,反而可以慢慢领略英文故事的趣味。我所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只是买好书放在家里,根据自己所学,实验性地安排英文有声书的顺序,每日不间断地持续播放而已。 这样的花费算高吗?每个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答案或许见仁见智。我也有自己累积多年的“省钱大法”。觉得有声书太贵的家长,可以尝试用比较省荷包的方式,获得物超所值的聆听素材。 举例来说,一年一度的 ETA英语教学研讨会,就是我想尽办法抽空去“朝圣”“挖宝”的盛会之一。 ETA研讨会其实是给英语教师充电的学术盛会,但场外的书商摊位也热闹非凡。目不暇给的儿童英文图书、教材、故事书、 DVD,让我一时间还真不知该从何处着手。不过,当时家中双胞胎五岁,从未接触过英语,因此我就凭直觉,选了搭配CD的趣味故事和悦耳的英文儿歌给孩子。其中Go Away Mr Wolf!这个平凡简单的故事,没想到却引发了日后一连串的“神奇效应”,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深感不可思议。 那天,双胞胎看着我提着大包小包回家,其中有不少是书商赠送的免费教具。孩子一边玩耍,一边听故事 CD并翻看故事插画。Go Away Mr Wolf!这本平凡简单的故事书,正是其中的一本。 第二天,我正忙着准备午餐时,传来了双胞胎在游戏房里争吵的声音。原来是哥哥想邀请妹妹一起玩刚刚组装好的玩具屋。哥哥开口问道: “Anyone for a game?” 妹妹不愿意,对着哥哥说:“Go away, Mr Wolf!” 作为母亲,我常调解子女吵架,然而调解两个小小孩的英文争吵,这还真是第一次。 更神奇的是,第三天晚餐后的水果时间,兄妹两人分别扮演野狼与小猪,开心说着 Go Away Mr Wolf!英文故事里的对白给爸爸听! 这实在跌破我的眼镜。双胞胎竟然在短短几天内,轻轻松松就复述出一本英文故事书的内容,这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与鼓舞。 Go Away Mr Wolf!这本故事书里,究竟藏着什么神奇的吸引力?我该如何循着第一本英文故事书及其配套CD带来的成功经验,延续孩子英文学习的乐趣与惊人成果?出于自身的兴趣和孩子的教育所需,如何将英文有声书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我在日复一日的全职妈妈生活中,持续好奇与研究的主题。 关键一: 重复句,让孩子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完全掌握 Go Away Mr Wolf! 对大部分幼童来说耳熟能详,它讲述了一只狡猾的大野狼,扮装成四种不同的身份,企图诱骗三只小猪开门的故事。 这个英文故事共有五个段落,每个段落都从相同的敲门声开始,而小猪也发出了五次一模一样的询问:“Knock! Knock! Knock! Who’s that knocking at our little front door?”之后大野狼无论是兜售冰淇淋,还是邀请三只小猪兜风、玩耍或游泳,三只小猪一概拒绝并马上关门。光是这句 “Go away, Mr Wolf!”said the three little pigs. And they quickly shut the door.就出现了四次。 这些在故事里一遍又一遍出现的相同词句,加上 CD中的敲门声、关门声等“情境辅助 ”音效,降低了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的难度。通过故事的情节安排,孩子自然而然体会到了这些重复语句的意义。在不断重复带来的熟悉感中,双胞胎不自觉地随着复诵,念着念着,就变成了自己的语言。 重复( repetition)在英文学习初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没有什么比一再重复的话语,更容易让人取得学习效果了。幼教专家曾指出,孩子在接触新事物时,总是希望有机会不断重复,好让他们能逐渐熟悉陌生内容,直到完全掌握并感到安心。 英文初级故事里的重复句,是作者特别设计的:将重要讯息用容易吸收的形式加以呈现,就可以让孩子练习自主阅读,并增强孩子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因此,某些词句会反复出现。但在规则的问句之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者也会穿插有形式变化的应答,让故事不致因一再重复而乏味无趣。 例如,孩子在听 Go Away Mr Wolf!的故事 CD时,会听到小猪不断重复询问:“Who’s that knocking at our little front door?”而狡猾的大野狼,则四次提出不同的邀请,来回应三只小猪的相同询问: “Anyone for ice cream?” “Coming for a drive?” “Anyone for a game?” “It’s a lovely day for a swim. Anybody coming with me?” 这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短对话浅显易懂,是孩子初学英语的最佳语料。以我家双胞胎为例,当时他们根本不曾上过英语课,但在反复聆听几次后,竟然就能朗朗上口,轻松复诵。 同样的内容,听七次以上才会有声音记忆 记得曾看过的一篇研究指出:同样的内容,通常必须听七次以上,才会产生声音记忆。持续不断地听,是为了建立声音记忆,达到直接联想的目的。无论句子结构简单还是复杂,只要有不断重复的语言输入,学习者就能慢慢将其内化,就可以在意识中形成“记忆”,最后无意识地脱口而出。尤其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聆听,更能让孩子形成轻松、愉悦的长久记忆。 曾有朋友好奇地问我:“你自己就是外文系毕业的,在家一定经常用英语与孩子对话吧? ”实际上,我跟一般父母一样,都是从中学开始死背英文上来的联考一代,对自己的英文发音很没信心。我虽然很爱看外文童书,但提起英文口语,说来不怕见笑,口音还真的是“积习难改”,能少开口就尽量避免开口。中文,才是我们家最主要的沟通语言。因此,双胞胎的英语发音之所以能清晰标准、语调之所以能流畅自然,完全与我的英语口语能力无关。他们今天之所以能口语流利、发音字正腔圆,我认为完全是拜有声书所赐。 由专业人士录制的有声书,是欧美出版界的重要产品。优质的有声书对说话的语气、速度,还有情绪的拿捏都相当讲究。专业的配音者会细心揣摩人物角色,把原本安安静静的故事,朗诵得热闹有趣。配上韵文、背景音乐及改编歌谣录制的儿童有声书,更是娱乐效果十足。 大部分父母都轻忽了“幼儿一开始是通过耳朵来学习的 ”这一事实。孩子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在于成长阶段是否大量获得了发音清晰且内涵丰富的语言输入。因此,我深信通过耳朵接受“知识真、故事善、文字美”的英语刺激,才是培养孩子扎实能力的基础。这也是我很努力地选择优质有声书的原因。我相信专业录制的CD不但声音表现力丰富、节奏掌握得宜,而且情绪营造恰当,能够完整传达语言的精致内涵。 关键二: 图文合一,插画当线索 在耳朵之后,才是通过眼睛来学习。 我身边有些朋友,知道我的“有声书英文学习法 ”后,总会不放心地问:“真的只是播放有声书而已吗?真的都不需要中文翻译,不必解释吗? ”“孩子究竟听不听得懂啊? ”我也不厌其烦地说,只要选择的内容在水准之上,就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们真的能听得懂。原因在于,好的儿童绘本几乎都有一个特色:图文合一。孩子光看插画,就能“猜”故事。 一位才华横溢的儿童绘本插画家,为了充分传达故事细节,往往会在不同画面上采用不同的构图角度,带领孩子从四面八方观察。一页页精彩的插画揭开了故事主题的多层面貌,从中孩子能明白情节的推演,掌握故事的脉络。 插画与内文紧紧相扣,每幅插画就像镜头对准一般,用主题集中的图像,凸显故事里的重要讯息,不仅带来新奇迷人的视觉感受,而且帮助识词不多的孩子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插画所能起到的“故事呈现 ”与“艺术欣赏 ”的双重功效,是一般英文教科书的内页无法企及的。 除此之外,孩子通过不断猜测所获得的推理能力,更是宝贵。我一直深信,培养推理能力并不是科学探索或侦探故事的专利。培养卓越的阅读能力,同样仰赖于合乎逻辑的语言推理能力,也就是从上下文推测出合情合理的语意的能力。 初级英语学习中的“重复语句 ”“与文字合一的插画 ”与“有声书朗读 ”,其实就已具备了培养语言推理能力的要素,但大人却经常把时间和精力用错了地方。师长的讲解总是巨细靡遗,于是孩子习惯依赖中文翻译,相信标准答案,坚持背完单词与语法,才肯放心阅读文章,如此完全剥夺了孩子发展“猜测、揣摩、推敲 ”能力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去注意、判断和解释的机会,剥夺了孩子经历“我了解了!”“现在我懂了!”那种茅塞顿开的兴奋的机会。 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开谜题,是成就感的最大来源。优质又有趣的英文图画书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耳朵、自己的眼睛,从 CD朗读声中听到故事脉络,从重复语句里抓取内容重点,从与文字合一的插画中瞧出情节发展,最后连点成线、触类旁通地了解整体故事的意思。这样逐渐摸索、慢慢琢磨、用心体会的习惯,久而久之会成为终身受用的语言推理能力。 关键三: 聆听有声书,纳入规律的家庭生活 有声书准备好了,只是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的关键在于使用有声书的方式:能否做到“循序渐进、持续播放”。 每本书的播放次数有多有少,这是因为每本书的篇幅长短不一,有些书可能听了三四天孩子就能轻松跟念,有些书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孩子不是机器,所以请不要在播放次数上斤斤计较。我深信,教养孩子要“把握原则”,但更要“保持弹性”。 若您是全职爸爸或全职妈妈,最简单的方法是按三餐时间播放。当用餐或吃点心和水果时,请记得关掉电视或离开计算机,这样一天至少有 3次,每次最少30分钟;假日时,不妨增加播放次数。每天接触一点点,孩子会渐渐习惯这种陌生的语言。若您是家庭、事业两头忙的爸爸或妈妈,那么接孩子回家后的时光正适合播放英文有声书。刚进家门,大家疲惫的心情都需要调整,不妨让清亮、有磁性的故事朗读声,悄悄帮自己与孩子定下心来。若您每天会开车接送小孩,路上的塞车时间也请您不要白白浪费。 另外两个我常拿来安排英语故事播放的黄金时刻,一是早晨起床后,二是夜晚上床前。我深信,时间的利用掌握在自己手里。 五年多的时光里,我没想到双胞胎在不知不觉中,竟也累积聆听了约760本有声书。我把最初我曾使用过,也是我从语言学习角度认为最能奠定英文基础、培养听故事兴趣的 130本英文有声故事书,设计成便于执行的“有声书播放记录表 ”,供家长使用。 这份播放记录表来之不易。我不断搜寻好书,安排播放顺序,先让双胞胎验证,中间又数度调整修改,这张表格才最终出炉。原则上每本书的播放以一周为限,下周则换不同的有声书,一段时间后曾听过的内容会重复再听。 用播放记录表标记的好处是,当累积一段时间后,记录表上的播放日期与小钩钩,往往就能让人产生成就感与安全感。就算空格太多也是一种提醒,提醒自己别忘了在日常生活中“按下播放键,画个小钩钩 ”,自然而然为孩子深厚的英文实力打下底子。 改变,是成功的开始 这几年来,我不断来回检视,对比自己与双胞胎英语学习的历程,愈来愈相信:看清自己当年的学习缺漏与遗憾,从中调整与改变,可以让孩子不必复制父母当年不愉快、没效率、死背又乏味的英语学习历程。通过定时、定量地持续聆听优质的英文有声书,孩子的确能在不经意、不自觉的情况下学会英语,就像学会跑、跳、游戏一般自然。 这些年来,双胞胎和我总是带着兴趣与乐趣,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妙,发觉日常平凡事物的魅力。我们的钥匙,就是一本本藏着惊奇和趣味的英文儿童有声绘本、诗集与小说。就是这些美妙的作品,搭起了孩子与儿童文学家之间的心灵之桥。 我一直觉得儿童文学家与孩子之间是这样的关系: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快乐,孩子读的是欢喜;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精致,孩子读的是细腻;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典雅,孩子读的是隽永;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知识,孩子读的是充实;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利落,孩子读的是敏捷;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想象,孩子读的是未来;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风格,孩子读的是品味;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伏笔,孩子读的是惊奇;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起承转合,孩子读的是逻辑推理; 儿童文学家写的是悲欢离合,孩子读的是悲天悯人。

>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

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
作者: 廖彩杏
isbn: 7544767450
书名: 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
页数: 252
定价: 58.00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