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困境,又有谁是局外人?
因为作者本身就是心理咨询师,这本书侧重于用心理咨询案例来佐证和陈述我们已经众所周知的一些事实,并比较浅地分析了原因,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呼吁正视问题的阶段。结构上也比较松散,每一辑并不集中论述一个问题,往往是几个命题兼而有之,亦有重复出现的内容。归纳一下大致讲了三部分的内容:晚熟世代,年轻人的困境,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如何与父母相处。本书虽然大多用的是台湾的案例,但就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来看,至少可以说是“两岸同此凉热”。 标题所说的“晚熟世代”,这种晚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进入社会这件事表现出延宕——直接逃避或选择升学;二是缺乏与社会互动的能力,这一点书中案例突出表现在不能建立起良性的人际交往关系。对于这一现象,作者把它归因于微观家庭结构的变动。首先,传统社区的瓦解使得小家庭的父母不得不独立承担起父职和母职,过去对父母的“兜底”与“纠正”机制失效了,不够成熟的父母自然养出了晚熟的孩子。其次,相比过去,独生子女成为普遍现象,现在的孩子不再能从兄弟姐妹的互动中锻炼横向人际互动能力。同时,独生子女的超然地位使得他们往往是被过度保护的,这也导致他们相较上一代人更加叛逆,更加不惧权威。但由于这种叛逆是溺爱等不对等互动的产物,其负外部性也就更大。 年轻人的困境无非就是自我发展的瓶颈、对未来的焦虑以及趋近“躺平”的趋势。在作者的论述中,这个话题和生育率下滑可以导向同一个大的结论——对未来缺乏良性预期。作者还在书中提到了年轻人无力复制父辈的成功和当下产业的快速迭代与更新,这两个话题是但我认为是有共性和延续性的,应该放到一个长的历史周期去谈,暂时无力展开。
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写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对于已为人父为人母的读者来说,也许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但对于像我这样还未婚育的读者来说,却是一本极好的劝退指南。再生产的确是一件门槛极高,吃力不讨好,无聊且看不见收益的事情。但从为人子的角度出发,本书至少有助于理解父母。从更大地社会角度去看,无数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享受到健全家庭教育的人,依然值得我们做更多工作去提供相应的帮助。
除了上述的三个方面,还零碎地讨论“爱”“身份认同”“个人成长”等相关话题,也不乏有见地的观点,首先于结构和篇幅,这篇笔记难免挂一漏万,总之还是读原书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