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不是盘古开天辟地后的一团元气,而是……


詹姆斯·格雷克,1954年生于纽约,毕业于哈佛大学,国际知名的科普作家、科技记者、科技史家,也是一位作品被视为对现代科技产生文化冲击的互联网先锋,他由于使用叙事非小说技巧介绍陌生复杂概念而广为人知,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科普畅销书作家。格雷克目前已出版多部经典科普著作,并多次荣获多项世界级科普类文学图书奖,其作品被译作近30种语言,畅销全球各地。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费曼传》、《牛顿传》、《混沌》以及《信息简史》等。

《混沌》一书首版于1987年,它是格雷克的成名之作,也是混沌理论领域的科普名作,并被公认为是“混沌理论”“混沌理论”的奠基扛鼎之作。它是第一本解决混沌理论新兴领域问题的流行科普书籍,帮助人们解决了该领域的诸多问题。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各个学科的科学家们对混沌现象及混沌理论的记录和研究,活生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大量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案例及方法,涉及到的物理,数学等知识比较多,是物理天文爱好者极为痴迷和喜爱的科普书籍。

首先,这本书有着专业扎实丰富的科学理论。混沌理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问世以来,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而它正式被列入一个学科的科学研究,正式被格雷克的这本书首次提出并确立的。混沌研究始于如下观念:用数学家的话说,世界上有很多现象是非线性的,这就意味着原则上它们是无法预知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的蝴蝶效应,打个比方,美国中西部的一只蝴蝶拍打翅膀,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远东地区的一场季风。这个理论的第二个方面是其“突发性”,即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仅靠研究系统成分无法预知或理解的”现象。


其次,这本书中的混沌学打破科学牢笼,无限拓展了各类学科的研究范围,影响深远。自从洛伦茨发现了“蝴蝶效应”,混沌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气象学、生态学、生理学、天文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中,掀起了一场认知的新浪潮,其覆盖面广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几乎各个领域,它与其它各门科学互相促进、互相依靠,由此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如混沌气象学、混沌经济学、混沌数学等。它不仅改变了天文学家看待太阳系的方式,而且开始改变企业家做出保险决策的方式,改变政治家谈论紧张局势导致武装冲突的方式等等。混沌理论正促成整个现代知识体系成为新科学,它使得各个学科破除陈旧常规牢笼,用颠覆性的微观理论去研究自然宇宙甚至人类社会的宏观命题,影响之大之深之远是史无前例的。

最后,这本书中混沌学理论不仅极具科研价值,更是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财富价值,它在一步步影响着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混沌”注定要颠覆人类对自然、对科学的看法,注定要彻底改变人类预测未知、阐述自然和人文现象的方式。人类不断地在其理论基础上开发它的应用价值,它与科学工程技术和人类生活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它在生物医药、动力学工程、化学反应、电子信息、应用数学和实验物理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混沌学在通信,图像,天气、生态、经济、教育等具体应用学科中正在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作用和意义正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日益凸显和发挥。

除此之外,书中混沌学带来的非凡理念,对于身为个体的我们每个人而言,也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看世界的观念看法和现实生活的行为习惯。至于是如何影响,影响多大,这还需诸位感兴趣的读者翻开这本《混沌》,亲自在书中去寻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