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记》:文本的历史脉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熬夜肝的论文的一部分。知网读秀剪刀加浆糊产物。荣誉应归参考文献。强烈推荐《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这篇论文。
可能有很多bug,欢迎指正但不要打我。
在芥川龙之介的一生中,他的中国之行有着重要的地位。1921年,芥川龙之介以特派记者的身份访问中国,在三个来月的时间里连续游访了上海、杭州、苏州、扬州、镇江、南京、芜湖、九江、庐山、北京、大同、汉口、长沙、郑州、洛阳、天津、沈阳等地。本文接下来将对这一旅程及后来出版的《中国游记》进行考察。
1. 《中国游记》的产生背景
在芥川时代,许多日本作家都曾到访中国,并写下游记,如1899年访华的内藤湖南的《禹域鸿爪记》、1918年访华的谷崎润一郎所著《苏州纪行》等。[1]有学者考证,1865-1945年间日本人所著的中国游记有近500种之多。当时日本的大部分作家和知名画家都到过中国。[2]
日本人访华旅行的活跃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客观方面,日本在对外扩张时期积极开发到中国的海陆交通,如中日航线、在中国东北的铁路建设、日本船公司的长江航线等,交通的改进为日本人在中国的游历提供了便利。[3]主观方面,在大正时期日本人反思西化以及民族自豪感提升的背景下,日本知识分子中出现了追寻“中国趣味”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通过回归东方传统来对抗西方现代文明的浪漫主义思潮。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等作家都曾创作带有中国色彩的作品。[4]在旅行条件趋于成熟的时,向往中国的作家自然会希望亲身体验中国的文化。然而,大正时期流行的“中国趣味”所唤起的更多的是一种来自经典文本、脱离现实的中国想象。当日本知识人来到中国,见到经典文本之中未曾书写的种种肮脏、丑陋的景象时,原有的美好想象便难以为继。这不仅使得他们对中国感到失望,也增长了他们对日本的自豪感,乃至于变为对弱小、落后的中国高高在上的俯视。向往中国的思潮也在这种心态变化的过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5]
2. 芥川的中国之行与《中国游记》文本的产生
1921年3月,芥川龙之介登船离开日本,踏上了访华的旅程。在他抵达上海的第二天,《大阪每日新闻》即在报纸上刊登广告,预告“近日将连载特派员芥川龙之介的《中国印象记》”,报导“新兴作家眼里看到的新的中国”。然而,报社预期中的每日连载并未实现。芥川刚到上海便因肋膜炎而住院约三个星期。出院后他先在江南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游玩,再溯长江而上游览芜湖、九江、长沙等地,之后北上游访北京、郑州、沈阳等城市,最后于7月从天津坐船回到日本。[6]
在行程中,芥川一路通过写笔记和日记的形式记录见闻。1921年8月17日-9月12日,即芥川回国一月以后,他把见闻整理成《上海游记》,在《大阪每日新闻》上连载。次年1-2月,《江南游记》也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三年以后,《长江游记》刊出,此时芥川的心情与游历中国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他自述在长江游历时“一直在怀念着日本”,然而如今在东京却怀念起了“汪洋恣肆的长江”“庐山的松林、洞庭的波涛”。[7]1925年6月,芥川又发表了《北京日记抄》。同年11月,日本改造社将芥川的游记结集出版为《中国游记》单行本时,收录了此前未刊的《杂信一束》。因此《中国游记》的整体文本虽然来源于同一旅程,但形成于不同时期。虽然比起与日本景致相似的南方风光,芥川本人更喜爱“雄浑与博大”的北方[8],但写于访华后不久的《上海游记》《江南游记》比三年后的《长江游记》要更详细,而记录北方游历的《北京日记抄》和《杂信一束》则比起《长江游记》更加简略。
《中国游记》的中译版本出现的时间很早。单行本面世后次年,夏丏尊便翻译了其中的部分章节,以《芥川龙之介氏的中国观》为题连载于《小说月报》上。但由于夏丏尊的翻译动机是让国人“把人家的观察做了明镜”,认识自身的不足,所以在节译时突出了有关中国的负面描写,引起了中国读者的不满。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中国游记》本身的特点,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游记》才有了新的译本。其中由陈生保和张青平合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的《中国游记》和由秦刚翻译、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的《中国游记》较有代表性,这两个版本都在准确、流畅翻译的基础上加上了注释、导读等以便读者理解。[9]本文主要参考中华书局版《中国游记》,也参考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中国游记》的导读部分。
3.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经验
芥川龙之介深厚的汉学素养构成了他中国经验的基础。据东京日本现代文学馆的《芥川龙之介文库》记载,芥川共收藏汉籍1177册,其中包括《元诗选》、《太平广记》等不易收齐的大型典籍。[10]而他的游记中也多处引用中国经典诗词、小说中的意象来描写眼前的景象。如他在杭州夜晚路过一所宅院时,便联想到了中国的志怪小说,把此处想象为“陇西李寓”,“或许在这所宅院的深处,风采依然的李太白正观赏着如梦如幻的牡丹频倾玉盏”。[11]在苏州见到拿刀枪较量的卖艺者时,他联想到了《水浒传》:“病大虫薛永、打虎将军李忠等好汉豪杰应该就是这些人吧”。[12]类似的引用典故、联想经典的例子不胜枚举,有时甚至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度夸张的向往。不过这或许与报社的使命,他自述如果不是因为报社的要求限制,他会更多地接触中国人的生活,而不是“过多地沾染上汉诗与文人画式的学究气”。[13]
但芥川所见的中国并不止他在中国经典文本之中所见过的浪漫幻想,也有很多令他失望的、更为丑陋和真实的一面。在“声名远扬的湖心亭”,他看到的是“颓败至极的茶馆”和往湖中小便的中国人[14],西湖像“一个大大的水田”[15],秦淮河“无非是俗臭纷纷之柳桥”[16]。他因此认为,“现代的中国,并非诗文里的中国,而是小说里的中国,猥亵、残酷、贪婪。”[17]不过,比起用美丽意象构筑起来的诗文世界,小说的世界或许更接近于真实的中国,一个社会从来就不可能只由美丽的事物组成。
除游览名胜之外,芥川也与中国人有过交谈和接触。通过与当时有影响力的章炳麟、李汉俊等有着不同身份、背景和立场的人物面谈,芥川了解到了中国人的想法。与章炳麟的谈话后来启发他写出了反战作品《桃太郎》。[18]在中国所见到的排日标语和排日气氛也引起了他的思考。虽然关于中国排日的内容在游记里只是一笔带过,但有学者认为芥川对日本的侵略是持有明确的反对意见的,只是在当时出版物严格的审查制度下无法充分表达他的意见。[19]
总之,芥川的中国经验既延续了他从经典阅读中得来的中国想象,也加深了他对真实的中国社会、中国人的认识。
4. 对《中国游记》的评价
《中国游记》出版后受到了各方学者的关注,由于它对中日比较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其讨论热度持续至今。
日本学者对《中国游记》评价不算太高,原因主要是芥川的中国之行大大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并且文章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着墨不够。而中国方面的评价则更低。在上世纪初中日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芥川在游记中直白地表现了中国的落后,刺伤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并且这种情绪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恶化而加剧。[20]近年来,学者对这一情况进行的反思也开始增加,大多数学者开始用更为平和和宽容的眼光去看待《中国游记》。[21]
而笔者阅读后的感觉是,芥川固然会毫不讳言地指出卫生等他对中国感到失望的地方,但他并没有刻意地贬低中国。对他看到的美景,他不吝赞美之词,与中国知识人的谈话也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并且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游记》中描述最详细的上海和江南西化色彩相对较重、和日本纤巧的景色也更为接近,因此并不是不喜西式现代生活、希望在中国寻找深厚而博大的大陆文化的芥川在中国之行中最喜爱的部分。但由于写作时间的原因,芥川对他更为喜爱的北方的着墨远小于南方。这也使得负面评价显得更为突出,而这未必是芥川的原意。总体而言,芥川的心态与普通的游客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寻访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环境的脏乱表示失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他在游记之中只是真实地表达了个人的想法与偏好。而负面评价中的一部分需要归因于时代背景而不是文本本身。
【注释】
[1] (日)芥川龙之介著;施小炜译,中国游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04, 前言第6-9页
[2] 孔颖.芥川龙之介的杭州之行——一个大正西湖梦的破灭[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04):72-76.
[3] 孔颖.芥川龙之介的杭州之行——一个大正西湖梦的破灭[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04):72-76.
[4] 孔颖.芥川龙之介的杭州之行——一个大正西湖梦的破灭[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04):72-76;于天祎:《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文学院,2007年,第21页
[5] 于天祎:《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文学院,2007年,第44页
[6] (日)芥川龙之介著;陈生保,张青平译,中国游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01,第3页
[7]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01,第133页
[8]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01,第164-165页
[9] 冯裕智,孙立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在华译介之反思[J].唐都学刊,2011,27(03):53-56.
[10] 于天祎:《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文学院,2007年,第29页
[11]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01,第62页
[12]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01,第92页
[13]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01,第100页
[14]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01,第14页
[15]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01,第68页
[16]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01,第127页
[17]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01,第18页
[18] 于天祎:《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文学院,2007年,第121页
[19] 于天祎:《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文学院,2007年,第111页
[20] 于天祎:《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文学院,2007年,第80-84页
[21] (日)芥川龙之介著;陈生保,张青平译,中国游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01,第15-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