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随感
讨论现代性和民族主义议题时,盖尔纳(Ernest Gellner)是一个理应得到重视却往往遭国内读者忽略的学者。他的论述实际上要比B.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更加严密和可靠,但是可读性没那么强,以至于在非专业读者中声名不显。
此书论证合理而乏层次,好在论点有深度,坏在话说得太绝。有人指责盖尔纳没联系实例,这其实不公平,虚构的卢里塔尼亚实则是东欧新兴民族国家的普遍模式,蓝皮人的例子影射近现代美国少数族裔,这些都不难辨出,只是盖尔纳大概把自己看作是纯搞理论的,不屑引入太多实例。作为研究伊斯兰社会的专家,他对伊斯兰教在现代中东国家所起作用的探讨是很有价值的,抗熵性这个说法也可以解释不少问题,就是译过来总觉太拗口。他对中国也是有了解的,结尾提了一嘴,说“在中国,某种高层次文化更多地与伦理和国家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某种信仰和教会联系在一起,它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但正是在那个方面,而且仅仅在那个方面,它是国家和文化的现代联系的先行者。在那里,高层次文化与五花八门的口头语言共存,并将继续共存”,这观点比较大路化,不提了。
盖尔纳秉持的是功能主义学派的观点,他认为,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或许是偶然、意外的,但这个现象(追求国家和文化范围的重叠)本身,是工业社会的结构和现代性的断裂催生而成,因而是必然的。这个说法既反对“本质论”也反对“建构论”,比较中肯。
具体而言,不同于过往以社群为文化单位的农业社会,流动性强、分工明确的现代工业社会,需要普遍识字、相互沟通无碍的个体,又需要一个独特的政治社群,既通过教育将原子化的个体统合到一起,亦将国家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当掌握“高层次文化”的群体和掌握公权的国家走到一起时,民族-国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之所以说民族主义的形式是偶然,那是因为人们只是为了找一个前现代的因素,以期在一定疆域内将原子化的个体聚合起来。这个因素可以是语言,可以是风俗,可以是宗教,也可以是肤色。因此,民族不是“自古以来”、不是深埋于人类心底的,而纯是现代的——唯独借用了前现代的壳子。
在分析过程中,受涂尔干影响巨大的盖尔纳刻意避开了他认为处于低层的经济、政治因素,而从“高层次”的社会结构、文化角度去分析。譬如,他认为受教育的机会所起到的影响比资本造成的不平等更显著,这是他把话说得太绝的表现之一。在他看来,社会结构和文化,是决定民族主义现象出现的根本因素。而经济或者政治上的优势劣势,仅是影响族裔身份辨别的次级因素。
盖尔纳的论述深度适中,时不时冒出几个佳句,亦是其行文一大特色。作为人类学家,他还秉承了前辈们热衷于分类的特点。但此作要说起来,值得商榷和批判的地方还是颇多。最典型的,盖尔纳将民族主义划定为现代性的后果、工业化的副产品,这对于非欧洲地区的亚非拉国家民族主义现象,似乎就很难成立。而他的主要观点,虽在书中重复多次(事实上,基本上每一章都会重复一遍或多遍),但读来总显薄弱,大概是由于其论证建立在对现实情况极大简化的基础之上。对于部分读者而言,盖尔纳此书的解惑力度可能也有限。他论证了两点,一是民族主义造就了民族,二是工业社会造就了民族主义,但是再往前推一步,工业化又是因何而起?盖尔纳在书中很实诚地表示“咱也不知道”。其实这并不算什么缺憾。每个学者都有自己难以论及的领域,强如马克思、涂尔干、韦伯亦然。更何况,这只是薄薄一本小书!
盖尔纳的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安东尼·D.史密斯做了补充和修正,所以若读后意犹未尽,不妨再读读后者的《民族认同》。
总而言之,本书是值得一阅的作品,考虑到其历史地位,说是经典也不为过。这回出了新版,没怎么犹豫就买来读了。译文应该还是延续02年那一版,估计没什么修改,质量……只能说将就读吧。
这篇随感称不上书评,只是由阅读过程中随手记录的感想拼接而成。我一般用这种方法来写短评,这回一不留神写超了,只好以长评形式发出。由于刚刚读完,尚未对全书内容做系统化的思考与评判,仅是初读后的第一感受而已。因此倘有错漏,还望友邻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