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扯淡”的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了一本小册子《论扯淡》,作者以小见大,对“扯淡”一词的内涵外延作了一番阐述,颇有意思。
《论扯淡》称:
“当形势需要人们去讲他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话的时候,扯淡即不可避免。
因此,当一个人有责任或有机会,针对某些话题去发表超过了他对该话题的了解时,他就开始扯淡。”
文化大革命时,强调“忠”字当头,发言前要先来一句最高指示。在那个年月里,食堂开饭时人人必须背一段毛主席语录,借此表示对他老人家的恭顺。谁不说,就是犯政治错误,大师傅会拒绝给他打饭。我父亲当时是一普通工人,人很朴实,吃饭这事对他来讲没什么难处,可饭前要说一句时髦话语,这就把他难死了。每次他都要等到人流散尽、杯盘狼藉,才好意思挨过去,用细若蚊蝇,期期艾艾的声音憋出一句“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来。幸运的是,这种困难我辈青年很难体会了,已逾知天命之年的父亲谈起这些来又气又笑:“真是扯淡的很!真是扯淡的很!”
作者Harry G. Frankfurt在文末下过一个重要结论:就影响效力而言,扯淡远比说谎更严重,是“真实”更大的敌人。因为一个人无论陈述事实还是想要说谎,他都承认确实有真理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真理的存在是确定的、可知的,要做的只是说明或掩饰它。扯淡者的意图则截然不同,他既不是叙述真相,也不是掩饰真相。换言之,他并不在乎自己所说的是真是假,对自己的陈述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他的意图只是借着扯淡,传达某些他想要听众接受的印象,这印象又与扯淡者的利益挂钩。
难不成说谎比扯淡好?
这让我想起了胡平论证过的:伪善要比作恶好。世上多半人都相信“宁为真小人,不作伪君子”,胡却认为伪善是“善”当道时,恶人不得肆意作恶才退而求其次的折中。如果“善”不再是公众的底线伦理,伪善就会变得毫无必要, “恶”将肆无忌惮的横行,世界随之变得更糟。
同理可知,说谎是“真相”当道时,扯淡者不得信口雌黄的折中。如果“真相”不再是公众的普遍愿望,就无需再编造谎言,“扯淡”这种“反真相”的信条将蚕食公众的信心,让公众不再相信可以通过正直的努力来判断真假,甚至消解了真相本身存在的意义。
王小波写过一篇杂文,题为《思想和害臊》,其中举了三个扯淡的例子:一说旧时波兰农妇大道相遇,打招呼不说“你好”,而互称“圣母玛利亚是可赞美的”;二说《红楼梦》里林黛玉、史湘云夜半联句,先要作些颂圣的诗句;三说他当年插队云南。当地人认为知青很有钱,卖给他们的东西价钱要翻几倍,知青们被迫留下合理的价钱,抱起选购的货物拔腿就跑。一次他为吃个菠萝蜜,搁下的钱少了,被一傣族老太追上夺回,还义正言辞的教训他:不行啦,思想啦,要斗私批修啦……
上述的波兰农妇、红楼二姝和云南老乡,之所以扯淡,就是借此传达自己想要受众接受的印象:我可是个有思想的人哩!
现实中,是否真的如作者开宗明义所说:“有太多的人在‘扯淡’”?
我试举一例,不久前演员张铁林向记者解释,他加入英国国籍的目的:“我为的是争取更多的机会,让世界了解中国,做更好的中国人。”这也是扯淡一种。张移民的真实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一说法无疑含有虚伪的成分。张本人似乎也并不打算说服听众相信自己,只是借此传达他想要人们接收的印象:我是个爱国主义者。
接下来的采访中,张被询及对“艳照门”的看法,他表示:“‘艳照门’所有参与者都应退出演艺圈!”他这次扯淡的意图是要人相信:我与酱缸无染,是一个单纯的好人。
《论扯淡》称:
“当形势需要人们去讲他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话的时候,扯淡即不可避免。
因此,当一个人有责任或有机会,针对某些话题去发表超过了他对该话题的了解时,他就开始扯淡。”
文化大革命时,强调“忠”字当头,发言前要先来一句最高指示。在那个年月里,食堂开饭时人人必须背一段毛主席语录,借此表示对他老人家的恭顺。谁不说,就是犯政治错误,大师傅会拒绝给他打饭。我父亲当时是一普通工人,人很朴实,吃饭这事对他来讲没什么难处,可饭前要说一句时髦话语,这就把他难死了。每次他都要等到人流散尽、杯盘狼藉,才好意思挨过去,用细若蚊蝇,期期艾艾的声音憋出一句“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来。幸运的是,这种困难我辈青年很难体会了,已逾知天命之年的父亲谈起这些来又气又笑:“真是扯淡的很!真是扯淡的很!”
作者Harry G. Frankfurt在文末下过一个重要结论:就影响效力而言,扯淡远比说谎更严重,是“真实”更大的敌人。因为一个人无论陈述事实还是想要说谎,他都承认确实有真理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真理的存在是确定的、可知的,要做的只是说明或掩饰它。扯淡者的意图则截然不同,他既不是叙述真相,也不是掩饰真相。换言之,他并不在乎自己所说的是真是假,对自己的陈述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他的意图只是借着扯淡,传达某些他想要听众接受的印象,这印象又与扯淡者的利益挂钩。
难不成说谎比扯淡好?
这让我想起了胡平论证过的:伪善要比作恶好。世上多半人都相信“宁为真小人,不作伪君子”,胡却认为伪善是“善”当道时,恶人不得肆意作恶才退而求其次的折中。如果“善”不再是公众的底线伦理,伪善就会变得毫无必要, “恶”将肆无忌惮的横行,世界随之变得更糟。
同理可知,说谎是“真相”当道时,扯淡者不得信口雌黄的折中。如果“真相”不再是公众的普遍愿望,就无需再编造谎言,“扯淡”这种“反真相”的信条将蚕食公众的信心,让公众不再相信可以通过正直的努力来判断真假,甚至消解了真相本身存在的意义。
王小波写过一篇杂文,题为《思想和害臊》,其中举了三个扯淡的例子:一说旧时波兰农妇大道相遇,打招呼不说“你好”,而互称“圣母玛利亚是可赞美的”;二说《红楼梦》里林黛玉、史湘云夜半联句,先要作些颂圣的诗句;三说他当年插队云南。当地人认为知青很有钱,卖给他们的东西价钱要翻几倍,知青们被迫留下合理的价钱,抱起选购的货物拔腿就跑。一次他为吃个菠萝蜜,搁下的钱少了,被一傣族老太追上夺回,还义正言辞的教训他:不行啦,思想啦,要斗私批修啦……
上述的波兰农妇、红楼二姝和云南老乡,之所以扯淡,就是借此传达自己想要受众接受的印象:我可是个有思想的人哩!
现实中,是否真的如作者开宗明义所说:“有太多的人在‘扯淡’”?
我试举一例,不久前演员张铁林向记者解释,他加入英国国籍的目的:“我为的是争取更多的机会,让世界了解中国,做更好的中国人。”这也是扯淡一种。张移民的真实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一说法无疑含有虚伪的成分。张本人似乎也并不打算说服听众相信自己,只是借此传达他想要人们接收的印象:我是个爱国主义者。
接下来的采访中,张被询及对“艳照门”的看法,他表示:“‘艳照门’所有参与者都应退出演艺圈!”他这次扯淡的意图是要人相信:我与酱缸无染,是一个单纯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