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可尽信 书评瞎写就是害人
书商推荐书是为了卖出去 书评区如果都是文盲评论可就耽误事儿了 问:作者本尼迪克特是日本文化专家吗? 不是。本尼迪克特不懂日语,也没有到过日本。 问:这样的人怎么会去写这样一本书呢? 1941年7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顺利推行二战,下令成立了一个为战争服务的情报和宣传机构——战争情报局(United States 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简称“OWI”),这个机构召集了一批学者进行研究,主要是研究敌对国家的文化,考虑怎么对付这些国家。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副教授,本尼迪克特就是受召集者之一。她被安排在这个机构的日本小组。 她不懂日语,也没有到过日本,她只是通过采访几个日裔美国人,道听途说凑了一点资料,和同事们整出一份报告——《Japanese Behavior Patterns》(日本人的行为模式)。美军在布置任务时强调,研究报告要特别关注研究对象人种的行为模式对军事效率的影响。也就是说,这种研究课题,不是一名学者独立的自由的研究,而是带着任务,以军事征服对方为目标的文化研究。我觉得如果真有神盾局二战出一本研究克里人(一个虚构外星种族)的书也能写出来。 二战末期,本尼迪克特以这份报告为基础,整理出了一部书,就是大名鼎鼎的《菊与刀》。除了这部书以外,本尼迪克特没有出过其他任何有关日本文化研究的著作。 第一,由于作者对日本和日本文化缺乏直接的靠谱的了解,本尼迪克特的这本书所写的内容其实是自相矛盾、含糊不清,看得人晕头转向的。对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能举出许多的反例驳斥她的许多结论。 第二,这部书的立场不是中立客观的研究,而是站在敌人的立场,考虑如何对付对方。这种立场对于一部研究著书的价值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尽管它是美国一本专门谈日本文化的著作,但是它得到的评价其实并没有图书商说的那么好,与它的名声非常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