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化的民众比暴君更可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卷讲古板寡恩的伽尔巴之死,奥托与维提里乌斯争雄。文采更胜《编年史》,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就出在p8。民风趋于奢华之后,暴君比伽尔巴这种老派人物更受腐化的民众欢迎。
第二卷,维提里乌斯在内战中胜出,奥托的自尽或许并不像塔西佗描述得那么高贵。韦斯巴芗从东方起兵,将把罗马帝国带入弗拉维王朝。p105认为和平助长了人们的奴性,p123认为帝国激发了人们的权力欲,p143讲述了一个宗教预言家煽动的叛乱。
第三卷,韦斯巴芗取代维提里乌斯成为罗马皇帝,前者凭着在军中的声望获得士兵拥戴,后者则用自己的昏庸耗尽了父亲的余荫。塔西佗备述士兵军纪败坏,为虐民众,把自己国家当帝国看待。P207特别描写了内战中儿子作为普通士兵在战场上弑父的一幕惨剧,p231又写了有人以残杀兄弟邀功的丑剧。p215写老百姓自觉维护罗马公民的尊严,没人购买战俘作为奴隶,这是帝国与城邦的不同。P265描写罗马城破时,帝制将民风败坏到这种程度,老百姓居然把交战场面当节日娱乐来看。
读完了余下的几卷。塔西佗在历史叙述的字里行间显然透露出了自己的史观。他认为在战乱年代总是坏人得势,但要取得和平局面,就得靠正直的人来想办法了(p271),认为“四帝之年”的结束象征着“整个世界的赎罪完成了”(p273),“大自然把自由赠给了甚至是不能讲话的动物,但是勇气却是人类得天独厚的东西”(p289),“坏皇帝倒下去的第一天才是最美好的一天”(p318)。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巴塔维亚人守城时用了一种奇妙的杠杆(P302)。罗马人祭神也用三牲suovetaorilia,由猪(sus)、羊(ovis)、牛(taurus)三词组成(p329)。特拉塞亚的女婿赫尔维狄乌斯在元老院的发言也展现出了斯多亚哲学观(p275)。最有趣的是Thuesday的由来,拉丁语是Dies Martis(法语Mardi),来自战神Mars,相当于日耳曼人的战神Tiu(P341)。
第五卷延续了第四卷奇维里斯领导的日耳曼人大起义,另外花了一半的篇幅叙述犹太人的风俗和由来,可惜提图斯攻陷耶路撒冷的段落已经遗失了。塔西佗对犹太人充满了偏见,抨击他们的信仰和风俗与周围民族格格不入,但有些话也许揭示了《圣经》之外的另一种真相,例如他说犹太人是因为传播疾病被法老赶出埃及的,摩西根本没有遭到什么为难。
《历史》放弃了逐年讲述的编年史体例,叙述历史事件更加引人入胜。塔西佗也更善于将自己的意见融入字里行间,较少游离史料大发议论,风格更为雄浑自然,但其中褒贬的力度丝毫没有减弱。这个名为“沉默”的高卢人,是真正的史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