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 40%心理学 + 40%认知学 + 20%神话 (?)
这是我看关于佛法的第一本书,此前我对佛法的认识停留在和尚尼姑,出家吃斋,烧香拜佛的基础上。很艰难地看完后,产生了一些完全不同的认识,现阶段我看来:
佛法 = 40%心理学 + 40%认知学 + 20%神话(?)
1)说是心理学原因在于佛学“缘”的这个概念。以前我很狭窄地把这个认定为“姻缘”,而佛学的“识精元明,能生诸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缘。说到底,也就是那个“心念一动”。南老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滚棉花糖”。也是就心里那么一动后,世界在眼里的形态,在心里的感觉都会发生变化,这一变为核心开始滚棉花糖,会黏附上对应的东西,彼此攀附越滚越大。普通人心念可止一动?一刹那间,就已经千动万动了,一个个歪七扭八的世界也就此显形。佛学似乎很多功夫,都在研究这一动。见地,修证和行愿,都是围绕着这一动展开。
佛学根本是唯心的。我觉得这个东西理解起来,对我们大部分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人来讲,都比较困难。但是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够深入自审,就会发现周遭事物的相对性。这个人是不是好人,那朵花红还是不红,归根到底其实都是自己心的认识。我现阶段也已经能够把这个认识,止于自己,不会妄加于人。心物本一元,这个我能够理解。
2)佛学是一种高深的认知科学。西方认知科学我一直比较感兴趣,但似乎相对而言研究方向是向外的,也就是比较多研究“他人”。而佛学的认知是绝对的向内,深挖“我”。特别赞同南师的一句话“不管做什么修行,人的一辈子,都应该不断研究自己,检查自己”。佛学也给人在内审的时候,提供了相当精细复杂的一个分析工具。佛学中的“八识”,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识“意”,和末那第七识以及阿赖耶识第八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不由得觉得可怕。真不明白佛是怎么把人的认识过程,分析得这么精细。
特别这个第六识“意”。看似简单一个字,实在是变化多端。这个第六识其实也就是创造出来我们眼中世界的一个主要因素。我觉得之前看的很多所谓的灵修类书籍,其实归根都是绕在这个第六识上。克里希那穆提的书,主要目是为了能够让人能够“观”到这个第六识的虚妄性。张德芬或者Eckhart Tolle, 其实也就是集中在让人意识到《金刚经》上所说的“三际脱空”的状态中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但见地还没有达到“现在心不可得”。
能够观到第六识的一个目的,就是“得定”,也就是明心见性,这个佛道都是一样的。大部分的法门,吃斋念佛也好,打坐修气也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小乘佛法,也就是给资粮有异的众生,提供了各种层次的法门。各法门最核心的,也就修止观,定慧。
3)最后想说的就是佛法的这个“神话性”:我觉得如果没有接受唯心论前,看到这里都会嗤之以鼻,觉得是“封建迷信”。为什么?因为佛说,这个世界分为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不同的界里,也居住了从恶鬼畜牲,到凡人天人罗汉菩萨不同的类。佛说,从色界丢一个石头,落到欲界人间,需要十二万亿年。还有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按照佛法的意思,人能够此世为人,其实已经实属不易。“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也就是说,能修到此世为人的几率,就和一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大海里,碰巧碰到一块浮木,并能够把头刚好放进浮木的孔中。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浑浑噩噩未能启智,于是一生过后在投胎瞬间,也就把上世种种都忘得一干二净,又浑浑噩噩开始。但有所修为的,就在这种分段生死中,有所不忘,能够不喝那一碗“孟婆汤”。而真正的佛,则完全不受生死限制,变异生死,想怎样就怎样……
这些东西我目前看来,还是觉得接受上有困难,但不排斥,所以我不说是“迷信”而说是“神话”。这种极其遥远的概念,不知道是不是佛专门设来给人们一些念想,让可怜可悲的人们能在苦难中,产生一点点进化的动力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算是给我开了扇窗户。也让我意识到佛学的真正博大精深,而绝对远非我以前简陋的认识。这些理论也好,方法也好,我目前不能对他们下任何断言。先留在那里,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也许在某天某时会突然接受,当然也许一辈子也都无法认同。
不过作为人,我还是坚持地认为,人应该不断自审自醒,此生除其它种种之外,还应该努力进化自己的灵魂。任何东西如果能为我所用,就拿来使用,佛法也许是其中的一种。
佛法 = 40%心理学 + 40%认知学 + 20%神话(?)
1)说是心理学原因在于佛学“缘”的这个概念。以前我很狭窄地把这个认定为“姻缘”,而佛学的“识精元明,能生诸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缘。说到底,也就是那个“心念一动”。南老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滚棉花糖”。也是就心里那么一动后,世界在眼里的形态,在心里的感觉都会发生变化,这一变为核心开始滚棉花糖,会黏附上对应的东西,彼此攀附越滚越大。普通人心念可止一动?一刹那间,就已经千动万动了,一个个歪七扭八的世界也就此显形。佛学似乎很多功夫,都在研究这一动。见地,修证和行愿,都是围绕着这一动展开。
佛学根本是唯心的。我觉得这个东西理解起来,对我们大部分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人来讲,都比较困难。但是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够深入自审,就会发现周遭事物的相对性。这个人是不是好人,那朵花红还是不红,归根到底其实都是自己心的认识。我现阶段也已经能够把这个认识,止于自己,不会妄加于人。心物本一元,这个我能够理解。
2)佛学是一种高深的认知科学。西方认知科学我一直比较感兴趣,但似乎相对而言研究方向是向外的,也就是比较多研究“他人”。而佛学的认知是绝对的向内,深挖“我”。特别赞同南师的一句话“不管做什么修行,人的一辈子,都应该不断研究自己,检查自己”。佛学也给人在内审的时候,提供了相当精细复杂的一个分析工具。佛学中的“八识”,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识“意”,和末那第七识以及阿赖耶识第八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不由得觉得可怕。真不明白佛是怎么把人的认识过程,分析得这么精细。
特别这个第六识“意”。看似简单一个字,实在是变化多端。这个第六识其实也就是创造出来我们眼中世界的一个主要因素。我觉得之前看的很多所谓的灵修类书籍,其实归根都是绕在这个第六识上。克里希那穆提的书,主要目是为了能够让人能够“观”到这个第六识的虚妄性。张德芬或者Eckhart Tolle, 其实也就是集中在让人意识到《金刚经》上所说的“三际脱空”的状态中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但见地还没有达到“现在心不可得”。
能够观到第六识的一个目的,就是“得定”,也就是明心见性,这个佛道都是一样的。大部分的法门,吃斋念佛也好,打坐修气也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小乘佛法,也就是给资粮有异的众生,提供了各种层次的法门。各法门最核心的,也就修止观,定慧。
3)最后想说的就是佛法的这个“神话性”:我觉得如果没有接受唯心论前,看到这里都会嗤之以鼻,觉得是“封建迷信”。为什么?因为佛说,这个世界分为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不同的界里,也居住了从恶鬼畜牲,到凡人天人罗汉菩萨不同的类。佛说,从色界丢一个石头,落到欲界人间,需要十二万亿年。还有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按照佛法的意思,人能够此世为人,其实已经实属不易。“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也就是说,能修到此世为人的几率,就和一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大海里,碰巧碰到一块浮木,并能够把头刚好放进浮木的孔中。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浑浑噩噩未能启智,于是一生过后在投胎瞬间,也就把上世种种都忘得一干二净,又浑浑噩噩开始。但有所修为的,就在这种分段生死中,有所不忘,能够不喝那一碗“孟婆汤”。而真正的佛,则完全不受生死限制,变异生死,想怎样就怎样……
这些东西我目前看来,还是觉得接受上有困难,但不排斥,所以我不说是“迷信”而说是“神话”。这种极其遥远的概念,不知道是不是佛专门设来给人们一些念想,让可怜可悲的人们能在苦难中,产生一点点进化的动力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算是给我开了扇窗户。也让我意识到佛学的真正博大精深,而绝对远非我以前简陋的认识。这些理论也好,方法也好,我目前不能对他们下任何断言。先留在那里,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也许在某天某时会突然接受,当然也许一辈子也都无法认同。
不过作为人,我还是坚持地认为,人应该不断自审自醒,此生除其它种种之外,还应该努力进化自己的灵魂。任何东西如果能为我所用,就拿来使用,佛法也许是其中的一种。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