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麻雀在枝頭嘰嘰喳喳
Citation Information: 桑兵,《走進共和:日記所建政權更替時期親歷者的心路歷程:1911~1912》,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Reading Date:2019年9月下旬-10月中旬;2019年12月29日-2020年1月1日 Reading Response: 因在泛讀論文時瞥到此書之介紹,覺與自身研究方向有所關聯,且桑兵大佬所寫,其中必有金玉良言,可資憑藉。時維九月下旬,人在臺,執著欲讀,遍尋不得,連自稱無所不包之「國家」圖書館亦缺,然台灣每年購進大陸簡體書籍亦為不少,桑兵此等大師之著作,本應有之,心甚疑惑,故從亞馬遜中國購進電子書,此為九月下旬至十月中旬讀完三分之二部分。結果最近發現微信讀書APP上有免費可讀,利用閒暇時間將其剩餘三分之一迅即刷完,聊有感想以抒發。 此書實為半成品,不堪細讀,錯漏百出!一年半前,睹桑先生講座之風采,出於崇敬,以閱讀林志宏先生《民國乃敵國也》與朱本源先生《歷史學理論與方法》之禮遇待之(即針對每一章節做思維導圖,認真整理分類,形同抄書),結果大慟,愴我時間,白白浪費於此。 關於桑先生本書之缺陷,可詳見某前輩文章:<評桑兵《走進共和》:純憑日記,能編織怎麼樣的歷史圖景?>,余再在其後畫蛇添足一番: 最初被書吸引時,是看了其第一章<山雨欲來>之引子<瑞雪與妖異>,以敘述體的寫法,描述了宣統三年(1911年)春節(即我們後世所知辛亥革命前夕)的那場大雪,由不同階級、立場的士大夫所記錄在日記中,各自有不同的面向與思考,頗為有趣——以日記作為文本分析支撐起大環境下的人物個體形象,本身就很「新史學」/「後現代」。但隨著閱讀推進,余發覺其每一章皆是如此寫法:將不同階級層次的人進行初步歸類(一般可分為官員、青年學生、底層士紳等),其史料根據時期(辛亥革命前、中、後)進行分類,相當於建立了一個個子文件夾,簡單粗暴地將尋找到的日記中有價值的史料進行子文件夾的判斷,加上一點自己隨性而發的評論(評論的調調和高中生的議論文差不多,有些甚至代入相當嚴重的情感表達),然後全書就結束了??? 自言是運用「歸納法」(緒言中),但是「歸納法」並不意味著分了類就不分析了呀? 寫作的體例、方法、思維、升華、結論,統統都沒有? 於諸多書友,讀此書畢皆有類似「避難就易」的觀感,於我個人而言,其完成了史料分類整理,此方面實有大佬風尚,但急於發表,沒有考慮清楚就出書了。由於缺乏後續的寫作之最終完成,導致「虎頭蛇尾」,故算不得「學術著作」,而是「半成品」。「半成品」並非意味擁有「學術著作」的一半成果而言,而是不如不寫不出。 關於此本專業書籍的歷史書寫問題的檢討,余知如此批判有些狂妄自大,但是確乎是近似於史料學派與史觀學派之鬥爭,桑兵先生此書是為史料學派站台,聲明羅列事實僅可,群像只能由每個個體的不同樣貌所描繪,而不可總括言之,不可用一個理論模型去解釋這些散沙一般的史實,亦將無結論給出。 那我就有一言了,那這本書寫來就是給大家看個樂,除此之外尚有別用乎? 縱使西方後學之風吹來,亦是要求歷史學家認清歷史是「建構」之過去,而非要求歷史學家不能建構過去。 誠如余英時先生所言,史無定法。今日小柴對桑大佬此一本書的檢討提出些些異議,並不損內心對桑老師的半點敬佩之心。且正如豆瓣書友有說,人總是要恰飯的,包括學術中人,且吾輩連門都未窺,便指手畫腳,實是不該。不過或許可以看做,只是猶如到了一家著名的奶茶店買手搖杯,在菜單上點了一杯店裡新品,不慎撞雷。並非新品不好,或許是不對某消費者個體的胃口;亦並非奶茶店不佳,若改選招牌奶茶,亦不會打出差評出來。此理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