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吴宓日记》(第二册)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19年
【3月26日】陈寅恪赠诗,《红楼梦新谈》题辞。“陈君学问渊博,识力精到。远非侪辈所能及。而又性气和爽,志行高洁,深为倾倒。新得辞友,殊自得也。”谈及婚姻,陈寅恪细述欧洲社会情形,知其婚姻不能自由有过于中国【20】陈寅恪分贵族王公、中人之家和下等工人来谈,并认为天下本无“自由婚姻”,感慨吾国竞以此为风气。陈寅恪又论情之为物【21】点评人物,认为谭延闿似柴进,以袁比曹操,宋教仁自命诸葛。【22】
【3月27日】陈寅恪述其在法、意两国经历,最骇人者如巴黎裸体美人戏园。认为欧洲风俗之恶,以法、意等国为最甚,美国相较已差强人意。【25】
【4月25日】称赞陈寅恪学问。谈及诗,汉宋门户底蕴,程朱陆王争点,经史之源流派别等。吴宓觉得自身中国学问毫无根底。“陈君昔亦未尝苦读,惟生于名族,图书典籍,储藏丰富,随意翻阅,所得已多;又亲故通家,多文士硕儒,侧席趋庭,耳濡目染,无在而不获益。况重以其人之慧而勤学,故造诣出群,非偶然也。”【28】
【4月26日】“宓常有志著大小说一部,拟以一人一家之遭际,寓中国近年之世变。诸友如陈、汤、唐等,亦均有此意。”【29】
【6月30日】与陈寅恪又谈婚姻【35】
【8月18日】称赞陈寅恪读书最多,购书亦多。【55】
【8月31日】近读史至法国大革命事,愈见其与吾国革命前后情形相类。陈君谓西洋各国中,以法人与吾国人,性习为最相近。其政治风俗之陈迹,亦多与我同者。美人则与吾国人,相去最远,境势历史使然也。然西洋最与吾国相类似者,当首推罗马,其家族之制度尤同。皆以男系为本。而日耳曼人(今英美)之家族,则以女系为本,或二者杂用并行。稍读历史,则知古今东西,所有盛衰兴亡之故,成败利钝之数,皆处处符合;同一因果、同一迹象,惟枝节琐屑,有殊异耳。盖天理Spiritual Law人情Human Law,有一无二,有同无异。【58-9】注意这里的家族制度。
【9月7日】吴宓戏作“哈佛大学中国动物”,“以哈佛吾国同学诸君,各拟一种动物,以状其性情行事等,颇有合者。略举数例:陈君寅恪如龙,梅君光迪如凤,宓如麟……”【63】针对留学生的情状,吴宓大为愤慨。陈寅恪谓在国中“不论政,不谈学,盖明眼人一切皆已自悉,不须我之述说。若半通不通,而又矜心作气者,不足与言,不能与辩,徒自增烦恼耳”【66】
【11月10日】陈寅恪来,“谈印度哲理文化,与中土及希腊之关系。”又告诉吴宓“欲治中国学问,当从目录之学入手”【90】
【12月14日】陈寅恪来,谈“中国之哲学、美术,远不如希腊,不特科学为逊泰西也。但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100-101】强调“经世救国,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血)为根基,乃吾国留学生不知研究,且鄙弃之,不自伤其愚陋,皆由偏重实用积习未改之故。”“专趋实用者,则乏远虑,利己营私,而难以团结,谋长久之公益。即人事一方,亦有不足。”【101】中国家族伦理之道德制度,发达最早。但比西方则不足,“至若周、秦诸子,实无足称。老、庄思想尚高,然比之西国之哲学士,则浅陋之至。余如管、商等之政学,尚足研究;外则不见有充实精粹之学说。今人盛称周、秦之国粹,实大误。”陈话锋一转,称赞唐代文治武功,并赞赏佛教传入之功。类比罗马末耶教传入【102】但反对耶教救国论,认为耶教专行将使得中国立国精神亡,不包容,且必牵入政治,中国统一愈难,召亡愈速【103-4】
【12月29日】梁任公《双涛园读书》有感,反思自己治学漫无宗旨,但陈寅恪之梵文,汤用彤之佛学等则各有专注【112】
1920年
【2月12日】陈寅恪来谈白话文学和全国教育会等事【129】
【3月28日】批评胡适、陈独秀,“此间习文学诸君,学深而品粹者,均莫不痛胡、陈之流毒祸世。……盖胡、陈之说,本不值识者一笑。凡稍读书者,均知其非。乃其势炙手可热,举世风靡,至于如此,实属怪异。然亦足见今日中国人心反常,诸凡破坏之情形。物必先腐败,而后虫生。经若辈一番混闹,中国一线生机,又为斩削。前途纷乱,益不可收拾矣。呜呼,始作俑者,其肉岂足食乎?”【144】又,第161页再批评。
这一年有多处提及陈寅恪,但并无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