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自由和反抗
读书笔记
◆思想简介
·为自由而抗争的一生,他最根本的观点就是认为人是自由的,人注定是自由的
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不是我们选择了自由,而是自由选择了我们,自由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本质。总之,自由是我们所承担的一种沉重命运。
萨特把世界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自在的存在是人们的感觉内容,是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现实的东西。自为的存在则不是一个物,而是使自在的存在得以显现的意识。从这一前提出发,萨特发展出了他重要的哲学概念——恶心。
体验到恶心就是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萨特的这种自由就具有一种否定的特征。人之存在于世界是荒谬的,也就是说人生活于世并没有什么理由,以萨特所说,人是无缘无故地被抛到了世上。这种被抛具有一种本体论的意义。然而这种被抛一旦实现,人一旦存在于世,人就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这种自由并不在于达到某种结果,获得某种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决定,没有任何东西能限制人的这种自由,萨特曾在他著名的《苍蝇》中写道:“一旦自由在一个人的灵魂里爆发了,神明对这个人也无能为力。”
·在萨特看来,自由就体现在选择之中,自由也就是一种选择的自由。人一旦被抛于世,他就开始了自由的选择,人就是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不断成为自己的。
1一切爱都是反对上帝的 人们害怕毫无理由的存在,发明了上帝。对于我(萨特)这种正式生活的人来说,没有必要为这些虚幻的东西浪费心思,我没有反对上帝,上帝对于我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 信仰上帝的人可怜,必须去脱离。萨特说:“当两个人相爱时,他们便立即与上帝作对。”一切爱都是反对上帝的,人和上帝不同时存在。 自马克思后,哲学是一种具体的社会活动,一种介入。 作家与读者,作家的影响还很小:
有些人指责我毒害青年,他们的真正意义在于掩盖造成这种堕落的社会原因。他们受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他们在寻找某个集种种普遍原因于一身的个人,他们把某位作家当作替罪羔羊,同时却置集体的因素于不顾。
2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在德国战俘集中营时的感受,时刻处在他人的凝视之下,自然形成了地狱。 而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的本意是指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而不是我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是坏透了,好吧原来我一直误解了)
3对于荒谬的人,一切都是允许的 “荒谬既是一种事实状态,也是某些人对这一状态的清醒意识。” 点出人的努力全是徒劳脱节,死亡真理与万物不可消除的多元性,现实世界是不可理解的偶然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荒谬的体现。 如果把人和世界分开那么荒谬,既不在人也不在世界上,但人的本质特性是存在于世界上。 关于荒谬的人在世界上:
不仅如此,对于荒谬也有一种激情。荒谬的人不会去自杀:他要活下去,但不放弃自己的任何信念,他没有明天,不抱希望,不存幻想,也不逆来顺受。荒谬的人在反抗中确立自身。他满怀激情注视着死亡,死亡的眩感使他得到解脱:他体验到死囚的奇妙的不负责任感。一切都是允许的,既然上帝不存在而人正在死去。一切经验都是等值的,需要做的仅是取得尽可能多的经验。“现在与一连串相互递嬗的现时面对一个始终觉醒的灵魂,这就是荒谬的人的理想。”一切价值都倒塌了;荒谬的人被抛到这个世界上,他反抗,他不负责任,用不着“作任何辩解”。他是无邪的,如毛姆谈到的那些原始人种一样无邪。后来牧师来到他们中间,教会他们区分善与恶,允许做的事情和禁止做的事情:对于荒谬的人,一切都是允许的。他像“永远生活在现时,有时微笑,有时漠不关心”的梅什金公爵一样无邪。他的无邪包括这个词的全部含义,你说他是“白痴”也可以。
4人是其可能的总和 人的时间是不是没有未来,他不存在于现在。 人不是他现有一切的总和,而是他还没有的/可能有的东西的总和。 福克纳的绝望感已经超出了他的形而上学,未来已被封闭,描绘出了我们窒息状态和衰老垂死的世界。萨特喜欢他的艺术,不喜欢他的形而上学,一个被封闭的未来仍然是一个未来。
5我总是自由的... 萨特的自由观从童年到现在是越来越清楚的,时刻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自由感。从小就是自由的→相信自己的自由。 “我的自由表现在一些并没有重大后果的选择之中。”(对其来说是足够感的体验,当懂得如何去应付这些世界的法则,在对这些法则的关系中就是自由。) 在他看来,自由和意识是同一个东西。由于体验到这一点,把自由变为实在,但他的行动都不是自由的。 萨特关于自由的朴素理论:
我有一个关于自由的朴素理论:一个人是自由的,他总可以选择自己要干的事情,一个人面对别人是自由的,别人面对他也是自由的。这个理论可以在一本很简单的哲学书中找到,我采用这个简便方式来定义我的自由;但它并不符合我真正想说的东西。 我的意思是,一个人,哪怕他的行为是由外部的东西引起的,他也要对自己负责。每一种行为都包括了习惯、接受来的思想和符号的成分等等;于是这里就有某种东西,来自我们最深沉处,关系到我们的原始自由。
6我有一个爱的梦 萨特如是说:
“(额额呃呃呃) ·多数时间一个女人是有着感情的价值而有时是有性的价值。 ·我觉得同一个女人有关系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占有她的感情。 ·她们由于感到成了属于我的某个东西而不得不爱我。 ·我认为一个男人本来具有一种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受变得越来越抽象、综合和有较多疑惑,于是它就转变为一个男人的理性,一种对体验性难题有影响的理解力。 当然,女人也有把这种感受性转变为理性的情况,当她们通过教师资格会考或取得工程师资格时就是这样。她们完全可以像男人一样做事但道德是由于她们的教养,然后来自她们的感觉,她们有一种把感情放在首位的倾向。因为她们的地位和社会关系,她们保留了自己未被削弱的感受性,这种感受性包含着对他人的一种理解。 ·通常我觉得自己要比同我有关系的女人聪明一些。但我认为聪明是感受性的一种发展,她们由于社会环境的缘故没有达到我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说,她们的感受性跟我的感受性是同样的。
7我就是喜欢漂亮女人(感觉还是男本位和局限性) 喜欢同一个漂亮女人建立关系的原因:可以发展他的感受性(美、迷人)。爱人=爱某种无理性的东西。 但是难道萨特你说的对女性手淫而不是性交是会更好吗?比较轻视性交的看法,爱女性的感受性将其占有使自己变成一种女人的感受性。穿衣服的人更像一个社会存在物,更可接近,萨特也十分肯定女人给他的感受,应该是那种非理性的感受性。
8性交并非我个人的欲望 充分的性活动是一个双重的关系。 对他来说,性交是不得以同女人的关系中结束的方式,而不是个人的欲望……充分的抚摸愉快已足够,本不需要性交活动。实际上在他看来男女是平等的,但是做爱时的位置使他感受到平等的偏离(呃你是喜欢被动吧……)。
9我是一个同性恋者吗? 谈论他和吉尔的亲密关系……可以向所有人倾诉,不喜欢被人信任,感觉青少年时期对那些人有着柏拉图式的爱。而吉尔在他面前赤裸会受到震惊不知所措。(自我评价的很成功hhhh:“可能是被压抑的同性恋”)
10自由:我与他人 认为自己几乎对一切发生在周围的事情都负有责任,在一切做过的事件中遇到自己,不认为自己的行动是有一种外部原因决定的。 认为自己的根本东西是在相互对立的关系之中。(eg存在和虚无,存在和变化)
11自由:个体与社会 一个人应该自己决定自己——也许与他人结合在一起,但又是自为的。作为自由,不可能有任何等级制度(萨特厌恶等级制度)。 社会主义是我相当满意的假说(之后观点有所改变),但在我看来它没有向自己提出真正的问题,完全的唯物主义(自由的缘故,萨特不是唯物主义者,所以必然不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个体有助于团体的名义下被除掉了,是萨特对社会主义感到厌烦的东西,社会主义中的自由是集体的自由。 然后又发现“我的矛盾是这个世界上的矛盾”,“我的自由观也意味着他人的自由观”。 又碰到了矛盾
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世界必须有某种体制,而我的自由又应该是完全的。 我以这种或那种政治活动方式介入时,从没有抛弃过自由的思想。相反,每一次行动时我都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我从未属于哪一个政党。 自由使我发现法国人对阿尔及利亚人的真正关系——压迫。我必然要以自由的名义来反对这种压迫,自由对我来说是每一个人生存的基础。作为一个人,我在每一时刻都被要求去采取行动来维护自由。我所采取的手段有赖于必然性,似与维护自由无关,但当我使用它们时,它们完完全全被自由所击中——它们成了维护这世界中的自由的必然性。
12从自由选择到境况的力量 经历一些事后开始认识称之实在的东西:生存在世。人总是要选择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现在我把自由定义为:自由是人们的一个小小的活动,有了它,那些完全被社会所制约的存在就成了不完全限制在社会给定的种种条件之中的人。由于它,热内成了一个诗人,而他是被社会严格地限定为一个贼的。
13谁是懦夫和猪猡?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而这正是存在主义的出发点。
但结果人变成被抛弃的了→无法依托没有存在理由。但“根本没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人是被判定为自由”→被判定,是因为一个人并不是自己要存在于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自从他被抛入这个世界,他就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
为什么没接受诺贝尔奖?战争结束了,考虑到那些右翼人士该怎样看待这件事,虽然不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奖,但是对他作出资产阶级的解释,接受他意识,接受它也使自己处于他称之为“被客观利用”的境地。
14面对存在的五次溃逃 世界处于恶心之中,但面对世界(的悲剧们)还是无足轻重。但是逃避(依然是存在)存在,存在是一个人无法逃脱的充实体。
15悲剧是命运的一面镜子 人可以自由的介入,只有当人为了自由而介入时,他才是自由的。 写出自由的悲剧是不可能的。
问题并不在于知道为什么我们是自由的,而在于了解什么是自由之路。在此,我们完全同意黑格尔的说法,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是自由的。……我们现在的,也就是当代的具体目的就是人的解放,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人的形而上学的解放,使之意识到他的彻底自由,让他明白他应该与趋于限制自由的任何现象作斗争。其二是人的艺术的解放,通过艺术作品促进自由人与其他人的相互沟通,并由此使人们处于同样的自由气氛之中。其三是政治与社会的解放,被压迫者与其他人的解放…
所说的自由也包含着所有人的自由,我不能脱离世界和他人的纪律之下,独自自由。
19论五月风暴 他们与大学唯一的关系就是砸烂他,学生们表达了一种(新的)主权的要求,所要求的是真正社会主义迄今尚未在任何地方实行过的民主。
如果一个人不是怀疑论者,那他就分文不值。但一个人也应该忠实于某种事物。在我看来一个知识分子正是这样的人:他既忠实于政治与社会的总体,但又不断地怀疑这个总体。当然在其忠诚与不满之间也许存在着某种矛盾,但这却是一件好事,是一个有益的矛盾。如果只有忠诚而没有不满,这是不行的,这样他就不再是一个自由人了。
20人生是一个扩展 总认为,生命到死都是发展的,过去丰富了现在。
21我永远执著于现在(我也更喜欢现在和当下) 回忆外祖父老年,85岁已经不行却依然活着,但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现在是具体真实的,昨天不清楚,明天不去想。
我有这样的时刻:我真正是由于现在自身的缘故而体验到现在,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计划、活动或工作。
23我拒绝了荣誉勋位勋章 拒绝诺贝尔奖是因为某个时期染上了政治色彩。给他受奖的方式来回收他→让他成为“我们组织”/制度的一份子。
24我拒绝一切荣誉 [思考点:作品政治性与文学性的矛盾? 早期诺奖不是世界范围性的,当时还是变成欧美中心主义下的概念,之后有所扩展,但还是感到狭隘,后又被戴上了某种政治解读帽子,让人无法明辨] 萨特认为周围多数人对荣誉勋章,诺贝尔奖类似东西评价过高,这些不说明任何问题,他们仅仅符合等级制度所给出的一种区别,不是一种真正的存在(是抽象的存在)。萨特:“我完全反对诺贝尔奖,因为他把作家分成等级。”(文学好像完全被规定安排在一种资产阶级式的等级制度中,这是外界给予的某种价值,这是反文学的,毁灭个人价值的) 需要这个奖才承认其优秀是一种荒谬。 (演讲)“我很清楚,诺贝尔奖本身并不是西方集团的一项文学奖,但它事实上却成了这样的文学奖。有些事情恐怕并不是瑞典文学院的成员能决定的。”
26论存在的无奈 [有点喜欢这一章的语言这章写得很《恶心》。 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想像虚无的同时,但已经存在世上。虚无也是存在的,虚无也是我脑中存在的概念。 周围的一切让我令我不舒服,我希望它们的存在不那么强烈,他们摆脱了我对他们(概念上的人)的禁锢。多余的,我与周围建立的唯一的联系。就连死亡也是多余的。永生永世都是多余的。这永远摆脱不了的。存在。]
如果存在,就必须存在到这个程度,直至发霉、肿胀、猥亵。在另一个世界里,圆圈、乐曲,都有它们纯净、严格的线条。然而,存在是一种弯曲。树木、深蓝色的柱石、泉水愉快的喘息、生动的气味、漂浮在冷空气中的薄薄的热雾、在长椅上试图消化的红发男人,所有这些半睡眠和消化状态,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泛泛的滑稽景象。滑稽……不,还不到这个程度,凡是存在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滑稽的,只是与某些通俗笑剧的情景有着某种漂浮不定、难以捉摸的相似罢了。我们是一群局促的存在者,对我们自己感到困惑,我们之中谁也没有理由在这里,每个存在者都感到不安和泛泛的惶惑,觉得对别人来说自己是多余的人。
多余的,这便是我能在这些树木、铁栅、石子之间建立的唯一关系。我试图数数栗树,将它们与韦菜达石像的距离定位,将它们的高度与悬铃木的高度相比,但是我没有成功,因为每株栗树都逃脱我想用来禁锢它的关系,它孤立出来,超越禁锢。至于这些关系(我坚持维护它们,从而延缓人类世界的崩溃,延缓衡量、数量、方向的崩溃),我感到它们的任意性。它们不再咬啮物体。多余的,在我前面稍稍偏左的那颗栗树:多余的,韦莱达石像……
还有我儒弱无力、狠亵、处于消化状态、摇晃着郁闷的思想——我也是多余的。我模糊地梦想除掉自己,至少消灭一个多余的存在。然而,就连我的死亡也会是多余的;我的尸体,我的血,在这些石子上,在这些植物中间,在这个笑吟吟的公园深处,也会是多余的;腐烂的肉体在接纳它的泥土里也会是多余的,我的骨头,经过洗灌、去污,最终像牙齿一样干净清爽,但也会是多余的。我永生永世都是多余的。
27论面对死亡 不愿再想象死亡,毫无意义。
28论失败、希望和绝望 绝望不是希望的对立面,在写《存在与虚无》时,想着一个人生命显示着他本身是一种失败,他无法实现他想要完成的(引向绝对的悲观主义),另一方面人们所采取的行动基本特点是希望(行动)。只能在绝望中找到一个关于什么是人的状态的明晰的观点。
29论诗和诗人 人们说诗人想通过匪夷所思的组合摧毁语言。(我喜欢这种感觉)诗没有达到词,词没有被驯化。
30论民主 民主对萨特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必须是这种生活方式。但很明显现在那些民主国家里没有人民在掌握政府。选票走向冷淡。
32论艺术作品
我们同意康德的说法:艺术品没有目的。但这是因为艺术品本身便是一个目的。(我不同意)
34论焦虑 可以说,焦虑是自由存在着的意识的存在方式。
焦虑是自由存在着的意识的存在方式,正是在焦虑中自由在其存在里对自身提出问题。
克尔凯郭尔在描述失误之前的焦虑时,把焦虑的特征表示为在自由面前的焦虑。但是海德格尔——人们知道他曾受到克尔凯郭尔多么大的影响——则相反,他把焦虑看作是对虚无的把握。对焦虑的这两种描述在我们看来并不矛盾:相反它们互相包含在对方之中。
首先应该认为克尔凯郭尔有道理:焦虑和恐惧的区别是,恐惧是对世界上的存在的恐惧,而焦虑是在“我”面前的焦虑。晕眩所以成为焦虑,不是因为我畏惧落入悬崖,而是因为我畏惧我自投悬崖。处境引起恐惧是因为它很可能从外面使我的生活发生变化,而我的存在引起焦虑是因为我对我自己对这种处境的反应产生了怀疑。
36论爱情 在爱情中爱恋者希望自己对被爱者来说是“世界上的一切”/绝对的选择 看不懂你在说什么...
37论他人
我们已经被抛进面对别人的世界,我们的出现是别人的自由的限制,没有任何东西,甚至自杀,都不能改变这种原始处境。不管我们的活动是什么样的,事实上,我们总是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完成这些活动的。在这个世界里别人业已存在,并且就对别人而言是多余的。
38论死亡. 人们能等待一种特殊的死,而不是等待死本身。但是死丝毫不能被等待(除了死刑)
死永远不是将其意义给予生命的那种东西,相反,它正是原则上把一切意义从生命那里去掉的东西。如果我们应当死去,我们的生命便没有意义,因为它的问题不接受任何解决方法,因为问题的意义本身仍然是不确定。
自杀是一种将我的生命沉入荒谬之中的荒谬性。 如果死不是我们存在的自由决定,那么他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生命。
我死的那一分钟也不是由我确定的:它是由世界的程序决定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甚至不再能说死从外面把意义给予生命:一个意义只能来自主观性本身。既然死不是在我们的自由的基础上出现的,它只能将全部意义都从生命中去掉。如果我是等待的等待的等待,如果我的最后的等待的对象和在等待的对象都被取消了,等待就在追溯往事时获得其荒谬性。
39论责任
人,由于命定是自由的,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
41论身体
他们接受了我们生存条件中的一切,甚至包括忧虑。而我却选择了无忧无虑,事实上,我还真以为自己是不会死的;我之所以提前把自己杀死,是因为唯有死者才能享有不朽。
45论人和人之间的不透明性
一个人必须完整地为他的邻人而存在,而他的邻人也必须完整地为他而存在,这样就能建立真正的社会协调。这在今天不可能实现,但是我以为当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与感情关系发生变化之后,这就能实现。
47存在主义是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
48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被攻击的主观性) 人存在先于本质 行为显示处境/责任/形象
50人是人的未来.(上帝不是)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次写道:“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情都将是容许的。”这对存在主义说来,就是起点。 因为如果存在确是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人是被逼的自由的→人并没有创造自己,然而仍然自由自在,并且从他在世界的那一刻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行动的重要
51你是自由的,所以就选择吧
即决定我们存在的是我们自己,而随同这种听任俱来的就是痛苦。
55通过自由承担责任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
·我们的看法是,人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有组织的处境中,他是摆脱不掉的:他的选择牵涉到整个人类,而且他没法避免选择。
鉴于现在的处境,不管怎样选择都是不可能不担当全部责任。道德的抉择比较像一件艺术品的制作
57通过超越得以存在 一个存在主义者永远不会把人当做目的,因为人仍旧在形成中。另一方面,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
·除掉人的宇宙外,人的主观性宇宙外,没有别的宇宙。这种构成人的超越性(不是如上帝是超越的那样理解,而是作为超越自己理解)和主观性(指人不是关闭在自身以内而是永远处在人的宇宙里)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叫做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我们觉得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上帝存在不存在。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连一条证明上帝存在的正确证据也救不了他。在这个意义上,存在主义是乐观的。它是一个行动的学说,而基督教徒只有靠自我欺骗,靠把他们自己的绝望同我们的绝望混淆起来,才能把我们的哲学形容为不存在希望的。
前言:最后一位哲学家 杜小真
◆一生为人类自由所进行的呼吁抗争战斗。 父亲早逝,无人管束,没有人要他服从,少与外面孩子来往,家里人宠爱。 12岁时母亲改嫁,萨特与他格格不入,一块迁居生活,加深了他内心的孤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困难,后回到外祖父身边。比一般孩子早熟敏感,孤独找不到交流对象,又忍受不了,希望从中摆脱,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找到了自己唯一可亲近的朋友——书,因此他十分早慧
“由于需要证明我的存在的合理性,我把文学看作一种绝对。”就是说,书不断地与他对话,他也不断地把别人的词语、句子和著作化为自己的主萨特读书的目的是要与书对话,他写书的目的则是要与读者对话,是为了请求读者也要对他揭示的世界负起责任来。在萨特看来,文学首先就是对他人的关系与交流。“文学的本质从根本上讲就是交流。”而“当你的思想可以交流的时候,你就不真正是孤独的了”。萨特把书设想为交流的事业,而不是扔给读者的死气沉沉被动的东西。书在没有人读以前就不能说它已经完成,只有当它拥有了读者时才称得上“完成”。书的作者通过书召唤读者,实际上就是召唤读者的自由,书引导读者,而理解认识书中揭示的世界则全凭读者自由的想象。书成为萨特的知心好友,书也赋予他完全的自由。
◆哲学道路 他最崇敬的两位:斯宾诺莎,司汤达 现象学:
长期以来,萨特对传统学院式的哲学道路深恶痛绝。他认为30年代在法国哲学界占统治地位的笛卡尔哲学和新康德主义是纯粹的唯心论和理性主义,这样的哲学从思维到思维,与现实、与人的自身没有任何真实的联系,这样的哲学是不能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他对唯物主义也无好感,他认为唯物主义是用意识以外的东西来解释意识、解释人。萨特则决心要寻求一条新的现实主义的道路,企图建立一种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哲学体系,向传统的理性主义的权威哲学宣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萨特知道了现象学,使他的这种企图有了实现的可能。
萨特真正接触胡塞尔现象学是在1933年,雷蒙·阿隆向他概述,他阅读勒维纳的《胡塞尔的现象学中的直观论》(1930),开始涉足这个令他如醉似狂的思想领域,现象学与他的意向一拍即合。 萨特情不自禁地喊道:‘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在萨特看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他打开了一条进行现实主义哲学探索的道路,为他提供了一种现实主义的理论方法。萨特认为现象学是针对在现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的人与物的,是当代最现实的哲学,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哲学。(2333) 1933年萨特怀着要从现象学出发创立自己新哲学体系的雄心奔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专攻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4年归法后,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象》(1936)、《论自我的超越性》(1937)、《情绪理论初探》(1939)、《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观念:“意向性”》(1939)。在这些早期著作中,萨特运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意识、情绪、想象、自我等问题,这些著作为《存在与虚无》的完成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战争的创伤 用一种新的哲学解释这个世界→在现实中去实践他的哲学思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远离政治,他对其好友尼赞加入法共、投身政治并不以为然。对于“介人”和“行动”这些以后在他的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概念的实际含义也并没有明确的设想。 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萨特发生的最根本的转折则在于他不再满足于一种心理上的内在的自由,不再满足于用现象学的方法去解释现实,而是强烈地渴求一种“介入”的自由,就是一种要深入到现实中去的自由。 ·在集中营里,萨特一方面感到自己是属于一群人的,他人对“我”来讲是不可缺少的,犯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无所掩饰的。但另一方面,他更多的是体验到一种在别人目光威逼下的痛苦,一种群居中的孤独,体验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不可摆脱的对立与冲突。
经常地、赤裸裸地在别人的目光中生活→地狱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
1941年萨特伪造证明得以获释,在集中营度过9个月之后,他辗转回到巴黎,担任巴斯德中学的哲学教师。萨特此时以更高的热情投身于反法西斯斗争。他与梅洛·庞蒂.J.D.达桑弟、波伏瓦等人一起组织成立反战组织“社会主义和自由”,这个组织以左翼知识分子为主,目的是要集合反纳粹力量为将来建立一个民主新政体而作准备。“社会主义与自由”这个名称沿用的是萨特的术语:在他看来,自由是个人的意识,而社会结构使每个人能行使自由的权利。 这一年的秋天,酝酿已久的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发行。 这本书在大战期间发表更有其特殊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自由观点,号召人们冲破枷锁,起来反抗,在抵抗运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有人称它为“反附敌宣言”。待至1945年,存在主义在法国的影响趋于顶峰,成为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流派。
◆萨特存在主义的兴起 他公开表明反对把马塞尔1943年提出的“存在主义”称号加在他和他的朋友们头上,只说“我的哲学是一种关于存在的哲学”但也屈服于社会舆论了。
·萨特的存在主义从一开始就遭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谴责:正统的传统理论家代表右派资产阶级指责萨特的思想触犯了具有永懂不变的确定人性的“人”的理论;“共产党员们”则认为萨特提出的人道主义完全忽略了历史的决定条件。 ·美国存在主义者巴雷特说:“法国存在主义中有大量的东西是一种历史心境的表现——‘假冒的战争’失败以后的一片混乱以及德军占领下的全部迷惘的经验。” 萨特的存在主义正因体现了这种历史心境而为整整一代人所接受。
萨特以“人”为出发点的哲学使战后一代找到寻求个人出路的理论归宿。 德勒兹对此描述过:“战争胜利时,我们奇怪地缩在哲学史的角落里。人们刚刚知道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我们就像一群年轻的犬狗涌向比中世纪还要糟糕的经院哲学。万幸的是,我们有了萨特,他是我们的外在。这真是后院吹来的一阵清风……在索尔本大学的一切可能性中,他是唯一给予我们力量以承受重新开始的新秩序的人。萨特从未停止成为这样的人。他不是一种模式,一种方法,但他是一股新鲜空气,一股清风,甚至当他从花神咖啡馆走来时也是如此,他是一个仅仅改变知识界处境的知识分子。”
◆介入 20年代末(高师学习阶段)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曾几度与共产党合作,却又没有间断与共产党的论争。他和共产党的关系一直是令人瞩目的问题。
大战爆发之后,法共积极开展抵抗运动,反法西斯斗争起重要的作用,因而重新获得人民的拥戴→法国共产党在法国政治重要地位,成为和右派势力相抗衡的中坚力量。 ·战后期,法西斯主义的非人暴行从根本上动摇了许多人原有的传统信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模式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法国左派知识分子(萨特也)。 战后,纪德等一批人赴苏参观访问,情况发生很大变化。苏联回来后纷纷发表文章,谈得最多的是苏联集中营的情况,在法国知识界引起很大震动→相当多的抵抗运动成员开始向“右”转。
关于立场:
·50年代初,他一方面谴责苏联的集中背,一方面又认为苏联是一架“出了事故的机器”,认为总的说来苏联是站在正义人民一边的,以表示他与持坚决反苏立场的人的区别。 ·萨特在这个时期的立场,使他与一些昔日的战友决裂。其中如缪一直反对把他的著作列人萨特存在主义之列,他认为,他的《西西弗的神话》一书就是表明他的思想与萨特的存在主义是毫不相干的。大战后,加缪反共的立场益加明显,1951年,他发表了哲学著作《叛逆者》,书中的哲学、伦理和政治立场都与萨特大相径庭,导致了两位作家的最终决裂。
·1956,萨特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认为这一年标志着萨特觉醒时期的开始。国际上发生极大地震动了西方知识界的事件,其中有三件使萨特的立场终于明朗: 国内选举左派得胜,但是同意向阿尔及利亚增兵,延长服兵役的期限; 在苏共二十三大上,赫鲁晓夫作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法共开始是保持沉默的; 苏军进驻匈牙利布达佩斯。 这三件事引起知识界极大的反感,有的评论说,这一年宣告苏维埃国家对西方知识界诱惑力的结束,很多人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中国。萨特从此公开与法共决裂,明确他反对苏联制度的立场。 ·萨特1960发表了一本长哲学论著《辩证理性批判》,这部书是萨特的哲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的结果。萨特希望能把他的存在主义补充到马克思主义中去,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从这部著作中,萨特思想的转变:目光更多地转向历史与社会。 60年代以后,萨特主要精力放在社会政治活动方面。关心人民大众的苦痛。支持阿尔及利亚抵抗运动,为此,他的住所屡遭右翼分子炸毁。他参加和平裁军大会,为世界和平奔波呐喊。他的声音经常在人民斗争的行列里响起。
·60年代末,巴黎爆发了震惊欧洲的“五月风暴”,这是大学生们反抗政府的运动。萨特在这次运动中始终站在造反学生一边,他对法共的态度十分不满,认为法共不但不革命,“甚至连改良都谈不上”,“比右派还不如”。他在接受西德《明镜》周刊采访时,指责法共出卖五月革命,宣布支持共产党之外的革命运动。萨特认为,“五月风暴”中学生们的造反不再意味着一种《存在与虚无》中的个体的自由,而是体现了《辩证理性批判》中的“融合集团”范围内的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讲,巴黎学生们的斗争实践了《辩证理性批判》的某些观点。 1968年以后,萨特几乎不再著述,而是全力参加活动,他忙于出席集会、发表演讲、会见记者、签署声明。甚至上街游行、叫卖报纸,并且定期会见“毛主义分子”。他先后担任“左”派报纸《人民事业报》、《我控诉》等报刊的领导职务,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些激进派出版物免受查封。
◆“我将在希望中死去” 70岁采访表示他作家生涯已经结束了,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一个自由社会主义者。他总结一生还是把自己成为无政府主义者。
1980年,临终前一个月在《新观察家》周刊上发表最后的有关哲学的谈话《希望,现在是……》》萨特以一个“即将在这个世界上死去”的老人的口气回忆了自己思想的发展和转变。感到改造世界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感到自己已近垂暮之年,不免有些悲伤感慨,但却没有放弃希望:“不管怎样,世界看来是丑恶的,没有希望,这是一个即将在这个世界里死去的老年人的不会打扰别人的失望。但是,确切地说,我正在反抗,我将在希望中死去……”
他把希望寄托于人而不是上帝,怀着对人的执着的爱,对人的行动的执著的爱。
·萨特的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存在的真谛。他希求以一种意识与存在一元论的观点来解释人,来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就是他自己造就的产物。萨特无论在哲学、文学、政治和个人生活中都以这种观点反对导致人们屈从的宿命论。这就是萨特的自由。萨特的根本思想就是:人本身就是自由的,而他不断地表现(显现)自己就意味着他的存在。对于人来说,一切都被规定,同时一切都没有被规定:被规定意味着人一生下来就被判定为自由的,他无法摆脱自由选择的.“命运”:而没有被规定则意味着人一被抛到世上来就完全可以自己造就自己,没有任何预先决定的东西。那么,这种思想究竟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呢? 萨特是从一种否定的立场出发建立他的体系的。他把这种否定引向各个方面,并且推至极端:对自在的世界、对他人、对社会的极端否定是一种绝望。而自为与自在永远不能统一重合,自为永远得不到自在的永久与安宁,这使得人最终成为无用的激情,人生注定是要归于失败的。这仍然意味着一种绝望。
·萨特的希望是绝望者的希望:
这种不思悔悟的乐观主义的根本基点就是建立在扫除一切希望的绝望之上。在萨特看来希望阻碍着人们的自由,阻碍着人们的选择行动,因为它会使人们对这样或那样的目的产生幻想;而不能义无反顾地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自由行动。丢弃一切希望,就意味着永远创造、不断地显现。绝望就意味着人的意志,而忧虑则意味着人决心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起责任。萨特的乐观主义就是从这绝望开始的。
·直到临终前,他又一次提到了这个希望的问题:“在某一天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地球上上的种种苦难又使我陷入绝望:人们不会停止认为并不存在什么目的,只存在人们为之奋斗的特殊的小的目的,而不存在人类的目的;没有什么与人有关的东西,而只有混乱。人们可以这样思考一件事情。它会不断地吸引你,特别是当人年老时,他会想:那么,无论如何,我可能最多活五年——而实际上我想的是十年,但也很可能会是五年,不论怎样,世界看来是丑恶的,没有希望。这就是一个将在这个世界中死去的老人的不会打扰别人的绝望。但确切地讲,我在反抗,我要在希望中死去,然这种希望是应该创立的希望。” 他的“不思悔悟的乐观主义”不仅仅属于他的性格。从本质上讲,他的乐观主义意在反对一切,为了自由而否定宿命(我们理解萨特思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