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对印度的评价,蒙蔽了多少人的眼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罗翔老师曾经说过:其实人很难走出自己的偏见,有时候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因为无知的人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不会轻易进行判断。但是有偏见的人自以为是,自以为知,所以很容易做出判断。
以前只是觉得这句话好透彻,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直到最近读了福斯特的《印度之旅》,我才明白,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偏见,在跟世界互动的,只是有些人能觉知到,但有些人察觉不到。
好多年前余秋雨除了一本书叫《文化苦旅》,其中有一节“印度,我拒绝说它美丽”,这一段网上充斥着很多说法,让我们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这个国家的人民不如我们,脏、乱、差就是印度的代名词(感兴趣的自己去搜,网上一大堆)。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也这样以为,但读完《印度之旅》我才明白:自己是多么浅薄和狭隘。其实,世界上哪有一个标签就能形容的事情,如果有,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
最初知道福斯特,是在欧丽娟老师讲红楼梦的时候,推荐了《小说面面观》,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印度之旅》,刚打开书,觉得不知所云,没有主题。心里还犯嘀咕,福斯特怎么跟毛姆一样大胆,开篇就说一堆废话,不怕读者跑掉吗?
看到第七八章的时候才看出主线是什么,其实故事并不复杂,但通过福斯特的描写,昌迪拉布尔这个城市的风光,都展现在我眼前。同时,作者也把当时印度人的生活现状展现给了我。
再回头看时发现,作者开头并没有写废话,他的每一句话对后续的内容都非常有用,比如开篇第一句:昌迪拉布尔除了位于二十英里外的马拉巴岩洞之外,没有其它值得夸耀的名胜。
故事的高潮就发生在这里,一个印度的年轻人阿齐滋带着两个来印度探亲的英国女性来马拉巴岩洞游玩,一个是摩尔夫人,另一个奎斯特小姐。因为要爬山,摩尔夫人就选择在山底休息,奎斯特小姐因为刚跟在英国来印度做地方法官的男人订了婚,心里很是混乱,她虽然跟着阿齐滋在爬山,但一直都在想着她自己的婚事。
奎斯特小姐心不在焉,于是问了阿齐滋关于婚姻的问题,她问阿齐滋是不是爱自己的妻子,娶了几个妻子?这些问题显然已经是太隐私了,况且印度当时已经不流行一夫多妻制了,阿齐滋作为一个读过大学的人,他感觉被冒犯了。
爬到中间,阿齐滋为了缓解郁闷,去旁边抽了根烟,留下导游和奎斯特小姐在旁边分别等候。等他回来时发现奎斯特小姐不见了,因为这里有很多岩洞,他就非常焦急地到处找。可当他从一个岩洞出来时发现,奎斯特小姐坐着另外一个英国女士的车走了。
等到阿齐滋回到城里,就被逮捕了,缘由是怀疑他侵犯了奎斯特小姐。
当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在印度是享有很多特权的,印度人对英国人是敬而远之,他们渴望英国人尊重自己,又觉得没有这种可能性。
而英国人对印度人充满了各种刻板印象。在当时的印度人看来,一个英国男性来印度两年就会对印度人充满偏见,而英国女性则只需要半年。
可这群英国人中,有例外,其中一个就是菲尔丁先生,他是学校的校长,他来到印度很久也没有变成对印度人有偏见的人,他愿意跟印度人搞好关系,愿意相信事实,而不是认为印度人天生就有罪。
审判最终的结局如何,在整个案件发展和推进的过程中,人性的善与恶,从众心理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的过程中,看见了他人,也照见自己。作为读者,我是局外人,可我又何尝不是带着偏见在评判这个世界呢。
此外,我觉得这本书除了写出人性和种族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关于奎斯特小姐和罗尼先生的婚事,对处在婚恋期的女性,有非常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奎斯特小姐来到印度,就是为了看罗尼在工作岗位上时是什么样子,他是怎么跟印度人打交道的。来到之后,她发现罗尼先生对印度人粗鲁,有各种负面评价。她说想要去感受真实的印度,也被罗尼认为是没必要找麻烦。奎斯特小姐明知自己没那么喜欢罗尼,但她还是在跟罗尼分手后,又很快跟罗尼先生订婚了。
整个过程里,奎斯特小姐非常矛盾,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摩尔夫人身为罗尼的母亲,也就是奎斯特小姐未来的婆婆,她对情感婚姻有很多经验,她理解奎斯特小姐的困惑,她选择保留意见,有很强的边界感。
奎斯特小姐和罗尼的感情走向,也是一条非常有意思的线索,这里就不多剧透了。
另外书里有很多金句,很是发人深省,随便列举几条:
“生活从来不会在我们认为适当的时刻,为我们奉上我们需要的一切。奇遇确实会出现,不过却从来都不会如约而至。”
“生活的绝大部分都是如此枯燥乏味,根本就不值得一说。”
“蛰伏在工作或是社会义务的蚕茧中,人类灵魂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休眠状态,虽然能记录下欢心和痛苦的不同,却不能像我们假装的那般活跃警醒。”
......
福斯特很会写,把一件件小事融合在殖民和被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里,又跳出了民族矛盾,给我们展示了英国人和印度人交往的种种真实的细节。有人说,这本书也是带着偏见的,我不否认,但除了百科、新闻等内容外,绝大多数的内容都带有笔者的价值观和偏见,但这些都不妨碍《印度之旅》这本书的优秀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