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劝学篇》笔记之一

福泽谕吉的《劝学篇》起首便给我当头一棒,书共十七篇,第一篇《学问的旨趣》中,福泽谕吉提倡应学“致用之学”(实学),而不应死读书,成为行走的辞典。这一点我相当认同,紧跟着谈国家的自由独立,“至于像中国人那样,觉得除本国以外似乎没有别国存在,一见着外国人就呼为夷狄,把他们看作四只脚的牲畜,贱视他们,厌恶他们,不计量自己的国力,而妄想驱逐他们,结果反为夷狄所窘。这种情况实在是不懂得国家的本分之故。。。。”
佛家讲“棒喝”,福泽谕吉是日本最为推崇的教育家,奠定了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他的头像也被印上一万日元纸钞,这一段话,不啻是1872年的日本给予满清中国的一记棒喝,亦可见在满清末期,中国早已不是日本崇拜之国。福泽谕吉的目的自然在于本国人的警醒,但在中国读者看来,确实刺目刺心。
在《人人独立,国家就能独立》一篇中,福泽谕吉举了一例,在日本的战国时代(没错日本也有战国时代),今川攻打织田,今川战败,手下兵将毫无斗志和反击能力,作鸟兽散,金川政权迅速消亡,在历史上甚至没有留下痕迹。而另一个例子是福泽谕吉同时代的普法战争,拿破仑战败被俘,法军却仍英勇抵抗,后虽议和,法国却保持了自己的疆域,法兰西民族得以延续而不至陨灭无踪。
福泽谕吉分析原因,今川的国家只有今川觉得自己是主人,其他人都身居客位,法国则多爱国人士,遇国难不待人劝便勇猛作战抵御外侮。而为何出现这种情况?福泽谕吉拿出孔子的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认为大谬不然,一方只讲统治,一方只需服从,而失去庞大的、主人翁意识的群众基础,这种情况下,国内的事情还可以勉强应付,一旦与外国发生战事,自居客位者认为没有牺牲性命的价值,谁还会拼死搏杀?!
因此,福泽谕吉呼吁人人独立,则国家独立,与其愚民,不如开启民智,与人民同甘苦,共进退。
但福泽谕吉也同意“愚民之上有苛政”,冥顽不化之民只配被强迫镇压,似乎为铁腕统治找到借口,那么先有愚民,还是先有苛政?这一点让人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