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梦幻:苇原露华》试读:日出处天子

权臣执国柄,等时间一到,自然可以水到渠成地改朝换代——尤其这时候中国正当隋朝,此前几百年的南北朝时期,这种事例还少吗?深受大陆文化影响的苏我氏大可以有样学样。 经过苏我氏的改革,新的大和王朝走向中央集权的趋势,似乎已经无可逆转了,唯一的变数,就是由旧王室来引领这一潮流呢,还是由苏我氏来创建一个全新的王朝呢?必须承认,苏我马子在这个关键时刻走错了一步棋,推古女王并非甘心给他做傀儡的无能女性。 推古女王登基以后,根本不买亲舅舅苏我马子的账。据说苏我马子曾经请求受赐葛城的领地,但是女王推托说:“我是苏我家的女子,舅舅提出的要求,从来晚上提出的不会等到天亮,白天提出的不会拖到天黑,总会尽快办理。但这次舅舅的请求太过分了,如果今天无故割取县邑下赐,后代国王必会骂我是愚痴妇人君临天下!”就此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苏我马子的无理要求。 女王即位的第二年,册封用明大王的遗子厩户为东宫(太子),同时授予他“摄政”的头衔,用意大概是想分夺苏我氏的权柄吧。这位厩户王子素有贤名,既虔信佛教,也仰慕中国尊王大一统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理想和苏我马子是殊途同归的,因而倾注心血,打算从根本上改革旧制,建立全新的国家体系——后世尊称厩户王子为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执政的时代,正是中国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建立起强大隋朝的年月。太子有感于此,派人西行考察隋朝的政治制度,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改革,试图建立以大王为中心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制定冠位(官僚体制的滥觞)、制定宪法、提倡佛教、恢复中日邦交和编纂史书等等。 先说制定冠位。冠位分十二阶,即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和小智。这套花样始创于推古女王十二年,最早只是授予贵族的荣誉头衔,是想在臣、连等氏姓外,另造一种以才能、功绩为重,而不以氏族高低为重的贵族体系,并逐渐将其转化为官僚体系——所以冠位起初大多授予畿内及其周边地区的中下等贵族。 同年,圣德太子还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大肆宣扬中国的儒学思想,鼓吹三纲和五常。十七条宪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件,它更像一本思想品德教科书,给倭国人灌输“国靡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圣德太子知道改革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旧氏姓势力依然庞大,无法一朝扫尽,只好先“教化”他们,先树立拥王的道德准则,等时机成熟后再推出全新的制度。 不过中国的儒家思想终究并不完全符合大和国的国情,此后屡经扭曲和利用,日本之儒和中国之儒早就大相径庭了。况且儒家思想并不是那么快就能深入人心的,圣德太子在思想领域对变革所作的准备,最成功的还是崇佛。尊崇佛教,为的是宣扬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一方面削弱人民的反抗意志,另一方面也借此打破旧的等级制度,结束等级森严的氏姓奴隶制。 圣德太子的很多改革措施都是向中国学的,所以他多次遣使通好隋朝,恢复中日邦交,以从大陆学习更多的先进文化。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他派遣小野妹子初次使隋,据说所携带的国书中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小野妹子二度使隋,国书中却变了称号,说“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最早的日本君主称“天皇”的记载。大概大和朝廷想要和隋朝平等建交,觉得中国君主称“皇帝”,而大和君主才称“大王”,实在丢面子。 其实这种记载并不怎么靠谱,更可信的是,日本君主自称天皇,要在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以后。我们知道,唐高宗曾经自称天皇,他的皇后武则天则称天后,两主共同临朝执政。日本的所谓“天皇”,很可能是直接从唐高宗那里抄去的。日本的部分史料记载中将此事提前到隋朝,乃是怕抄袭的马脚被后人揭穿。 话说回来,圣德太子的改革,本是其后“大化改新”的滥觞和准备,他在物质领域基本上没起到任何作用,但在精神领域却开教化之先,为其后更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其后的改革者为了这个理论基础,也把圣德太子捧得高高的,推崇为圣人。然而事实上,权臣当道的时代,哪有圣人立朝的可能? 无疑,圣德太子的种种改革措施,即便没能动摇旧氏的根基,也必须事先得到掌权的苏我氏的首肯。我们甚至可以推测,是苏我氏利用太子的名分和人望,推出这一系列政策,主导权本在苏我氏手中,只是后世都把功劳记录在太子身上而已。 圣德太子的名言是:“重要的问题在于与大多数人商量。”很明显,这一主张绝非真正的民主,他所要商量的对象只是氏族贵族而已,那么倘若当时稳占朝堂的苏我氏公开表示反对,那是绝对不可能通过任何法案的。 从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传入,一直到大化元年(公元645年)大化改新,这一百年间的日本文化被称为“飞鸟文化”——因为当时大和朝廷建都于奈良盆地南部的飞鸟地区。飞鸟文化佛教味道非常浓厚,这是和掌权的苏我氏族以及圣德太子的努力分不开的。这一时期,也是大和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转型期。 圣德太子的改革是有其社会基础的,当时部民制逐渐崩溃,贵族们大量兼并田地,出租给百姓耕种,大量部民转化为农奴或佃农。在这种经济环境的变革过程中,苏我氏始终站在贵族们的前列,因而也就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来保证家族的继续掌权,并且保证社会变革的顺利开展。经过太子的改革,苏我氏不但权柄没被削弱,反而更加烜赫,他们仍然一只脚稳稳地踏在距离御座只有一步的位置上。 公元621年,圣德太子没能戴上大王的桂冠,就病殁于斑鸠宫。五年后,苏我马子去世。又两年,推古女王也去世了。继苏我马子为大臣的是其子苏我虾夷,据说他曾经征用了全国各地的百姓,甚至也包括大王的部民,来给自己和儿子苏我入鹿建造坟墓,并称之为“天皇(大王)墓”,自称其宅为皇(王)宫,称儿子为王子。 改朝换代的危机,逐渐逼近……

>宛如梦幻:苇原露华

宛如梦幻:苇原露华
作者: 赤军
isbn: 7561564805
书名: 宛如梦幻:苇原露华
页数: 366
定价: 50.00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