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开的政治

我心里对政治存有太多怀疑疑问质问,它们曾经困扰过或者仍然困扰着我。而且骨子里对政治有偏见,觉得它不是我这样的人玩的,所以总是自觉不自觉的与政治保持距离。但是政治是躲不过去的,你无时无刻不被政治控制着。不管是最近钓鱼岛撞船事件,还是最新公布的GDP数据还是房价调控政策,即便是你上网灌水也会碰到敏感词、敏感话题之类,这些都受到政治的影响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是非常正确的,虽然我对这句话是持保留意见的。
这正是我对格伦.廷德《政治思考:一些永久性的问题》一书感兴趣的原因。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六大类共30个与政治有关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我曾经思考过,有自己的答案,比如关于政治人的本质问题,比如关于阶级差异的问题,关于人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问题……还有一些没?自己的答案,有些问题根本没有思考过。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何况这些政治问题这么空这么大,上帝一定笑得喘不过起来。第一我是不信上帝的,第二他再怎么笑我也听不见。所以我是不理他会不会笑的。
假如真有上帝像牧羊人管理羊群一样管理着人类,人类就只需要按上帝的旨意做就好了,根本就不会有政治了(似乎大多数政府就是在扮演着上帝牧羊人的角色),即使羊群出现矛盾也是牧羊人的责任。从某种角度说政治的本质就是要解决羊群(人类)管理和自我管理以及羊(人)的自我选择与社会选择的问题。
政治一词是来源于希腊语的城堡,后来建立希腊城?制就成为了就有政治意义的城邦,再后来又衍生为指城邦中的城邦公民参与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这应该是西方政治的基础。
而在中国政治一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周礼》中有“掌其政治禁令”之语,“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从中可以看出中外政治的区别,西方政治重在公民参与,中国的政治重在权利控制与管理与教化。所以西方的政府公职人员是公务员,拿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服务,中国的则是官——父母官,像?子女一样管教百姓,百姓像赡养父母一样供养官员。所以在中国说政治,我的第一概念就是政治与老百姓无关,政治只是官场政治权谋术,就是是非祸端,所以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一般都是信奉远离政治是非“莫谈国事”的。
回想起来,活了几十年所参与的政治活动真是屈指可数,基本是自绝于政治。最多参与的是与政治完全不相干但是也挂上政治之名的“办公室政治”,但也是被政治的,在有人政治我的时候不得不施以政治还治其身。似乎这些就是我政治生涯的全部了。因此虽也算是人民的一员却从来没有过当家作主的感觉的原因之一。
对于政治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比如书中提出的那些问题,我的答案当然和书中的答案不同。
“人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吗?”(当然,人类什么时候平等过。)
“谁应该掌权?”(毛泽东回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是否每个政府都只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你见过穷人的政府吗?)
“人类能够掌控历史的进程吗?”(人可以通过文字改写或虚构历史的进程)
《政治思考》一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政治立场”(我也是有立场的,虽然这立场未必‘正确’),也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些政治命,对于了解当前或未来的形势有了一定作用。比如书中讲到“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对所有问题——包括科学和政治问题——进行批评性的探讨是得到鼓励的。”目前得到鼓励的基本没见过,像韩寒这样的也只不过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也不敢直接进行批评性的探讨政治问题,方舟子因为探讨科学问题还挨了打,说明我们的社会开放的还远远不够。
还有书中讲到关于自由主义者对废除阶级差异的可能性的观点,他们认为“阶级差异不能够用武力废除(或缓和),但是无论如何必须废除(或极大的缓和)。其手段是建立超越阶级分歧的理智共同体。”我?为是痴人说梦,阶级差异是不会被废除的,缓和的希望也不大,看看全球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就知道了。所谓“超越阶级分歧的理智共同体”也只能是痴人说梦——理想化的乌托邦幻想。
你可以不搞政治,但你一定要懂政治。不搞政治最多发不了大财,不懂政治你可能死的很惨。
而最现实的的政治课题就是,个人权利与掌握权力的部门或官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比如如何避免像佘祥林一样的遭遇、不用躲猫猫、不用在拆迁时以死来争取应得权益,就像书中指出的“如何维护个人权利不受政治权力机构和权威以集体和社会的名义进行侵?……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切政治背后都是经济利益在作祟,可能以政治的面目出现,但是根本还是经济问题,绝没有单纯的政治,你看书中有三章的标题与权力有关“权力和掌权人”“权力的限制”“权力的目的”可见政治是和权力紧密相关的,或者明讲政治就是权力。
列宁说:政治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政治不是艺术,政治是技术。艺术是讲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越是超越常识越标新立异越有价值,而技术是一板一眼有根有据来不得半点虚的。因为每一项政治方针政策都可能决定着一国一地的国计民生大事,像搞艺术一样搞政治,简直是开玩笑。所以有言道:不怕傻瓜搞政治,就怕艺术家玩政治。有道理。
这正是我对格伦.廷德《政治思考:一些永久性的问题》一书感兴趣的原因。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六大类共30个与政治有关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我曾经思考过,有自己的答案,比如关于政治人的本质问题,比如关于阶级差异的问题,关于人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问题……还有一些没?自己的答案,有些问题根本没有思考过。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何况这些政治问题这么空这么大,上帝一定笑得喘不过起来。第一我是不信上帝的,第二他再怎么笑我也听不见。所以我是不理他会不会笑的。
假如真有上帝像牧羊人管理羊群一样管理着人类,人类就只需要按上帝的旨意做就好了,根本就不会有政治了(似乎大多数政府就是在扮演着上帝牧羊人的角色),即使羊群出现矛盾也是牧羊人的责任。从某种角度说政治的本质就是要解决羊群(人类)管理和自我管理以及羊(人)的自我选择与社会选择的问题。
政治一词是来源于希腊语的城堡,后来建立希腊城?制就成为了就有政治意义的城邦,再后来又衍生为指城邦中的城邦公民参与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这应该是西方政治的基础。
而在中国政治一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周礼》中有“掌其政治禁令”之语,“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从中可以看出中外政治的区别,西方政治重在公民参与,中国的政治重在权利控制与管理与教化。所以西方的政府公职人员是公务员,拿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服务,中国的则是官——父母官,像?子女一样管教百姓,百姓像赡养父母一样供养官员。所以在中国说政治,我的第一概念就是政治与老百姓无关,政治只是官场政治权谋术,就是是非祸端,所以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一般都是信奉远离政治是非“莫谈国事”的。
回想起来,活了几十年所参与的政治活动真是屈指可数,基本是自绝于政治。最多参与的是与政治完全不相干但是也挂上政治之名的“办公室政治”,但也是被政治的,在有人政治我的时候不得不施以政治还治其身。似乎这些就是我政治生涯的全部了。因此虽也算是人民的一员却从来没有过当家作主的感觉的原因之一。
对于政治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比如书中提出的那些问题,我的答案当然和书中的答案不同。
“人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吗?”(当然,人类什么时候平等过。)
“谁应该掌权?”(毛泽东回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是否每个政府都只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你见过穷人的政府吗?)
“人类能够掌控历史的进程吗?”(人可以通过文字改写或虚构历史的进程)
《政治思考》一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政治立场”(我也是有立场的,虽然这立场未必‘正确’),也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些政治命,对于了解当前或未来的形势有了一定作用。比如书中讲到“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对所有问题——包括科学和政治问题——进行批评性的探讨是得到鼓励的。”目前得到鼓励的基本没见过,像韩寒这样的也只不过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也不敢直接进行批评性的探讨政治问题,方舟子因为探讨科学问题还挨了打,说明我们的社会开放的还远远不够。
还有书中讲到关于自由主义者对废除阶级差异的可能性的观点,他们认为“阶级差异不能够用武力废除(或缓和),但是无论如何必须废除(或极大的缓和)。其手段是建立超越阶级分歧的理智共同体。”我?为是痴人说梦,阶级差异是不会被废除的,缓和的希望也不大,看看全球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就知道了。所谓“超越阶级分歧的理智共同体”也只能是痴人说梦——理想化的乌托邦幻想。
你可以不搞政治,但你一定要懂政治。不搞政治最多发不了大财,不懂政治你可能死的很惨。
而最现实的的政治课题就是,个人权利与掌握权力的部门或官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比如如何避免像佘祥林一样的遭遇、不用躲猫猫、不用在拆迁时以死来争取应得权益,就像书中指出的“如何维护个人权利不受政治权力机构和权威以集体和社会的名义进行侵?……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切政治背后都是经济利益在作祟,可能以政治的面目出现,但是根本还是经济问题,绝没有单纯的政治,你看书中有三章的标题与权力有关“权力和掌权人”“权力的限制”“权力的目的”可见政治是和权力紧密相关的,或者明讲政治就是权力。
列宁说:政治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政治不是艺术,政治是技术。艺术是讲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越是超越常识越标新立异越有价值,而技术是一板一眼有根有据来不得半点虚的。因为每一项政治方针政策都可能决定着一国一地的国计民生大事,像搞艺术一样搞政治,简直是开玩笑。所以有言道:不怕傻瓜搞政治,就怕艺术家玩政治。有道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