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的呐喊
少年时,鲁迅更像一则笑话。“……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 同学们忍不住笑。“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大家几乎笑成一团。“立仆”——这就是我当年对鲁迅最深的印象。
还算是个青年的时候,鲁迅忽然变得像个朋友。他绝不会高不可攀。他好像那个夜深人静,开始借着醉意与你攀谈的故交,你看着他,突然发现你之前竟然没有意识到他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其实也不会跟你掏心挖肺,不然他要说的你早就懂了。他不会说:打倒封建礼教!但他也许会说:我想应该可能大抵还是如此吧。
在他嘴边滑过的虚词无一不在诉说他的彷徨与矛盾。
而我觉得他的“彷徨”是从《呐喊》就开始了,《彷徨》只是将已有的怀疑进一步展现出来。如果要在这两册文集之间硬作划分便无法解释为何《呐喊》中的《故乡》会与《彷徨》中的《祝福》读来如此相似。真的呐喊者多少要有点义无反顾,向前走了一步便要走第二步。口号也要洪亮而明确,这才算是呐喊。鲁迅却说: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呐喊》自序)
这不是一个呐喊者的口吻。一句“本以为……但或者也还”道尽了内心的千肠白转。原来的“本以为”就带着一丝不确定,因为是自己以为,不知是否真是如此。接下来的转折,转的似乎不干不脆,是带着犹疑和猜测的转折。由此引出“呐喊”的主题,丝毫没有斗志昂扬。下一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对呐喊这一举动做了诸多限定,不仅只是“有时候”和“几声”,而且这已然少而又少的呐喊还像是不情愿发出的(本来没有,却仍不免呐喊)。至于喊声如何,作者竟说“无暇顾及”。他用的四个形容词:勇猛、悲哀、可憎、可笑,三个是贬义,强烈地突出了他的自嘲。“但既然……则当然……”一句延续了自嘲的口吻,含蓄地指出:他已将自己的想法搁置一边,选择去迎合革命者的需要。
短短几句话勾勒出的绝不是一个“奔驰的猛士”。鲁迅更像一个在路边踯躅的友人,内心充满同情,却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对抗怀疑,而这种怀疑已经不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渗透到文法之中,字里行间。所以他的每一句肯定,都会带着一些不确定(这不确定感就由那些堆叠的修饰词带出),他的每一句否定,也未尝只是否定。
他在《狂人日记》中设计了复杂的叙事结构,由用文言的“我” 摘录一个被认为有病的2号叙事者的日记。多层次的叙事,让人无从分辨作者自己的声音。《故乡》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闰土的同情,可是细读起来,这份同情也是对叙事者自身优越感的掩饰。《孔乙己》中那句著名的结束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仅写出了孔乙己这一角色矛盾的存在,也集中体现了鲁迅自己的矛盾叙事。此处的叙事者何尝不是矛盾的?鲁迅自己又何尝不是矛盾的?
汪晖最近因为抄袭的事搞得有些难堪,可我十分赞同他关于鲁迅是“中间物”的说法。在鲁迅,彷徨没有终点。所以他才是极致的反抗者。他反抗的不只是长期以来大家都知道他在反抗的东西,他也在反抗革命,反抗文学,反抗思想。
而我是愿认他做知己的。但我想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一定不肯从,所以还是算了吧。
还算是个青年的时候,鲁迅忽然变得像个朋友。他绝不会高不可攀。他好像那个夜深人静,开始借着醉意与你攀谈的故交,你看着他,突然发现你之前竟然没有意识到他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其实也不会跟你掏心挖肺,不然他要说的你早就懂了。他不会说:打倒封建礼教!但他也许会说:我想应该可能大抵还是如此吧。
在他嘴边滑过的虚词无一不在诉说他的彷徨与矛盾。
而我觉得他的“彷徨”是从《呐喊》就开始了,《彷徨》只是将已有的怀疑进一步展现出来。如果要在这两册文集之间硬作划分便无法解释为何《呐喊》中的《故乡》会与《彷徨》中的《祝福》读来如此相似。真的呐喊者多少要有点义无反顾,向前走了一步便要走第二步。口号也要洪亮而明确,这才算是呐喊。鲁迅却说: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呐喊》自序)
这不是一个呐喊者的口吻。一句“本以为……但或者也还”道尽了内心的千肠白转。原来的“本以为”就带着一丝不确定,因为是自己以为,不知是否真是如此。接下来的转折,转的似乎不干不脆,是带着犹疑和猜测的转折。由此引出“呐喊”的主题,丝毫没有斗志昂扬。下一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对呐喊这一举动做了诸多限定,不仅只是“有时候”和“几声”,而且这已然少而又少的呐喊还像是不情愿发出的(本来没有,却仍不免呐喊)。至于喊声如何,作者竟说“无暇顾及”。他用的四个形容词:勇猛、悲哀、可憎、可笑,三个是贬义,强烈地突出了他的自嘲。“但既然……则当然……”一句延续了自嘲的口吻,含蓄地指出:他已将自己的想法搁置一边,选择去迎合革命者的需要。
短短几句话勾勒出的绝不是一个“奔驰的猛士”。鲁迅更像一个在路边踯躅的友人,内心充满同情,却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对抗怀疑,而这种怀疑已经不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渗透到文法之中,字里行间。所以他的每一句肯定,都会带着一些不确定(这不确定感就由那些堆叠的修饰词带出),他的每一句否定,也未尝只是否定。
他在《狂人日记》中设计了复杂的叙事结构,由用文言的“我” 摘录一个被认为有病的2号叙事者的日记。多层次的叙事,让人无从分辨作者自己的声音。《故乡》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闰土的同情,可是细读起来,这份同情也是对叙事者自身优越感的掩饰。《孔乙己》中那句著名的结束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仅写出了孔乙己这一角色矛盾的存在,也集中体现了鲁迅自己的矛盾叙事。此处的叙事者何尝不是矛盾的?鲁迅自己又何尝不是矛盾的?
汪晖最近因为抄袭的事搞得有些难堪,可我十分赞同他关于鲁迅是“中间物”的说法。在鲁迅,彷徨没有终点。所以他才是极致的反抗者。他反抗的不只是长期以来大家都知道他在反抗的东西,他也在反抗革命,反抗文学,反抗思想。
而我是愿认他做知己的。但我想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一定不肯从,所以还是算了吧。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