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和to B产品从业者必看书籍——以全局视角了解SaaS行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SaaS从业人员可能经常会听到“中国的SaaS能做起来吗?”、“SaaS能盈利吗?”、“SaaS能持续发展吗?”、“中国的SaaS企业为什么不像美国那样快速成长?”
本书侧重于SaaS创业,整体上会比较宏观,但这种全局性的创业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搭建SaaS行业的认知框架。
一、SaaS是什么?
在讲SaaS之前,我们需要先定义SaaS。
- SaaS属于云计算三种服务模式之一,SaaS的全称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即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
- 第二种是PaaS,全称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
- 第三种是IaaS,全称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SaaS、PaaS、Iaas统称为云服务,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快速理解这三者:
- IaaS是地皮,你可以根据需要买地皮,在地皮上随便盖楼,但这个地皮有年限和范围限制。(几乎被阿里巴巴、腾讯、亚马逊、微软、谷歌等IT巨头所垄断)
- PaaS是大楼,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装修,高阶的PaaS会引入合作商、商家、住户、物业等等角色,各个角色可以在这栋楼的基础框架上任意装修和合作,但只限于在这栋楼里。(以国外的Salesforce为代表,国内的北森、纷享销客也在布局)
- SaaS是精装房,你直接搬进来就能住,非常方便,但你无法改变房子的结构,房子也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的特殊而改变它的结构,一切都是标准化的。(如有赞、纷享销客、销售易等等)
这三者当中,SaaS的市场规模是最大的,企业数量也最多。
SaaS只是一种软件服务的方式,我们一般说的SaaS都属于to B产品,而B端产品的核心在于为客户解决商业、业务或组织等问题,实现“降本增效”。(实际上像淘宝、美团这样的APP也算是SaaS,只不过它们是C端SaaS,我们一般讨论的SaaS产品都泛指B端SaaS)
作者认为,SaaS的本质是“续费”,这是SaaS与传统安装部署软件的本质差别。
SaaS产品与传统B端产品的区别:
- 1.在运营方式上,传统B端产品是私有化部署,而SaaS服务的企业数据都放在云端(公有云)。SaaS平台可以在经过客户的同意下,使用企业数据提供增值价值。
- 2.在商业模式上,传统B端产品是一次性直接买断,而SaaS产品是租用制,一般以年为收费标准,这意味着SaaS产品必须持续迭代,保证客户的续费。
- 3.在产品功能上,传统B端产品根据企业业务个性化定制,而SaaS产品是标准化产品,一般不接受定制化。
- 4.在产品体验上,因为标准化和持续迭代,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不仅仅是“能用”。
SaaS产品相比传统B端产品的优势在于:
- 1.对客户来说,使用成本低,按需付费;对SaaS平台方来说,边际成本低,容易实现规模化。
- 2.对客户来说,能利用数据带来增值价值;对SaaS平台方来说,客户使用越久,替换成本越高,因为数据迁移成本也更高(耗费时间金钱,并且迁移的数据质量下降),能持续留住客户。
- 3.对双方来说,部署简单,升级便利,降低成本。
但一般客户用SaaS都会有两个顾虑,一是SaaS这种标准化的产品能不能解决我公司的问题,二是自己的数据在云端是否安全,进一步才是能否用自己的数据提供增值价值。
作为SaaS从业者(特别是创业者、产品经理等等)一定要懂业务和懂软件,并且,优秀的SaaS公司和从业者应该作为行业专家的角色,比客户更懂业务和行业,这也是客户想用SaaS产品的动力。
二、中国SaaS行业的现状
中国SaaS行业发展慢,没有出现非常成功的SaaS公司(比如Salesforce),作者认为有几点原因:
- 外因在于客户需求非刚需,对“降本增效”的意识不强。
- 内因在于国内的SaaS产品不够好,标准产品抄袭严重,定制化产品又难规模化盈利;对业务理解不够导致的IT架构拓展性差,推倒重来浪费大量资源,以及组织能力不足。
- 加上国内的企业IT采购流程复杂,导致中国SaaS行业的发展缓慢。
前面两点是SaaS行业发展缓慢的主因,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会逐步增加。
三、对于SaaS产品经理而言,做SaaS产品(B端产品)的挑战在哪里?
鉴于我是SaaS行业的产品经理,在书籍之外顺便谈点自己对SaaS的看法hhh
1、B端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全局的系统思维。
对于一个B端系统,不同角色有不同的需求,高层要数据,中层要管理,基层要工具。
B端产品的用户群体不是单纯的C端用户,而是一个组织,组织背后有各种角色,并且B端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不是同个角色,有点像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所以,既要考虑“家长”的续期,又要考虑“孩子”的需求。
2、其次,做B端产品非常吃业务知识,产品只是工具,工具不是目的,背后是解决业务问题,不了解业务做产品,就是本末倒置。
最重要的是战略层的思考:SaaS公司要通过这个工具(解决)得到什么,客户要通过这个工具(解决)得到什么。
3、再者,对于一个SaaS产品经理,不只是像传统B端产品一样,只考虑单个公司业务、只要功能全面覆盖业务就行。
SaaS产品经理需要具备高度抽象能力和判断力(取舍能力),它需要从不同公司的业务中,将核心的业务场景和共性的地方,抽象出一套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这要求产品经理需要吃透业务,甚至需要懂得行业内不同公司的业务,并且判断哪些功能应该做,哪些功能不应该做,这更考验权衡利弊。
四、SaaS创业的5个阶段和4条主线
SaaS创业5个阶段分别是:
- 阶段1,产品创意与商业模式选择;
- 阶段2,产品打磨和商业模式初步验证;
- 阶段3,创造销售打法和验证销售团队毛利模型;
- 阶段4,扩张期的组织发展;
- 阶段5,效率提升。
这5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作者认为,所有SaaS公司(及toB公司)不能跳过这些阶段。
4条主线分别是:
1.产品和模式;2.业务;3.团队和文化;4.融资。
阶段1:产品创意与商业模式选择(idea验证)
SaaS创业的第1个阶段,在于确定赛道和方向,用MVP快速迭代的方式做口头交流或原型设计,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客户需求,形成深刻认知。
决定SaaS公司未来发展的三个方面:
1、目标市场:结合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SaaS产品最适合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橄榄型”市场,因为这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刚需,付费意愿较大,并且容易标准化。
2、产品定位:找到细分领域和产品的差异点,避免恶性价格战。
SaaS分为行业SaaS和通用SaaS,类似行业属性和产品属性。
- 行业SaaS:在某个行业内使用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单一行业属性,比如教育机构SaaS、电商SaaS、餐饮SaaS等等这些产品。(比如客如云)
- 通用SaaS:跨行业的通用产品,具有行业通用性,比如CRM、OA、HR、智能客服等等这些产品。(比如纷享销客、北森)
行业SaaS和通用SaaS中,还分成工具SaaS和商业SaaS。
工具SaaS通过提高效率帮助客户省钱,而商业SaaS帮客户多挣钱。
商业SaaS的发展空间可能会更大,盈利更多。但并不是所有SaaS公司都要做商业SaaS。
- 行业SaaS有深厚的行业认知和资源,可以直接做商业SaaS,提供更多价值,寻找赢利点。
- 通用SaaS建议通过场景化实现商业化,有必要可以做成PaaS,但要非常慎重。
做商业SaaS之前,需要先做一个优秀的工具SaaS,得到稳定的客户群体。
商业SaaS的方向:
- 1)帮助企业引流。
- 2)收取交易流水手续费。
- 3)提供金融服务。
- 4)介入供应链,集中采购。
- 5)提供决策及运营数据。
- 6)产业互联网,改造某个行业或领域。
商业SaaS的特征是:以SaaS系统积累的数据为核心,融合更广泛的外部数据,为客户提供增值价值。(还有构建生态的)
SaaS创业是否要做PaaS呢?
- 如果是行业SaaS产品,没有必要做PaaS。
- 如果是通用SaaS产品,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做选择。
做PaaS有三层目的:
1)SaaS厂商内部:基于PaaS开发自有SaaS产品,可以减少重复开发,提高研发效率。
2)客户:能基于PaaS做定制开发(最近很火的无代码和低代码开发就是),可以更快、更充分地满足客户独特需求。
3)ISV:支持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在PaaS平台上能够更快速地、更低成本地开发新SaaS产品,帮助PaaS平台稳定客户并获得更多客户,构建软件开发生态。(PaaS平台就类似微信,ISV就类似其他APP公司在微信上面开发小程序)
这三层目的依次递进,做SaaS的最终目的是支持ISV在PaaS平台上开发新SaaS产品,但这样做的价值非常巨大。
因此,想做到第三层PaaS有几个前提:
- 1)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技术;
- 2)需要自己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和确保市场空间足够大;
- 3)做好PaaS之前,一定要先做好SaaS,积累业务理解能力和技术能力。
3、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决定天花板。
B端软件的几种商业模式:
- 1)传统软件的买断模式。
- 2)SaaS收年费。
- 3)消耗模式,按效果付费,比如SEM关键字搜索排名。
- 4)分销售额,比如每笔交易订单抽成。
- 5)产业互联网,比如整合供应链。
阶段2:产品打磨和商业模式初步验证(商业验证)
SaaS创业的第2个阶段:用MVP的方式不断打磨产品,验证产品价值和商业模式,完成PMF(产品市场匹配),使产品达到可销售的程度,为大规模推广销售打下基础。
1、打磨产品的阶段一定要求稳,如果不啃下这个阶段,下个阶段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稳”体现在4个方面:
- 第一,产品要真卖出去,卖给陌生客户,而不是卖给老朋友的公司,靠关系卖出去的产品无法验证产品价值和商业模式。
- 第二,不仅创始人能签单,优秀的销售代表也能签单。
- 第三,客单价4万元以下的产品,至少要签10个客户,避免偶然性。客单价4万元以上可以适当降低数量要求。
- 第四,客户的员工能迅速上手,把产品用好。
to C产品可以“打痛点、打爽点或打痒点”,但to B产品只能打痛点。
正确的产品打磨方式:
- 1.做行业分析和调研,选择细分市场,明确用户画像。
- 2.选择这个细分市场的3-4个头部产品,做竞品分析。
- 3.不要想一次性把功能做全,新产品要突出特色,用MVP的方式快速迭代。
打磨产品的原则是要“快”,尽快出“原型”、尽快见客户、尽快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调整。
2、谨慎做定制开发
SaaS路上一定会遇到客户需要定制开发的需求,这是要先明确自己的战略是为了做产品,还是做项目。
如果明确自己是做产品的,在创业初期可以做定制开发,但要为了积累业务理解而做(对客户要求要有取舍),并在合适的时机将定制功能转为产品化功能。
3、招募核心营销(销售)人才,和产品经理一起配合打磨产品,为营销团队储备精英人才。
4、to b产品(SaaS)不建议免费,使用免费策略容易导致几个问题:
- 1)客户没花钱不重视,太容易放弃,很难收集真实需求和深度使用需求,不利于产品打磨;
- 2)容易造成底下营销团队和代理商刷单,增加管理成本;
- 3)大量免费用户造成服务压力大,降低服务水平。
5、多关注自己的产品和客户,不要只看竞争对手。
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战略和产品定位,做好充分的商业分析、市场分析、竞品分析和自我分析。
要在产品价值上找到差异点,即使产品类似,也可以在实施交付形式和服务上找差异点。比如现在已经有不少SaaS公司是产品+服务方案的方式。
如果产品没有特色,一旦同质化,就会变成拼销售能力和价格战,很容易导致两败俱伤。
在SaaS行业中,抄袭是常态,重点是会抄和防抄,这块有些相关的书可以看看,这里我就不多讲了。
阶段3:创造销售打法和验证销售团队毛利模型(营销管理)
不定标准,无以规模化。
SaaS创业的第3个阶段有两项关键任务:
1.创造一套高质量的“标准销售打法”和销售工具。
2.验证销售团队毛利模型,通过小团队的运作证明一个标准基层团队(例如6~8位销售代表和1位销售主管)能够实现正向毛利。
好机制胜过一万遍日常管理。
当产品经过了市场验证,想要规模化,就需要制定标准销售打法,让每个销售都可以稳定出单。
在团队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时,就应该考虑如何进行标准化。
想要实现市场规模化增长,需要逐步打造3个环节:复制成交(标准化方法)→复制人才(搭建系统)→复制团队(设计组织机制)。
这个阶段要做的是第1个环节“复制成交”(销售打法),如果销售打法不能标准化(第1个环节),复制销售人才和扩张团队就会很困难(第2和第3个环节)。
1、如何制定销售模式和设计营销组织?
1)明确目标客户的行业和规模;
2)线上线索为主,还是销售自开拓为主;
3)提供简单的统一价值场景,还是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营销组织设计和发展有2个原则:
- 原则1:初期销售团队应该有“完整能力”,每个人都是“全才”。
- 原则2:要复制团队时应该做营销环节切割,不要求都是“全才”。
营销管理的大策略是多尝试、快速闭环,通过多次迭代找到更佳方式。
2、如何打造标准销售打法? 1)确定使用哪种销售模式,快单销售(客单价1万~4万元,成交周期1~4周,成交前拜访次数1~4次的产品销售模式)还是解决方案销售(客单价比较高);
2)拆解销售步骤;(其中的邀约和首次拜访KP环节需要标准化)
3)尽可能将每个销售步骤标准化,并形成文字,让销售人员上来就可以复制。
ps:B端客户触达的难度和成本都比较高,SaaS公司应该要重视老客户转介绍,平时维护好客户关系,为公司节省大量营销成本;并且B端不能像C端产品那样有很多玩法,否则会引起客户的方案,一般都是基于信任转介绍。(如果转介绍的客户占比超过10%的成交客户来源,公司应该考虑将“转介绍”标准化)
3、SaaS产品如何定价?
1)明确公司阶段目标:是想提高市场占有率还是企业利润最大化。
2)变动成本核算,找到价格的底线。
3)参考既有市场价格,根据产品及服务差异定价,创造盈利。(比如传统软件的1/3为年租价格)
4)可以根据不同版本和不同行业进行区别定价。
5)一些灵活的定价方式:1.CPS(Cost Per Sale,按效果付费);2.同意30天无条件退款;3.只卖1个月或1个季度,卖1个月也好过让客户免费试用。
无条件退费有几个好处,一是降低成交难度,二是企业级的产品退款比例一般很低,三是退款能让企业重视问题,是改进的好机会。
4、组织和激励设计
1.决策权的分配和组织设计:懂得授权和培养人才。
2.绩效考核的KPI指标分三类:根据岗位类型考核。
- 投入指标:考核工作时长等。
- 流程指标:考核过程、流程操作的规范度。
- 结果指标:考核最终结果,例如研发产出、销售业绩等。
3.考核目标的设定:
- 1)初创公司的销售更应该用“提成制”(按业绩比例拿奖金)。
- 2)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
- 3)适当用“末位淘汰”制度。
阶段4:扩张期的组织发展
SaaS创业第4阶段的任务是构建完整的业务组织体系:
1.形成市场能力,为销售团队提供质量与数量均衡的线索;
2.培养客户成功部门的能力和梳理跨部门的服务流程;
3.使用解决方案销售的公司,还需要建设售前、实施等业务支持部门。
在这个阶段,SaaS公司要复制销售团队、打造市场团队、CSM(客户成功经理)服务体系。
1、重点说下客户线索流转,在to b公司公司中,一条线索到客户的过程,一般是:Leads(线索)→MQL(市场验证的线索)→SQL(销售验证的线索)→商机(就是前面的销售步骤,一般to B公司商机要分5~7个阶段)→成交→售后(进入稳定期)。
关键在于提高线索的数量和各个环节的转化率。
拿MQL来说,它的转化路径是:潜在客户→目标客户→意向客户。
一般业内喜欢用BANT的标准定义MQL:(华为也用类似标准)
- Budget预算
- Authority权限
- Need需求
- Time预计上线时间
以上4个能够满足2项,就可以达到成为MQL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to B的线索很难得,要求可能会更低一点。
2、SaaS公司一定要有客户成功经理。
SaaS公司的客户漏斗与传统公司不同,除了上半部分的销售漏斗,还有下半部分的服务、续费及增购漏斗。
目标客户成为“成交客户”后,在CSM的服务下,还会继续演进,成为“活跃使用客户”→“忠诚客户”→高NPS(净推荐值)客户。
解决方案销售模式的公司,要避免避免售前挖坑、实施填坑、客户不满、公司损失的恶性循环。
阶段5:效率提升
阶段5是一个持续的组织迭代升级的过程。这个阶段SaaS创业公司要从“增长快”的单一目标,转变为“又快又健康”。
如何衡量“快”和“健康”?
1.建立外部财务指标体系和建立内部经营指标体系(公司整体、产品及研发、市场、销售、服务指标)。
2.通过周期性的管理动作,保障指标被及时关注和响应。
五、SaaS行业的一些经营思路
1、国内SaaS公司的共识
1.to B产品不应该免费。
2.明确自己的产品方向,谨慎做定制开发。应对定制需求的3个方法:1)将一些定制功能变成产品化功能;2)今早做API开放平台;3)做PaaS。
3.在市场部下设立SDR团队(清洗线索和挖掘有效线索)。
4.重视构建销售团队自开拓能力。
5.CSM是续费率的责任主体。
6.工具SaaS做小微企业(50人以下)市场难以有毛利,除非做商业SaaS或者获客查成本低。
7.尽量不收多年单。
2、SaaS圈的一些争议
1.工具SaaS该不该向商业SaaS发展?业内大概分两派:“工具派”和“产业互联网派”。应该根据创始人背景和公司战略做选择。
2.是否要做PaaS?上规模的通用工具SaaS公司,应该考虑做PaaS的可能性。
3、做好顶层设计,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4、哲学思维与底层商业逻辑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要具备三个层次的优势:(作者引用了梁宁的看法)
- 宏观(全局思维,对大趋势的理解)
- 中观(做事的套路和方法)
- 微观(对细节细致入微的体验能力)
公司CEO和高管团队要懂产品,站在一定的高度,用自己的“理念”解决客户的战略问题。
一个优秀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础:独立的世界观、自洽的知识系统、高度抽象的哲学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