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蛇尾的佳作
花了几天,把《窃明》看完了。这本书,大家争论的焦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实际上集中在对袁崇焕和毛文龙的评价以及对清朝代明的看法问题。撇开这个先不说,先就小说本身说两句。
应该说,作为一部网络小说来说,这本书,最起码在前三分之二部门,文笔不错,大部分情节以及穿越者所带来的技术改革与进步都能自圆其说,尤其是就明朝卫所体制,后勤机制等有相当真实的说明。黄石所推行的长矛方阵、长矛与火绳枪的配合运用、野战炮的运用基本上就是十七世纪前期欧洲的军事现实。实际上在文中的时代,也就是1630年前后,正是欧洲三十年战争如火如荼,古斯塔夫等推进的军事变革不断深入的时期,线式战术已经基本淘汰传统的方阵,火枪兵已经占了部队构成的大部分。不过这一点差别可以用传播时间和中国落后的后勤装备支撑来解释。就行文来说,非常简练,也很能激发阅读者的热情,间或加进一些幽默的文字,也很能调节气氛。但是,从黄石离开辽东开始,大概由于作者急于结束全篇,在前后照应上,情节的合理上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显得非常仓促,尽管作者的主旨是重新评价袁崇焕,也在这时过多地打断抒发作者的感想,情节设置也显得不合理、欠考虑了。一句话,有些虎头蛇尾。
这里举两个前后照应上的漏洞例子:
1、作者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就多次通过《外传》这种文言文史书式的方法交待黄石的婚事,说明黄石最后“窃明”是通过驸马这个身份,还有未来的皇后,也就是福王女来长生岛的感想,也就是说,他应该是最后娶了福王的女儿,福王在崇祯之后先即的位。这一情节,在黄石从辽阳抢回赵二姑娘后就没了交待,到最后干脆让黄太太来了个不知名,出现时居然有了一对儿女,中间毫无交待,岂不奇怪?
2、作者在一开始就交待熊廷弼身边有个后金埋伏的间谍,将黄石来熊这里揭发孙得功的事情通过某种迅捷的渠道告诉了孙得功,以致孙临时起意要杀黄石。后来黄石又在熊临死时想问出这个间谍到底是谁。这一无间道式的情节后来就没了交待,只在黄石和几个手下做参谋推想的时候隐约指出这个人就是袁崇焕,且不说这是否合理,后来的情节又说明袁崇焕是为了个人利益,急于达成和议干出了一系列叛国的举动,那个间谍的推论就此不提。人呢?
再说几个情节上的不合理:
1、如果指袁崇焕是间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后金直到崇祯朝末年,所吸纳的汉人文士都是辽东本地如范文程这样的落魄文人,因为如果不是李自成起义,明朝内外交困,一直像天启朝这样发展下去,后金的最好结果就是宋朝时的大辽,双方划境而守的局面。事实也是如此,即便清朝取得松山大捷,全歼洪承畴十三万大军,可直到明亡于李自成,清军也未能越山海关一步。小说所描写的天启、崇祯初年时间,李自成还在当他的驿卒呢,大明还远没有到亡国的地步。袁崇焕进士出身,又不是辽东本地人,更没有家人等身陷敌手做人质,有什么理由去投后金?如果说后袁督师为了和议成功,采取了那么多措施,放后金军兵临城下,甚至想挟持皇上,其实也是不合逻辑的。袁崇焕在辽东谈和议,谈得是用岁币换取规复全辽的大功。如果他后来所谓计划成功,皇太极兵临城下,定城下之盟的时候,傻子也知道谈不上什么规复全辽了。袁崇焕督师边疆,被敌人破边而入,京师危殆,这时就算袁崇焕回军促和挽狂澜于既倒,也仅仅是赎罪于万一,谈得上什么大功?袁崇焕要真这么干,脑子坏掉了吗?那就一种可能,袁崇焕是后金从小派到明朝内地,伪造身份,潜伏多年的高级隐藏间谍。可是那时努尔哈赤还是关外明朝的部将呢。又不是克格勃!
2、作者安排黄石离开辽东,到福建上任,主要是为了让辽东的历史按原来的轨迹发展。但是说朝廷同意把其所管的全军连同军户数万全部迁往福建,就太过分了。明朝的卫所制规定,军户世袭,军户归卫所所有,大将出征,从各卫所抽兵,事毕,散兵还卫。跟随将领走的只可能是他的家丁而已。只有戚继光离开浙江到蓟镇的时候,带了三千人作为训练的样板。这三千人一年后全部遣返,而且这些人根本不是原来的军户,仅仅是募兵而已。就算到了崇祯末年,流寇遍地,各将领带兵到处调动,也没有带附属军户的可能。
3、黄石在福建迅速推动各项变革,有些过快了。靖海借款开始,却不知以前的平蛮借款是怎么还得?黄石的陆军改革还有可信性,海军他从未插手,指挥的全是以前的福建水师人员,居然出现了欧洲大舰队后来那种纵队接敌,敌前转横队射击,彻底以舰炮解决战斗的海战模式,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才仅仅一年时间而已。
4、黄石预见到努尔哈赤死期,于是勇闯辽阳救出赵二,再成就格毙敌酋的伟业。这个事情的起因是赵二陷身敌营,会对他的声誉抹黑,影响在辽东的前途而已。问题是黄石怎么会知道努尔哈赤一定会在这个时候死去?穿越以来,对历史的影响难以预料,这可是一场豪赌啊。
5、崇祯皇帝在书中忽而绝对信任袁崇焕,忽而绝对信任黄石,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这与历史上的崇祯有天差地远之别。虽说穿越会影响到历史进程,可不会影响已有人物的性格阿。崇祯以17岁即位,在那个时代早就不是孩子了。而且此人素以多疑见称,怎么可能违反数百年的祖制,封什么大都督?大都督一职就在朱元璋时代有过那么短短一阵,皇帝再相信黄石,也不可能这么干。充其量用黄石督师就非常不简单了。这应是作者急于加快情节发展吧。
最后谈一点明清史观的个人意见。
现在回头评价历史,应该客观,最好少夹杂个人感情。以明亡清兴而论,一种偏激的观念认为明朝腐败黑暗到极点,特务猖狂到极点,皇帝都是弱智,清朝进关是解民倒悬,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康雍乾都是大智大勇的圣君。另一种偏激的理论是明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放,虚君共和初步成型,各项经济和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满清入关是开历史倒车,华夏从此沦为黑暗的时代。我觉得。这两方都夹带了过多的感情因素,都属于片面利用材料了。平心静气地看,明朝后期,由于中央政权的控制力下降,在江南地区出现了相当的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就此说朝廷多开放,郑和航海的结束实际上就是方针内敛的开始。嘉靖、万历等朝内阁作用强,是事实,那不过是皇帝的个人原因,在崇祯一朝,何曾见过什么虚君?到了明朝末年,在军事技术、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只是由于佛郎机等的引进,在武器等方面的落后差距不那么明显。清朝由于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出于对汉族的民族戒备和统治忧患,所以在思想、科技等多方面采取了防备、控制等愚民政策,君主专制也达到顶峰,思想的僵化为历史之最。但也因为是外族入主,中国蒙古、新疆、西藏等部分也正是在清朝纳入中央的实际统治范围,疆域远大于明朝,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要说对苗族等的屠杀,明朝干的一样多。所以也没有必要把清朝说成是一些反人类的变态。作者在书中所表达出的情绪应该说是有些片面地。
应该说,作为一部网络小说来说,这本书,最起码在前三分之二部门,文笔不错,大部分情节以及穿越者所带来的技术改革与进步都能自圆其说,尤其是就明朝卫所体制,后勤机制等有相当真实的说明。黄石所推行的长矛方阵、长矛与火绳枪的配合运用、野战炮的运用基本上就是十七世纪前期欧洲的军事现实。实际上在文中的时代,也就是1630年前后,正是欧洲三十年战争如火如荼,古斯塔夫等推进的军事变革不断深入的时期,线式战术已经基本淘汰传统的方阵,火枪兵已经占了部队构成的大部分。不过这一点差别可以用传播时间和中国落后的后勤装备支撑来解释。就行文来说,非常简练,也很能激发阅读者的热情,间或加进一些幽默的文字,也很能调节气氛。但是,从黄石离开辽东开始,大概由于作者急于结束全篇,在前后照应上,情节的合理上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显得非常仓促,尽管作者的主旨是重新评价袁崇焕,也在这时过多地打断抒发作者的感想,情节设置也显得不合理、欠考虑了。一句话,有些虎头蛇尾。
这里举两个前后照应上的漏洞例子:
1、作者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就多次通过《外传》这种文言文史书式的方法交待黄石的婚事,说明黄石最后“窃明”是通过驸马这个身份,还有未来的皇后,也就是福王女来长生岛的感想,也就是说,他应该是最后娶了福王的女儿,福王在崇祯之后先即的位。这一情节,在黄石从辽阳抢回赵二姑娘后就没了交待,到最后干脆让黄太太来了个不知名,出现时居然有了一对儿女,中间毫无交待,岂不奇怪?
2、作者在一开始就交待熊廷弼身边有个后金埋伏的间谍,将黄石来熊这里揭发孙得功的事情通过某种迅捷的渠道告诉了孙得功,以致孙临时起意要杀黄石。后来黄石又在熊临死时想问出这个间谍到底是谁。这一无间道式的情节后来就没了交待,只在黄石和几个手下做参谋推想的时候隐约指出这个人就是袁崇焕,且不说这是否合理,后来的情节又说明袁崇焕是为了个人利益,急于达成和议干出了一系列叛国的举动,那个间谍的推论就此不提。人呢?
再说几个情节上的不合理:
1、如果指袁崇焕是间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后金直到崇祯朝末年,所吸纳的汉人文士都是辽东本地如范文程这样的落魄文人,因为如果不是李自成起义,明朝内外交困,一直像天启朝这样发展下去,后金的最好结果就是宋朝时的大辽,双方划境而守的局面。事实也是如此,即便清朝取得松山大捷,全歼洪承畴十三万大军,可直到明亡于李自成,清军也未能越山海关一步。小说所描写的天启、崇祯初年时间,李自成还在当他的驿卒呢,大明还远没有到亡国的地步。袁崇焕进士出身,又不是辽东本地人,更没有家人等身陷敌手做人质,有什么理由去投后金?如果说后袁督师为了和议成功,采取了那么多措施,放后金军兵临城下,甚至想挟持皇上,其实也是不合逻辑的。袁崇焕在辽东谈和议,谈得是用岁币换取规复全辽的大功。如果他后来所谓计划成功,皇太极兵临城下,定城下之盟的时候,傻子也知道谈不上什么规复全辽了。袁崇焕督师边疆,被敌人破边而入,京师危殆,这时就算袁崇焕回军促和挽狂澜于既倒,也仅仅是赎罪于万一,谈得上什么大功?袁崇焕要真这么干,脑子坏掉了吗?那就一种可能,袁崇焕是后金从小派到明朝内地,伪造身份,潜伏多年的高级隐藏间谍。可是那时努尔哈赤还是关外明朝的部将呢。又不是克格勃!
2、作者安排黄石离开辽东,到福建上任,主要是为了让辽东的历史按原来的轨迹发展。但是说朝廷同意把其所管的全军连同军户数万全部迁往福建,就太过分了。明朝的卫所制规定,军户世袭,军户归卫所所有,大将出征,从各卫所抽兵,事毕,散兵还卫。跟随将领走的只可能是他的家丁而已。只有戚继光离开浙江到蓟镇的时候,带了三千人作为训练的样板。这三千人一年后全部遣返,而且这些人根本不是原来的军户,仅仅是募兵而已。就算到了崇祯末年,流寇遍地,各将领带兵到处调动,也没有带附属军户的可能。
3、黄石在福建迅速推动各项变革,有些过快了。靖海借款开始,却不知以前的平蛮借款是怎么还得?黄石的陆军改革还有可信性,海军他从未插手,指挥的全是以前的福建水师人员,居然出现了欧洲大舰队后来那种纵队接敌,敌前转横队射击,彻底以舰炮解决战斗的海战模式,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才仅仅一年时间而已。
4、黄石预见到努尔哈赤死期,于是勇闯辽阳救出赵二,再成就格毙敌酋的伟业。这个事情的起因是赵二陷身敌营,会对他的声誉抹黑,影响在辽东的前途而已。问题是黄石怎么会知道努尔哈赤一定会在这个时候死去?穿越以来,对历史的影响难以预料,这可是一场豪赌啊。
5、崇祯皇帝在书中忽而绝对信任袁崇焕,忽而绝对信任黄石,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这与历史上的崇祯有天差地远之别。虽说穿越会影响到历史进程,可不会影响已有人物的性格阿。崇祯以17岁即位,在那个时代早就不是孩子了。而且此人素以多疑见称,怎么可能违反数百年的祖制,封什么大都督?大都督一职就在朱元璋时代有过那么短短一阵,皇帝再相信黄石,也不可能这么干。充其量用黄石督师就非常不简单了。这应是作者急于加快情节发展吧。
最后谈一点明清史观的个人意见。
现在回头评价历史,应该客观,最好少夹杂个人感情。以明亡清兴而论,一种偏激的观念认为明朝腐败黑暗到极点,特务猖狂到极点,皇帝都是弱智,清朝进关是解民倒悬,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康雍乾都是大智大勇的圣君。另一种偏激的理论是明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放,虚君共和初步成型,各项经济和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满清入关是开历史倒车,华夏从此沦为黑暗的时代。我觉得。这两方都夹带了过多的感情因素,都属于片面利用材料了。平心静气地看,明朝后期,由于中央政权的控制力下降,在江南地区出现了相当的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就此说朝廷多开放,郑和航海的结束实际上就是方针内敛的开始。嘉靖、万历等朝内阁作用强,是事实,那不过是皇帝的个人原因,在崇祯一朝,何曾见过什么虚君?到了明朝末年,在军事技术、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只是由于佛郎机等的引进,在武器等方面的落后差距不那么明显。清朝由于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出于对汉族的民族戒备和统治忧患,所以在思想、科技等多方面采取了防备、控制等愚民政策,君主专制也达到顶峰,思想的僵化为历史之最。但也因为是外族入主,中国蒙古、新疆、西藏等部分也正是在清朝纳入中央的实际统治范围,疆域远大于明朝,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要说对苗族等的屠杀,明朝干的一样多。所以也没有必要把清朝说成是一些反人类的变态。作者在书中所表达出的情绪应该说是有些片面地。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