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攻玉
从宇文所安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和看何伟系列书一样的看中国的不同视角,这种体验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在读诗的时候,除了只是单纯地沉浸于不同风格的词句本身的“美感”之外,我自己之前常常会无意识带上从小被灌输的一些立场去看,比如“家国情怀”、“忠君爱民”、“保家卫国”之类,用最近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宏大叙事”,通过感受被渲染放大很多本质上模糊的概念,在营造出来的某些实则荒谬的美感氛围中,完成自我感动和跨越时空的共情。纵观近年来市场上的各种快餐式故作高深的诗歌类节目百家讲坛之类,其实没有脱离这个套路,都是不断渲染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怀等等,向观众贩卖量产式的价值观。我自己也多少受到了这个套路的影响毕竟学生时代的我也是看过安意如的人。。。
而历史分析的角度看中国的诗歌,本质上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去探索诗歌背后反映的一些相对抽象的问题,可谓是,苏格拉底式的阅读,这个路径显然更加严谨和学术。当然,可能也是因为西洋人没有如同中国读这一样受约定俗成观念的影响,容易跳出现有的所知去发原则之问。
比如,写“苦吟”类诗,作者写为什么在不同时代诗人对苦吟会有不同态度,以及这个态度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了转变:从一开始有闲阶级追求艺术极致,最终演变成职业诗人面对的求生压力的投射。写“享乐的困难”,分析了写大量写帝王参与娱乐活动的诗词,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帝王对于纵情享乐会呈现出要么克制要么沉湎的对待方式。写“上古中国对于内在自我的呈现”和写“诗到底是什么”更是哲学层面的发问。诸如此类。
尽管看完这本书我不见得完全跟上了作者的思路(我觉得他妻子的翻译已经达到对英汉两种语言的驾驭炉火纯青了),但至少以后阅读诗的角度会不一样的了,不再只是照本宣科地去看下当时的官定历史、作者生平,然后推测作者在这个背景下试图表达什么。而是有了一些全新的角度,去想这种价值观是否是作者真实意思的体现?他是否真正相信他要表达的思想?这种思想是时代加诸于他的还是他自己选择的?等等等等。这并不是说结合“历史背景”不重要,这仍然很重要,但其实归根到底,诗歌这个形式在古代中国是作者对时代、人生、事件、想法的记录,读诗应该本质上与严肃地读其他记录无二致,这个方法论也可以推及到其他的资料。但我好像从前常常忘了这一点,仅仅从“美学”这个角度去看待一首诗,为诗人的伤怀而伤怀,错过了很多本来可能发现的,无论是否作者想要表达还是试图遮掩的真实。这里有两个我曾经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所有的古诗都是值得我去读的吗”?“所有的诗表达的价值观都于我是有益的吗”?至少我想现在应该有部分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