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書名

Arthur.H.Smith寫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新世界出版社翻譯成《中國人德行》。
書腰上介紹:“一部魯迅先生力薦立此存照的書籍,一部逼真描述中國人德行的書籍,一位在華居住22年的美國人的驚動世界之作。”
總之是本從前老美從自己覺得了解的角度看中囯人,然後中國人再説其實對方的觀察也不對。。。
書還沒看完,沒什麽意見。倒是對中文書名有點意見。
首先是德性與德行的分別。
找了幾個論文,大多將德性的範圍涵蓋得比較全面,而將德行限定在“行爲”上。
所以如果是要用來講這位老外對中國人的批評指教,德行的確用的比德性好。
#馮契德性理論述評
#道德系統中的德性 楊國榮(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魯迅先生當年的《立此存照》中,他對這本書暫時翻譯的是《支那人氣質》,採用的是當時日本人的翻譯書名,而後來他在1933年寫給陶亢德的信中,則將此書在信中翻為《中國人德行》。
誠然,此書現在發行,或許一方面是當年的魯迅背書,書名也沿用老人家的意思,但德行(virtues)一詞和Characteristics( distinguishing feather or quality by Collins dictionary)(或者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英漢大詞典:特性/特點/特徵/特色)(紀秋郎主編的新知識英漢辭典)都説明Characteristics這個字和德行這個詞的不同意思。
就内容而言,我也覺得中國人氣質/特質會比德行一詞用得恰切。
我看的這本是大陸新世界出版社的版本,席殊書屋則翻譯成《中國人的素質》。
沒有在書局裏找到席殊的版本,單以書名判斷的話,應該會翻譯得更好。
http://sweetobject.com/2006/04/17/275
PS。相關留言:
Y.R. Says:
April 17th, 2006 at 1:31 am e
抱歉用了點篇幅,正巧做相關工作:
從以下定義來研究,德行也不是都負面,但是一般現下說到德行其實是指德性。好似上海話,儂啥子德性-負面意思。
《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ver 1.2)
104. 德行
相似詞 德性
仁慈的行為。抱朴子˙外篇˙循本:「德行文學者,君子之本也。」紅樓夢˙第七十二回:「倘或日後咱們遇見了,那時我又怎麼報你的德行。」
諷刺或鄙視讓人產生惡感的儀態或行止。如:「他那副爛醉的德行,令人討厭。」
36. 沒德行
罵人缺德的話。如:「隨處倒垃圾,是沒德行的行為。」
105. 德性
相似詞 品德、道德 德行
自然至誠的本性。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孔穎達˙正義:「君子尊德性者,謂君子賢人尊敬此聖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誠也。」
道德品性。儒林外史˙第十回:「這位小姐,德性溫良,才貌出眾。」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一回:「同他講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礎。」
譏笑輕視令人產生惡感的儀態或行止。如:「瞧他那副猥猥瑣瑣的德性,就知道做不了什麼大事。」
306. 聖德懿行
人的德澤廣被,品行高深,足為世人楷模。如:「他的聖德懿行,永為後世傳頌。」
若用 中國人性特質 或 中國人特質 比較中庸。
墨 Says:
April 17th, 2006 at 6:11 pm e
素质这个词,背负的包袱似乎重了——居高临下一点点。
邓主义是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果是有中国德行,实在幽默的过了一点。
德性的话,以为是林语堂一路,或者王阳明一路。characteristic的确是中庸的,没有说先天后天,外来还是内生,恒定或是流变。
frisson Says:
April 18th, 2006 at 1:52 am e
同意墨的观点,这里确实没有褒贬,就是平平的一个字:characteristic,觉得和德也好行也好都沾不上边,不过是中国人和别国人分殊的地方了。
mars Says:
April 18th, 2006 at 9:02 am e
謝謝各位的註解和説明。
YR和墨說的都很好,是我想說卻説不出來的。
中肯的英文用字,翻譯成中文,卻被中國人自己翻譯成不中肯的定義。取林語堂或者王陽明一路,而借生德行之批評,在書名上開始曲解原意,令人在意。
書腰上介紹:“一部魯迅先生力薦立此存照的書籍,一部逼真描述中國人德行的書籍,一位在華居住22年的美國人的驚動世界之作。”
總之是本從前老美從自己覺得了解的角度看中囯人,然後中國人再説其實對方的觀察也不對。。。
書還沒看完,沒什麽意見。倒是對中文書名有點意見。
首先是德性與德行的分別。
找了幾個論文,大多將德性的範圍涵蓋得比較全面,而將德行限定在“行爲”上。
所以如果是要用來講這位老外對中國人的批評指教,德行的確用的比德性好。
#馮契德性理論述評
#道德系統中的德性 楊國榮(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魯迅先生當年的《立此存照》中,他對這本書暫時翻譯的是《支那人氣質》,採用的是當時日本人的翻譯書名,而後來他在1933年寫給陶亢德的信中,則將此書在信中翻為《中國人德行》。
誠然,此書現在發行,或許一方面是當年的魯迅背書,書名也沿用老人家的意思,但德行(virtues)一詞和Characteristics( distinguishing feather or quality by Collins dictionary)(或者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英漢大詞典:特性/特點/特徵/特色)(紀秋郎主編的新知識英漢辭典)都説明Characteristics這個字和德行這個詞的不同意思。
就内容而言,我也覺得中國人氣質/特質會比德行一詞用得恰切。
我看的這本是大陸新世界出版社的版本,席殊書屋則翻譯成《中國人的素質》。
沒有在書局裏找到席殊的版本,單以書名判斷的話,應該會翻譯得更好。
http://sweetobject.com/2006/04/17/275
PS。相關留言:
Y.R. Says:
April 17th, 2006 at 1:31 am e
抱歉用了點篇幅,正巧做相關工作:
從以下定義來研究,德行也不是都負面,但是一般現下說到德行其實是指德性。好似上海話,儂啥子德性-負面意思。
《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ver 1.2)
104. 德行
相似詞 德性
仁慈的行為。抱朴子˙外篇˙循本:「德行文學者,君子之本也。」紅樓夢˙第七十二回:「倘或日後咱們遇見了,那時我又怎麼報你的德行。」
諷刺或鄙視讓人產生惡感的儀態或行止。如:「他那副爛醉的德行,令人討厭。」
36. 沒德行
罵人缺德的話。如:「隨處倒垃圾,是沒德行的行為。」
105. 德性
相似詞 品德、道德 德行
自然至誠的本性。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孔穎達˙正義:「君子尊德性者,謂君子賢人尊敬此聖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誠也。」
道德品性。儒林外史˙第十回:「這位小姐,德性溫良,才貌出眾。」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一回:「同他講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礎。」
譏笑輕視令人產生惡感的儀態或行止。如:「瞧他那副猥猥瑣瑣的德性,就知道做不了什麼大事。」
306. 聖德懿行
人的德澤廣被,品行高深,足為世人楷模。如:「他的聖德懿行,永為後世傳頌。」
若用 中國人性特質 或 中國人特質 比較中庸。
墨 Says:
April 17th, 2006 at 6:11 pm e
素质这个词,背负的包袱似乎重了——居高临下一点点。
邓主义是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果是有中国德行,实在幽默的过了一点。
德性的话,以为是林语堂一路,或者王阳明一路。characteristic的确是中庸的,没有说先天后天,外来还是内生,恒定或是流变。
frisson Says:
April 18th, 2006 at 1:52 am e
同意墨的观点,这里确实没有褒贬,就是平平的一个字:characteristic,觉得和德也好行也好都沾不上边,不过是中国人和别国人分殊的地方了。
mars Says:
April 18th, 2006 at 9:02 am e
謝謝各位的註解和説明。
YR和墨說的都很好,是我想說卻説不出來的。
中肯的英文用字,翻譯成中文,卻被中國人自己翻譯成不中肯的定義。取林語堂或者王陽明一路,而借生德行之批評,在書名上開始曲解原意,令人在意。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