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税,是成本,也是红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正如斯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所阐述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情感账户“一样,每一个人也都有一个信任账户。这个账户可存入,可借贷,可缴税,可支付成本,还可以享受红利。
信任并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种种行为的结果,一些行为可以给我们的信任账户存入信任,另一些信任透支我们的信任。关于建立和激发信任的模型,柯维提出了以下4个核心和13种行为:
(1)建立信任自我的4个核心:诚实、动机、能力、成果。
(2)激发信任关系的13种行为:直率交流、表达尊重、公开透明、匡救弥缝、显示忠诚、取得成果、追求进步、面对现实、明确期望、负起责任、先听后说、信守承诺、传递信任。
信任是一种自然契约也是一种神圣力量。所有的书面契约都是基于信任而签订,信任是契约的前提,契约是信任的确认和强化。信任是整个社会的支撑力和黏合剂。 家人之间的信任与爱一起保障了家族繁衍,幼有所养,老有所依。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保障了为了同一个目标能够上下一心,共同奋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保障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萍水相逢,却能货通天下。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通过依托国家强制力量构建法律体系,使每一个人可以在规则范围内“从心所欲不逾矩”。
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源于一种确定性,而这种确定性源于一份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可信任。试想,这一份信任一旦缺失,我们将会怎样?买一份食品,不确定是否有毒;做一份工作,不敢期望一定能有工资;走夜路,不确定是否与遭遇法外狂徒;人在家中坐,不确定自己是否会与自己的房子一起被强拆;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却不敢确定自己的父母妻儿是否真的爱自己……
请多一些明智的信任。像这样完全的不信任是一场社会的灾难,然而,过犹不及,完全的信任也是递刀于人。无论是哪个维度,走极端都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辩证性地看待具体问题,执其两端,取其中庸。比如在某些方面给予信任(如诚实、动机和能力),而在其它方面不能给与信任(如成果)。如果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犹豫不决时,怎么办呢?我们尽量倾向于信任。虽说,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可是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因为社会有着很多的不透明,阴谋论大行其道,很多人相信潜规则而不相信规则。可是,我们啊,要去相信,相信社会的公正,相信我们的辛勤和努力能带我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如果,这份信念缺失,去相信世界之外的世界,规则之下的规则,也许在一定时期内收益更多,可却在内心惶惶不可终日。而倾向于信任,带来的红利将士长期的,巨大的。
如果透支了信任,该如何重建呢?我们总觉得,失去的信任找不回来,毕竟,谁会愿意被同一个人伤害两次?然而,有时候,在信任危机时负责任的态度和“过度补偿”可能激发更强的信任。就像强生公司的泰诺投毒事件,这样的公共事件对任何一家公司都是灾难,虽然受害人数只有7人,可是强生公司强生公司仍然按照公司最高危机方案原则,即“在遇到危机时,公司应首先考虑公众和消费者利益”在第一时间补选择将所有产品召回,在彻底调查事件原因之后采用了更安全的“无污染包装”,事件之后在止痛药市场份额不降反升。而一个典型的反例就是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在一个有一个谎言的累加下,最终把一位美国总统拉下了马。前段时间,家里新房添置电器,在某宁选购了一台洗衣机和一个电冰箱,然而在配送上却是一再失信,最终在最后一次严正交涉中店方承诺第二天一定送达,并主动提出赠送一个电饭煲作为补偿,虽然,家里不缺这电饭煲,但是相互之间的剑拔弩稍为平复,这份平复源于承诺的兑现和显示出来的负责任的态度。近期,比较典型的公关事件当属H&M的新疆棉花事件,挣着中国人的钱,却在政治事件中选边站,严重伤害了消费者们的信任,然而,出来的公关文却是避重就轻,毫无一点负责任的态度,中国消费者又怎么会买账?
总的来说,《信任的速度》值得推荐,而构建与他人的信任,首先就得构建自我信任。信人信己,信任自由神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