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些格局高一点点的东西
在具体正文前,我想表示我总结这个书的一些“性质”,并不是在黑这个书。
只是希望自己,和有幸觉得这篇书评有用的人,能够多一些参考,帮助。
一 作者的立场
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立场,基本上就是“逢苏必反”。
这是贯穿全书的立场,也导致了分析问题的倾向和偏颇。
这一节是应该了解的。
以此导致的是,作者把切尔诺贝利描绘的仿佛苏联做错了一百件事情里的一百件,因此导致导致事件发生。这让人反而不能更清楚的分析整个事件里每个事情的轻重缓急/具体影响。
这是令人遗憾的。也引起了书中不计其数的自相矛盾。
比如爆炸发生于一点20分,而一点50分就从上到下各个相关部门/人员都知道/都行动了。这可是世界最大的国度+人口前几。可以说是及其迅速的反应了。
但被作者形容为“众多触须开始慢慢作出反应”。
读这本书如果单看形容词/形容部分,是极端容易被作者带跑偏的。
这其中最令人不愉快的是对英雄们的形容。比如作者形容某非当班消防员出动前,还顺手拿起桌上的香槟,喝完再出发。
这些也许是之后采访中得到的真实情况,但被作者挑出来写进书里,是令人不愉快的。
仿佛只要是能够反苏的,都被作者挑出来,不费笔墨的写进书里。当这一节发生在献身保卫我们人类的英雄上时,这真的不太好。
总之,逢苏必反既限制了本书的高度,也限制了作者本身的高度。
文化,水平,总体就这样了。。。
二 书的效用
这本书可以很细致,但仍然是本课外阅读书。真实的核电站/原子能研究的工程师们,不会通过这本书,然后去学习改进理论/机器。
要了解这一节,书更多是表明作者认为的问题。
三
慢慢补。。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