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第8章提及的文本阐释的指导原则摘录:
一、弄清每个意义单位的相互关系,包括词、句,直至某一时期的整个文献资料库及之后各时期对它的反应。
二、弄清文本的体裁——它原本是祈祷书、是寓言故事、是历史证言、是法律条文、是赞美诗、是书信、是至理名言、是祷告词,还是其他什么?
三、弄清文本的作者。理解作者与理解文本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对此尚有争议。不过,退一万步讲,弄清作者想说些什么仍然重要,即使文本意义并不仅限于作者的意图。对作者有所了解,尤其是通过其他作品来了解,这对明辨作者的意图大有帮助。
四、弄清文本的历史背景,不仅包括文本背后的事件,也包括文本产生的条件——社会的运作方式、经济体系、文化世界、社会心理,等等。学术研究的伟大艺术之一,就在于打入另一时期或文化“常识”的内部。
五、弄清文本自产生到当下这一段时期的情况:考虑到它们的语境,从这段时期的种种阐释中能学到些什么?
六、弄清你自己。尽可能诚实对待自己的假设与预想。谁都不是中立的,人各有其立场——对于可能影响文本阐释的种种问题,你的立场是什么?你自己所处的语境如何,它又有着怎样独特的兴趣和偏见?你对于文本的“兴趣”是什么?你为什么会跟它打起交道?
七、弄清文本的真实程度。有些阐释者排除了这一问题,很武断:该问题合情合理,下章将对其展开讨论。总之,文本在神学上的真实程度问题是存在的。许多阐释者从不探究经卷在神学方面的真实程度,竟也能写出一卷又一卷的评论,这真是匪夷所思。
八、提一提“可疑”的问题——不管是关于文本的还是关于你自己的。人们都会犯错、自欺,情形极为多样,唯有质疑才能让人对这些情形保持警醒,而提出“可疑”的问题正是一切质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所谓的“怀疑阐释学”曾一度非常关注,这种阐释学意在揭示文本和阐释是如何欺骗人、歪曲事实、压迫人的。诸如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福柯这样的“怀疑大师”,延续了极端怀疑的启蒙运动传统。这或许可以被视做一种“反传统”,它致力于将人们从在他们看来虚假的、不健康的、压迫性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圣经》阐释也深受影响,并且,即便你最终回过头来再去怀疑那些怀疑大师并对他们的怀疑表示怀疑,该面对的问题还是得面对。保罗·利科是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他观察到,在怀疑阐释学与对怀疑者对传统的极端排斥持怀疑态度的“修复阐释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局势。他认为二者没有融合的可能,而修复阐释学更为重要——不过他从未将怀疑的那些极端问题抛诸脑后。
九、弄清文本的想象影响与实际影响。文本可能具有改造性,可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相关性。除非你任由自己画一条线,将自己对一个蕴含丰富的文本的阅读限定在内,否则它就会与你整个的意义、美、真理和行动的世界相互作用。你会发现,不只是你在阐释文本,文本也在质问和阐释你和你的世界。对于试图见证上帝的文本,见证一位想要通过语言和文本与人类处于改造关系的上帝的文本,情况尤其如此。
这看上去像是一大堆苛刻的要求,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份清单,确保你能始终记得在现代阐释理论问世之前,优秀的阐释者们世世代代所做的那些事情。
如果你的兴趣主要是在某些特定文本中所见证的上帝的类型上,有些问题的相关性就没那么强了——引述的地理方面的细枝末节对你的结论或许不会有大的影响。这也是常见的事。不过,这种清清楚楚的困难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它将问题直接引入了第十条,也就是最后一条指导原则。
十、认清自己对阐释者群体的需求。目前为止,所有的指导原则都可以从个人主义角度来理解,仿佛一人单枪匹马就可将其一一贯彻。事实上,上述原则中用到的“你”并不单指一人。语言具有不可避免的社会性,阐释亦复如此。其他阐释者其实一直在我们左右,不管是通过文本还是本人直接在场。你当然可以成为不止一个阐释群体的一部分——基督教《圣经》阐释者当中最常见的组合莫过于学术群体和宗教群体的组合,尽管学术界有不少人也带有“反传统”或世俗传统的成分。不过,不论你心向何处,很难想象,不身处某个或某几个由你所信任的人组成的群体之中——不管你们在具体问题上有多大的分歧——还会取得富有成果的阐释。进入这类群体的途径通常是在某种教育环境中给有资历、有经验的阐释者做学徒,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学徒传统是否健康且富有活力。
因此,假如你是诚心诚意地开始研究神学,没有什么比以下问题更为重要:我将和谁一起学习?我会给谁以信任,让这个人引导我撷取该领域的精华?正如与父母相处一般,歧见和反叛同样在所难免——但是要想如此,你首先得有这样的“父母”。在学术界,我们有格外的优势和责任——在选择哪些人“做我们的父母”,哪些人做我们最亲近的“兄弟姐妹”这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定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