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女孩,只需要一本好女孩行为规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群信徒
所谓正常,就是习惯成自然的东西。眼下对你们来说,这一切可能显得有些不太正常,但过上一段时间,你们就会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Aunt Lydia
图上分别是70年代和2012年的阿富汗和伊朗。
早在50年前,阿拉伯世界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自由就业和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50年后,不能自由行动、不能露出眼镜外的其他部位成为她们新的惯常。
无论是历史,还是Atwood笔下的故事,从一种习惯,到另一种习惯,大多不过是几夜之间的事。想搞定习惯于之前生活的旧人,有太多武力征服的方法。
《证言》中,家事法庭法官Lydia和女同事们被基列国的士兵枪指着离开工作岗位。
所有女职人被关进体育馆,没有卫生措施,没有像样的餐食。这些曾经连头发都萦绕香水味的白领,迅速成为屎尿经血遍地的囚笼里,蓬头垢面、浑身发臭的垃圾。
接下来,杀鸡儆猴。
被吓傻的疯子,枪毙。
不愿意归顺的硬骨头,枪毙。
当目睹曾经的同事、朋友、家人,成为枪口下满身血迹的尸体,不知道轮盘赌的子弹什么时候会穿透自己时,自尊、勇气等所有被她们引以为傲的品质,都会一点点磨灭。
先把她打入地狱,再带她重回天堂。
见识了地狱的恐怖,再重温天堂的美好,人自然会本能地难以拒绝天堂的诱惑;这时,再收买人心简直易如反掌。
对出生于新惯常下的新生儿,让她们认可新的价值观就更简单了。
洗脑。
给她们一份好女孩行为规范。
歪理听得多了,人会渐渐忘记真理的样子。用歪理填充空白的大脑,垃圾也会被奉为圭臬。
好女孩
遇到露阴癖时,好女孩不会去注意男性反常的小动作,她们只会扭转视线,看向别处。
阅读不是女孩们该做的事:只有男人才够强悍,足以应对阅读的力量。
别傻了,她再也得不到更好的求婚者了,要是她不抓住这个机会,以后的求婚者只会越来越差劲,而她的年纪会越来越大。如果她年满十八还没出嫁,就不再算妙龄少女,那就别想抢到大主教了,就连嫁个护卫都要算她运气好。
教育的力量是强大的。不断的重复,可以让顽童成为学霸,也可以让心智健全的女孩成为的诛杀同胞的推手。
基列很成功地,把那些本可以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的女孩,培养成了遭遇侵犯也默不作声、视书本为洪水猛兽以及豆蔻年华就急于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老男人的女人。
她们活在所谓的《好女孩行为规范》中:视生育为荣耀,以无子为耻辱;视上嫁为荣耀,以平嫁为耻辱;视乖顺为荣耀,以忤逆为耻辱……
她们就像没灵魂的提线木偶,小小的布景是她们全部的天地。
布景很好看,有豪华的房子,有华丽的裙子,有精致的茶具,还有可爱的baby人偶。当你问及她外面的世界时,她会像突然死机了一样,瞪着空洞又美丽的眼睛迷茫地看着你,接着,继续她一板一眼的过家家游戏。
一片草坪
1966年,为了让人口数从2300万增加到3000万,罗马尼亚通过《770法令》。法令中规定:除了45岁以上(后来被降至40岁)、已经生育至少4个孩子(后来被提升为5个)、可能会因为生育而有生命危险、由于强奸或乱伦而怀孕的女性之外,堕胎和避孕均为非法。
目睹了这一切的Atwood开始构思《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诞生时,有人询问作者Atwood这部反乌托邦小说是否是预言小说。Atwood答,许许多多的真实材料孕育了《使女的故事》。换言之,书中令人头皮发麻的情节,大多节选自历史。
90年代前,阿富汗曾有许多聪明漂亮的新闻女主播,可是一夜之间,她们从电视上消失了;就像基列国的女性突然成为男性亲属的附庸那样,猝不及防。
2015年,新闻工作者伊藤诗织遭遇职场性侵。因为加害者位高权重,法院不予起诉,新闻媒体也一边倒地提出受害者有罪论:因为她漂亮,因为她不检点,因为她想出名上位。
这言论,简直和基列教育女孩保持贞洁的套路如出一辙。
我在看小说吗?我也在看历史。
改造女性,让她们成为完美听话的提线木偶。
女孩适合学文科;结婚生子是女人的任务;30岁了还不结婚,生不出孩子/青春不再就没人肯要你了;女人就该收拾地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好女孩不能穿太暴露的衣服……
即使是现在,依然有人妄图在女性的脑袋里遛弯儿。
你问他们为什么那么爱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他们会摆出一幅“恨铁不成钢”的做作样子,告诉你,“我都是为你好。”
最近,看了易立竞老师在《吐槽大会》里的讲演,“李若彤现在一个人,过得特别快乐,但她之前还是被无聊的网友问,你为什么不结婚啊,李若彤说,这是我的人生,又不是你的人生,要你管?我也被无聊网友问过类似的话,说我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爱情;(我也想说,)大张伟,要你管?”
所以,女性是不是要结婚,是不是要生孩子,女性们想怎么活,要你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