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着“谁”?谁又在看着“你”?

当你从睡梦中醒来你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是第一时间拿起手机查看你的社交软件?还是看看你的备忘录查看今天是否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日子。当你进行这些极其具有隐私性的个体行为时有没有想过有人正在监视着你? 这本《想看 在看 看过》是一本极其具有幻想主义的先锋系列小说,作者从自己监视家中襁褓中的婴儿获得了创作灵感以“监视”为题材,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当今暴露在他人观察下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认知。本书包涵了202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游朝凯、以色列文学代表人物埃特加·凯雷特的作品。中国作家张冉斩获星云奖和银河奖的处女作《以太》也被收入其中。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32个不同的故事:冷战时期倒塌的得克萨斯4号塔;谷歌搜索记录和大数据算法推荐;重回美妙旧时光的“人生观影机器”;致命的GPS型运动健身APP;博物馆缄默不语和人对视的画作……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监视”时代,我们究竟能否摆脱观看的诱惑,又是否能逃离“被看”的宿命?或许《想看 在看 看过》这本书里有不一样的观点,有不一样的秘密。 【01】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 看完这本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阅读完第一章节“午夜之城”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反复疑问作者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在这个章节里作者反复提到了“灯”“男人”“身形”这几个关键词,让人有一种读不懂的感觉但其实反复阅读以后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属于作者的隐喻表达方式。作者在整个章节中都采用了第二人称的描写方式,读者在阅读时或许有一些凌乱的感觉但在本质上却能发现它的核心观点都在指向“监视”这个中心词。

“她”一直在被监视,“她”的生活,她的身后一直有人跟随。那些讨厌无比的男人们扮演了监视者,也试图扮演一些“加害者”。阅读这一章节的时候条件反射的想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真正的隐私性可以言说。每次当我和朋友讨论一个事情,讨论一个产品时隔开一天或者三天的时间我总能在手机端的一些App里看到相关推荐的产品。除之以外,当我在购物App里搜索过一些产品时转头我就可以在短视频App里看到同类型产品的安利种草视频。其实每到这种时候我都觉得特别无奈,因为种种现实都在表明我的生活,我的手机,我的个人隐私都处于一种被监视被监听的状态…… 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主要讲了楚门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他的生活被监视被安排供大众娱乐消遣的故事。楚门也曾试过离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但总因种种理由而不能成行。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发觉自己似乎一直在被人跟踪,无论他走到哪里,干什么事情。这种感觉愈来愈强烈。楚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离这个他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去寻找他的初恋女友。 但他却发现自己怎样也逃不出去。因为他从来都不知道他的生活自始至终都在被监视,他的父母他的爱人他的朋友都是虚假的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演员。每次遇到自己信息被监视,隐私被监听的现象我都会忍不住的回想起《楚门的世界》里的种种情节。

在互联网时代,在大数据为王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隐私可言。我们每天都“把玩”在手里的手机便是最大的监视器,它是芯片更是监听器我们的地理位置,我们的照片,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借由这个终端被他人监听而去。可悲的是,太多太多的人像楚门一样,浑然不知自己身处被监视的世界里,只是觉得自己生活中发现一些相同类别的东西是再巧合不过的事情罢了。其实,我们和“她”和“楚门”一样,每一个人都没办法逃离“楚门的世界”,就像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放弃使用手机一样。 【02】你看到窗外娇艳欲滴的花儿了吗?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包装”过后的世界里,一个个身边的人都在努力包装的尽可能完美,但是再精致的妆容都有脱妆的时候。那窗外娇艳欲滴的花儿到最后我们也只看到了一个花骨朵…… “你”这个角色是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抱有美好憧憬的人。亨利作为上司也对这个主角给予了诸多的关爱。一场午餐后“你”开始对亨利的人际关系和朋友开始好奇。你无比好奇亨利和卡罗尔究竟有没有发生一些关系?你开始疑问他们之间究竟有各种端倪?但最后却因为“安全级别”的缘由就此放弃!

这是一个关于调查的故事,这是一个一步步探寻真相的故事。但是“你”在一步步揭秘真相的时候,你却触及到了一些底线和一些秘密。你想看到窗外的花儿,却不成想看到了别人的背影,别人的头颅。 【03】这个世界真的有完全不被监视的角落纳? 当人们厌烦了被监视的生活后,就试图寻找一方属于自己的“极乐净土”。人们开始不断的向下挖掘,挖掘出了一个没有通讯设备,没有电源的世界。 但是尽管如此,人们仍旧有被监视的感觉。于是人们开始不断的挖掘,随后人们陆陆续续挖掘出了一些摄像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没有真正意义上完全不被监视的世界。阅读这个章节的时候我想到了一部以前看到过的一部电影讲的是父亲为了让女儿避免战争修了一个地下室并且储备了足够十年吃的食物。当他们食物吃完后,他们准备重新回归自己的生活但发现地面的世界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看,无论是电影情节还是小说和现实生活。我们都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的避免完全没有监视的生活。作者创作的初衷是由监视自己的宝宝开始的,一台移动设备让初为人父的作者得以真切的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却衍生出了一个长远发展,值得深思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