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我们如何不被网络极端情绪裹挟?
你最近一次在上网时被气到,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被气到?你是怎么处理的?如果你刚好有遇到这些问题,可以从这本书里找答案。
书中提到了一个经典的社会学理论——戈夫曼的“拟剧论”。直白点说,我们作为社会动物,都有两张面孔。
一张面孔,是我们在舞台前表演给大家看的社会角色,俗称“人设”。这个人设的特质甚至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而取决于大众对这个人设的看法和期待,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想性。我们也会根据他人的评价,不停地调整自己的角色扮演。
而另一张面孔,就是我们脱下人设的面具后,进入到后台的另一个状态。我们在不停的前后台转换中,改变着对自己的角色扮演。当我们置身网络棋局,这会变得更加明显。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社交媒体是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会通过现实中的镜子来整理仪表,也会用社交媒体这面网络镜子来整理自己给别人的人设仪表。
不过社交媒体这面镜子并不可信,它其实是棱镜,甚至是哈哈镜,如果用它来调整自己的形象来获得更好的声望和影响力,我们就会扭曲自己走向极端。这种扭曲来自两方面,一是会强化了极端意见,二是会压制温和意见。
作者发现,网络上舌战群雄者惊世且犀利的言论不一定是为了说服他人,更是为了捍卫自己阵营的使命感和自我价值感。
社交媒体这面棱镜正常化了阵营内部的极端意见,人们会越来越喜欢和同一阵营的人进行互动,便形成了回音室。
为了避免卷入冲突的漩涡,温和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人被喷过,有人害怕被喷,有人不想参与网络骂战,认为吵架毫无意义。一部分会退网,一部分人则会选择默默围观。
那么如果我们真产生了和别人在网上产生了激烈争论的冲动,应该怎么办?
作者建议考虑一下这几个问题:在你投入战斗之前,问问自己真正的动机是什么?这是一个你愿意为之献身的议题吗?或者你只是想巧妙地击败对手来获得认可和点赞?
如果是后者,那你可能要注意那些给你点赞和转发的人都是谁?是那些我们重视他们意见的人,还是那些一直活跃的极端派?
最后,我们也得想想自己的行为对对方阵营的影响。在骂战的最后,我们是真的击败了对手,还是只是强化了对方阵营对自己阵营的偏见?
作者建议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去了解对立阵营的意见,避免自己走极端。要尽量回避那些最极端的声音,从我们能接受的问题开始。
也可以花点时间研究对方阵营关心什么,如何使用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语言,来和对方讨论。很多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意见分歧,双方阵营的差距有时只是语言表达的词汇差异,和对方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差异。
我们都是人,人性中都有弱点,都会渴望被关注,我们的沉默和愤怒都是问题的一部分。以此为起点,我们才能改变自己使用社交网络的习惯,并且驾驭社交媒体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