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就是要科学地“反人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摘: 当投资者决定出售亏损股票时,他们可能倾向于在同一天卖出多只亏损股票,投资者可将这些亏损股票一起卖出,以一次性录入亏损,就将懊悔的感觉限制在一个时间段里,不让懊悔多次出现。换言之为了最小化懊悔心理,人们可以将这些单独的亏损股票心理账户归拢起来,将其一起关闭。 另一方面投资者一般会分几天来完成出售盈利股票的行为,以延长这种良好的感觉。 在人们获得收益或利润之后,他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在遭受了经济上的亏损后,人们会变得不太愿意冒险。 巴伯和奥丁也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抽样调查了1991年到1996年的7.8万户散户,根据抽样中投资者的交易水平,将他们分为5个小组。周转率高的投资者所在组的净回报远低于其他组,周转率最低组的年平均净回报率为18.5%,相比之下周转率最高的年平均回报率只有11.4%。 收益是凹函数,当投资者获得500美元收益时,他们会感觉良好,当然如果能赚到1000美元,他们的感觉会更好,但并不比获得500美元时的感受好一倍。然而当遭受损失的时候,函数的形态是凸函数,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出现亏损时他们会感觉不适,而且两倍的亏损不止让他们觉得比原先糟糕一倍。 损失函数要比收益函数的形态更陡峭,收益和损失的这种不对称,导致了投资者在处理盈利头寸和亏损头寸是采用不同做法。 书评: 通向投资成功的康庄大道是什么? 一开始,人们埋头苦学各种技术。 却渐渐发现。技术是入门课, 却不是最终的荣耀。 一个人在投资的路上走得越远, 就越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 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 就像两个强悍的绑匪, 头脑中的理性经常被他们绑架。 聪明人也会做傻事, 这样的故事,在投资领域每天都在上演。 唯有理性,理性,像刀锋一样的理性。 这很不容易,这跟人性背道而驰, 你需要各种工具和方法, 来科学的“反人性”。 直到有一天, 你像一个旁观者。 直到有一天, 由繁入简。 直到有一天, 你知行合一。 弱水三千, 从此,只取一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