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灯塔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伍尔夫抓住了流逝的时间和跳跃的思维,并详细地记录下来。“窗”中的聚餐部分写得特别细腻特别妙,能想象出来一幕幕场景和每个人脸上的神情。“岁月流逝”这一章非常美非常切题,岁月流逝,只需用“物”的变迁描述即可,而“人”的变化,或是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结局,在其中不言自明。
拉姆齐夫人(或者说大多数家庭中的妻子、母亲)几乎是所有人的中心。如果没有了她,那么一切也就相当于不存在了。人们都“各自孤独地灭亡了”。拉姆齐夫人与各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值得品味的。
首先,拉姆齐夫人与拉姆齐先生:貌合神离的夫妇。丈夫自私,只考虑自己的学问名声,是孩子眼中的暴君,关心虚无缥缈的话题,认为结婚生子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却贪恋妻子的美貌和付出(多么典型的夫妻关系)。
其次,拉姆齐夫人与孩子:对敏感的詹姆斯关爱有加,对私定终身的敏泰担忧而无法阻止。不出意外,拉姆齐夫人仙逝之后,敏泰的婚姻很快就破裂了,詹姆斯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深。
再次,拉姆齐夫人与自己、莉丽:文中花了大量篇幅描写拉姆齐夫人的内心独白,并通过另一位女性莉丽的视角去观察、猜想拉姆齐夫人。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位是只愿画画的“老处女”,一位是美丽温柔能干的家庭主妇。她们更像同一个人的两面。莉丽崇拜、敬爱着拉姆齐夫人。或许“灯塔的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但我认为莉丽或许是活得更清醒独立的“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夫人在寻找着自我,而莉丽则发现了她的绘画可永久留存;拉姆齐夫人坚定认为“人们必须结婚”,但是她也说不出理由,而莉丽则是放弃了婚姻的更清醒的“反面”。
据推荐语,本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自我的本质没有太看懂,但是人生的意义或许看出了一点点,也就是老生常谈的,转瞬即逝的,易被人忽略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