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与过去交织的文字间,踏上一段深度访古之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圣山来客:追寻拜占庭的余辉》,说实话一开始我说被书名和封面吸引的,以为是这是一本写拜占庭帝国后期历史的专著,因为最近有在读一些欧洲史和西方艺术史相关的书籍。拿到书后,咦?怎么是一本游记。本着书都在手边,不如读一读,有啥跟一般记录吃喝玩乐的游记有啥不一样。能够在甲骨文这个系列出版,我想应该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
没想到作者威廉·达尔林普尔是一位大咖,英国历史学家、作家、播音员、评论员,伦敦皇家学会会员,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皇家天文学会会员,斋浦尔文学节联合创始人。本书是记录其沿着古代拜占庭帝国的“丝绸之路”到访一些中东的相关地区,循着约翰·莫斯克斯以前走过的路,作者拿着那本《精神草地》探访希腊、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以地区和埃及西北部地区,寻访一些建筑遗迹,与旅途中遇到的一些人对谈式的文字记录,很容易将我们拉入到当时的现场。通过自己的知识和他人的叙述,给读者重新展示了旅途地区的人文风情,构建了有别于教科书的一些过往历史。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战乱地区民众的艰难,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令人胆寒的事件,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教派矛盾、家族血仇和派系之间的争权夺利等等,这些都给对中东地区的民众带来了深渊而又持续的影响。在拜占庭帝国瓦解之后,强大力量消失之后,这些地区被压制的问题全面凸显,也就导致中东成为时间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当大家提到“中东’,似乎就想到的战争。作者踏上了这些地方,了解到过去的苦难和现在的困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流离失所的普通民众的悲悯与同情。
《圣山来客:追寻拜占庭的余辉》这本书的封面还是很漂亮的,全书总共有六章,分别是第一章希腊、第二章土耳其、第三章叙利亚、第四章黎巴嫩、第五章巴以地区、第六章埃及,通过旅途中的见闻,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叙事风格和深厚的历史知识,为读者构建了这些地区的历史人文风情。这件事就是一本深度的旅行指南手册,当我们带上这一本书,沿着他的足迹,不用其他人讲解,自己也能对这些地方有一个深度的认知。
正如《周日快报》的查尔斯·格拉斯所言那样,此书重新赋予了读史和旅行以乐趣。读这本书,有时候在描述一些所处环境和现实的时候,跟读散文一样,都似乎能想到这么一个场景,而且书中有大量访谈式的对话,通过受访者给读者还原一段历史,而不是作者这个第三方来代为叙述,增强了其可信度,而且有些观点和看法,似乎与主流教科书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有所收获。再者,虽然本书是游记,但是书中有大量历史的叙事陈述,等于间接是一本这些地区粗略的历史书籍了,如果读者有意深入了解,可以自己再去看某些相关的资料,而本书就给大家起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下面就本书一些有意思的特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对于一些事情的叙述,并不会为了自身书籍的发行,而掩盖历史的真相讨好某一些人。在第一章希腊之行的时候,去阿索斯想看手抄本的时候,说到了英格兰旅行作家寇松和德国藏书家康斯坦丁的行为,觉得他们的手段并不光彩。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想到了清末和民国的狮时候,我国的一些书籍和文物的流失,不就是有那么些“盗贼”,用不光彩的手段拿走的吗?书中关于一些历史问题,都有自己的认知,或是自己叙述,或是通过访谈者的口中说出。
作者到访的不少地区,他都能够对这里的历史了如执掌,对于这些地方过去的辉煌和衰败的缘由一清二楚,莫斯克斯笔下的地中海东岸和大众想象的不一样,讲到君士坦丁堡的时候,用了大量文笔讲述过去的历史,而且还对一些道路问题进行了分析,讲到土耳其和印度走上的不同道路。通过当地人的讲述,让读者了解的这些城市过去的历史,发生的变化,如果是我自己去这些地方旅行,不一定会了解得这么深。讲到尼比西斯被萨珊波斯占领之后,就是聂斯托利派的中心,在此之前该地区在拜占庭帝国和萨珊波斯中几经易手,这也导致了城市印上了不同风格景观。还详细的讲到了聂斯托利派的发展之路,我想这都是我们以前在世界史中学不到的,都在这么细微的,但是在本书之中,有大量的这样的例子,我们能够学到许多。
书中给读者大量科普了这些地区的民族冲突和政治权力斗争,讲的都非常细,这是在一般的游记题材的书本中看不到的吧。有些历史看了让我大为震惊,简直是触目惊心,原来这个地方以前遭受这样的事情,人们遇到了这样残忍的对待。但是作者在书中讲到,地中海东岸的城市,尽管遭受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入侵、种族灭绝和人口交换,但是各个城市的特征却一直奇特的保持不变。
这一点的确很奇怪,作者在书中也有一些描写建筑废墟的段落,有描写建筑特征的一些句子,看完就像是置身于此地。而且对一些建筑工艺有一定的考究,这让读者对于不同建筑风格和工艺有一定的了解,不会像没了解过的游客一样,站在建筑前面也看不出一个门道来。例如文中对镶嵌画工艺就有一定的着墨,对于我这个不了解的人来说,学到了很多。
本书还在有大量的页注,在书本下面有一些注解,帮助大家理解一些相关的叙述。我觉得非常的不错。中译本的书读过一些,没有读过本书的原著,不知道译者是否翻译准确,但是中译本读起来还是很流畅的,都写路途见闻有点像散文一样,很棒。不会像有一些中译本,翻译起来很生硬。如果有机会,希望我能带着《圣山来客》像作者带着《精神草地》一样,重走这一旅途,到时候这些城市的风貌还是跟书本描述的一样吗?有些建筑还会在吗?会碰到书中的讲述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