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后还是死亡,真相之后仍有真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预测死亡的兔子》从题材上来看更接近于社会派的小说,以两件凶杀案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报社记者吴凡担任起了福尔摩斯的角色,刑警队副队长付雪晴和高智商少女欧阳姗姗则是吴凡的华生。
但在行文的过程中,本书作者宇尘推进故事的方式却更接近于本格派的操作,推进情节的关键都在于作者给出的设定,而这些设定,常常是我们普通读者无缘得窥的。
就比如小说中吴凡借助一种名为“斯巴达棒”的古老加密方式顺利地引出了小说后面的情节,同时也让“预测死亡的兔子”与主角吴凡的身份关系更为扑朔迷离。
以及小说结尾提到的美杜莎头像和隐写术,作者借此开启了小说第二部的剧情。
无论是斯巴达棒还是隐写术,这些都是普通读者不太可能知道的东西,但同时也是小说中推进情节的关键。由此可见,这本书虽然讲述的是社会向的案件,但它并非是一个遵循“公平竞赛”原则的推理故事。
犯罪小说专家马丁·爱德华兹在其著作《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中提到了“公平竞赛原则”
。这一原则指的是,推理作家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要对读者毫无保留,小说中侦探所掌握的线索和读者能获取到的线索应该是等量的,从而让侦探和读者展开公平竞赛,看谁能先破案。
这一原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盛行。那一时期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人们渴望通过推理小说来寻找一种“逃避现实的娱乐”,推理小说因此迎来黄金时期,公平竞赛原则在当时恰恰能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
但同时,并非所有的推理小说都必须遵守这一原则,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中就可以找出反例。《预测死亡的兔子》则又是一例。
《预测死亡的兔子》由两个案件串联起来,主角吴凡以及神秘的“预测死亡的兔子”贯穿这两个案件。
不过到小说结尾,第二个案件成功告破,甚至“预测死亡的兔子”也已经水落石出。然而我们读者不难窥破其中的漏洞,所谓的凶手和第一个案件并没有明显的联系,因此他的招认就显得非常突兀了,甚至存在逻辑漏洞。
好在结尾作者通过上面提到的“隐写术”来了一次反转,亲自推翻了前面的结论,为读者解惑,同时也让“预测死亡的兔子”身份再次扑朔迷离。
这种不断证明,再不断推翻,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是这类推理小说的特色。《名侦探柯南》中,主角柯南的口头禅是“真相只有一个!”
然而在现实当中,层层叠加的真相,让柯南的话不再可靠。或者应该说,真相确实只有一个,但真正的真相是立体的,而我们所看到的,常常是片面的真相,是局部的真相。
局部的真相,有时候比谎言更可怕,它会欺骗人的眼睛,掩埋真正的真相。
《预测死亡的兔子》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节,我们以为的真相,最终被证明不过是真相的一环,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不过是冰山一角。
所以封面上才会写,“也许永远都不要相信,你所看见的现实。”
“当我们揭开真相的面纱时,我们绝不能相信真相仍然是真相。因此,真相从未赤裸裸地存在。当真实的幻觉被驱散时,我们绝不能相信真实仍然是真实。因此,真实就是没有客观性的现实。”哲学家鲍德里亚如是说。
《预测死亡的兔子》主要有两大案件组成,但发生在其中的凶杀案却不只有两桩,如何处理好凶杀与逻辑的关系,是所有推理小说都逃不过的坎,同时也是这类小说最核心的看点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虽然引入了诸多新奇的理论,但在逻辑上依旧留下了一些漏洞,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好在正如上面所说,本书还有第二部,关于第二部的剧情虽然没有透露,但从结尾“老男人”所说的话来看,关键词无疑离不开滥用职权和强奸——最让人义愤填膺的话题。或许通过第一部的预热,第二部能让我们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