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无声的话语只有寻梦的人彼此听得见
是怀着对中华文明深深的虔诚与崇敬,于是从神话初熟,歌谣乍青的年代开始匆匆迈过一个美的历程,一路上的贝壳与沙砾美得令人不胜欣喜,偌大一个文明古国,我们在后世遥望,竟然可以窥探那些先人的心灵历史。
文明是有传承性的,我一直觉得这种传承性不仅体现在那些古老传说的口口相传上,甚至相信几千年来,我们的肌肤之内早已融释了中华文明的骨血。今天我们的举手投足、或是为追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而蹙眉,都奠基在无数先人的思想之上,然后就恍然大悟了,原来我们有代代相传的基因在,远古的血脉深入灵魂,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部《美的历程》恰是华夏文明的历程,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秀骨清像的北雕塑、笔走龙蛇的的晋唐书法,以及那些打小便扎根在我们记忆中的神话与诗词……细数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真的如此辉煌。实在是一本太成体系的书,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头说起似乎太过冗长,生生从中掏出几个片段又觉亵渎,无奈之下只得粗浅地说说感受极深的两对矛盾。
狰狞与审美合一的双生花
审美,说起来仿佛是阳春白雪一样的词语,然而在中国最初它却起源于“龙飞凤舞”——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原始时期,人们还没有审美的意识,但是已经能够从这些活动中得到愉悦的心情,因此可以称为审美的“原始积淀”
“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在远古是完全糅合在这个未分化的巫术礼仪活动的混沌统一体之中的,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它们浓缩着、积淀着原始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
几年前看过《探索发现·年轮》播过的一期节目,讲的是贵州德江傩堂戏。傩祭、傩艺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事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如今只能够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湘西,特别是黔东一带地方才可见到"傩艺"习俗,原来是起源于远古时代中原地区的一种古老习俗。至少早在商代,中原就开始有用宗教舞蹈"傩舞"来祭祀神灵、骗鬼逐疫的简单仪式,目的在于取悦鬼神。傩艺师需要“上刀山下油锅”并且整日整夜的疯狂舞蹈,仿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沟通神灵,为自己的族民祈求风调雨顺。
原来文明之源就是一种最为纯朴的求生,这种炽热虔诚的信仰是我们的先民仰视神秘莫测的宇宙所作的卑躬屈膝状。
最原始的审美形式往往是面目狰狞的,原始歌舞如此,青铜器亦是。想来这些形式的审美都是某种形式上的沟通神灵,因而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质。传说中的夏铸九鼎打开了青铜时代的第一页,青铜器的纹饰往往是以饕餮为代表的,饕餮似乎是某种食量很大的动物,神话上说它“有首无身,食人未咽” 竟然这样的惊恐,如何还能说是审美呢?李泽厚在此书中说:“社会愈发展,文明愈进步,也才愈能欣赏和评价这种崇高狰狞的美。在宗法制时期,它们并非审美观察对象,而是诚惶诚恐顶礼贡献的宗教礼器。”今天我们可以把那些青铜器当做一种审美的形式,也正是因为对我们来说宗教观念已经淡薄,残酷凶狠已经成为陈迹了吧。历史以自己的步伐与方式前进,若干年后,残酷也可以升华为一种永恒的审美。
争执不休的人与永恒
思想上的挣扎与喘息不可不谓哲学层面上的审美,它摆脱了概念的固定和感知的真实,因而赢得了永恒的生命,这些内在的思想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留传,只要中国人一天存在,他就可能和可以去欣赏、感受、玩味这永恒的生命。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似乎总是在做一种无谓的挣扎,之所以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更多的时间去人与永恒的问题。但这一点中国的传统似乎又与外国不同,尽管对生存和死亡问题的关注是贯穿两千年文明的,这一点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上都可以看出,但似乎中国文人更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生存?
对于这个问题的阐释就大体分出了儒、道、释、屈四家。思想的矛盾与斗争之中似乎从来没有偏离这四家的轨道。儒家强调社会人际关系,以雄强刚健为美,以气胜。儒家并不否认个人的存在,但更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无论是孟子,是韩愈,不仅在文艺理论上,而且在艺术风格上,都充分体现这一点。“这种美让我联想到中国的建筑,它不像西方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天空的宗教建筑,让人产生望而生畏之感,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中国的建筑是以群体建筑为主,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的,恐怕这也与国人在心灵上逃避孤独、祈求环境和谐有关。我小时候有过学书法的经历,如果从楷书中找出一位大家来代表儒家思想的话,那恐怕颜真卿最合适不过了,颜字刚健有力,似乎是在刻意营造一种大气。细看来每个字的个性不足,但整体上赏心悦目,气势十足。
道家的美感似乎一直是被误读,提及老庄,很多人会想到消极遁世。粗看过一遍《庄子》,更多的感受是一个感受到天地间有大美的人在畅所欲言,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不违本性。齐物我、一死生、泯主客、亲自然的态度是旨在树立某种理想的人格,即庄子所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因此庄子自始至终强调的都是退避政治,而不是退避社会。
美在庄子这里似乎得到了更广阔的定义。一般人觉得毛嫱、骊姬觉得很美,然而在《庄子》中形貌丑陋、肢体残缺的人也可以是美的。正如《美得历程》所说“中国艺术因之得到巨大的解放,它不必拘泥于一般的绳墨规矩,不必再斤斤于人工纤巧的计虑。艺术中的大巧之拙,成为比工巧远为高级的审美标准“我想这种美就是自然而然、不事雕琢接近于生命的本真的一种审美,这也就是”道“吧,从物体的外形中抽离出来,更追求一种形上的品质。
再说佛教,作为一种信仰传入中国之后它的宗教性却大大降低了,悲天悯人的佛陀世容淡化为一种禅意的妙悟,所以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释“更多的是禅宗的思想。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说的就是禅的那一瞬间的顿悟。世界的任何事物对它来说都没有意义了,万物都为虚幻,甚至连我本身也是一种虚空的存在,参禅这一活动似乎想要参透的就是永恒之谜,在一瞬间沟通宇宙,天人合一。因此禅更重视的是一份淡泊宁静,理想的境界是参透生死、不执着于爱憎。其实日本禅相较中国禅来说更接近于禅最初的宗旨,前者轻生喜灭,以死为美,因而更为悲凉凄怆,但我更喜欢的是中国的禅,它更偏向于直觉之美,它的参透是以肯定生命为前提的。
不得不提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异类——屈。宗白华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中说“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流动,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发挥,又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然而屈原以他伟大的悲剧性冲破了这种表面的和谐。
周国平说过“悲剧是深刻的,领悟悲剧也须有深刻的心灵“,直到现在我们都能够想象千年之前的屈原在汨罗江上呼号呐喊的模样,然而此恨无人晓,他绝望自杀。屈原的悲剧在于他一套他所坚守的信仰彻底崩溃,一般都不会有这样的选择,因为他们一开始就信得不深,他们的心灵是肤浅的,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追究是非,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只剩下绝望。屈的美与中国的礼乐传统不符,更接近于西洋文化中酒神式的狂放了,正是有这样炽烈的冲突,中华文明才不是一片偏于中庸的死寂,它终于有一种石破天惊的声音了。
在人与永恒的追问中,中国人始终没有选择走上彻底的宗教信仰这条路,儒道释屈四家出发点都是对生命的肯定,并且都归于将自己的价值转移到群体的价值之中,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一种动人心魄的美。
很庆幸在我20岁的时候于千千万万书中恰好有幸读了这本,美似乎既是主管的又是相对的,然而经过岁月沉淀的那些文化遗产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可以有震撼人心的美感。
央视拍过一个纪录片《台北故宫》,讲述的是在那一场政治变革中国宝迁台的故事。印象很深的一句是:“中国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某个暑假突发奇想独闯北京故宫,有幸看到那些安静躺着的文物,感叹它们每一件都如此之精致,大概与《台北故宫》中的文物无异,经过漫长岁月的打磨可以存留至今,想来也是神奇的事儿。我与它们那么静的时候,它们会不会将它们的故事说与我听?大概真是寻梦的人彼此听得见吧。
文明是有传承性的,我一直觉得这种传承性不仅体现在那些古老传说的口口相传上,甚至相信几千年来,我们的肌肤之内早已融释了中华文明的骨血。今天我们的举手投足、或是为追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而蹙眉,都奠基在无数先人的思想之上,然后就恍然大悟了,原来我们有代代相传的基因在,远古的血脉深入灵魂,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部《美的历程》恰是华夏文明的历程,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秀骨清像的北雕塑、笔走龙蛇的的晋唐书法,以及那些打小便扎根在我们记忆中的神话与诗词……细数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真的如此辉煌。实在是一本太成体系的书,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头说起似乎太过冗长,生生从中掏出几个片段又觉亵渎,无奈之下只得粗浅地说说感受极深的两对矛盾。
狰狞与审美合一的双生花
审美,说起来仿佛是阳春白雪一样的词语,然而在中国最初它却起源于“龙飞凤舞”——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原始时期,人们还没有审美的意识,但是已经能够从这些活动中得到愉悦的心情,因此可以称为审美的“原始积淀”
“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在远古是完全糅合在这个未分化的巫术礼仪活动的混沌统一体之中的,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它们浓缩着、积淀着原始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
几年前看过《探索发现·年轮》播过的一期节目,讲的是贵州德江傩堂戏。傩祭、傩艺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事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如今只能够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湘西,特别是黔东一带地方才可见到"傩艺"习俗,原来是起源于远古时代中原地区的一种古老习俗。至少早在商代,中原就开始有用宗教舞蹈"傩舞"来祭祀神灵、骗鬼逐疫的简单仪式,目的在于取悦鬼神。傩艺师需要“上刀山下油锅”并且整日整夜的疯狂舞蹈,仿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沟通神灵,为自己的族民祈求风调雨顺。
原来文明之源就是一种最为纯朴的求生,这种炽热虔诚的信仰是我们的先民仰视神秘莫测的宇宙所作的卑躬屈膝状。
最原始的审美形式往往是面目狰狞的,原始歌舞如此,青铜器亦是。想来这些形式的审美都是某种形式上的沟通神灵,因而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质。传说中的夏铸九鼎打开了青铜时代的第一页,青铜器的纹饰往往是以饕餮为代表的,饕餮似乎是某种食量很大的动物,神话上说它“有首无身,食人未咽” 竟然这样的惊恐,如何还能说是审美呢?李泽厚在此书中说:“社会愈发展,文明愈进步,也才愈能欣赏和评价这种崇高狰狞的美。在宗法制时期,它们并非审美观察对象,而是诚惶诚恐顶礼贡献的宗教礼器。”今天我们可以把那些青铜器当做一种审美的形式,也正是因为对我们来说宗教观念已经淡薄,残酷凶狠已经成为陈迹了吧。历史以自己的步伐与方式前进,若干年后,残酷也可以升华为一种永恒的审美。
争执不休的人与永恒
思想上的挣扎与喘息不可不谓哲学层面上的审美,它摆脱了概念的固定和感知的真实,因而赢得了永恒的生命,这些内在的思想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留传,只要中国人一天存在,他就可能和可以去欣赏、感受、玩味这永恒的生命。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似乎总是在做一种无谓的挣扎,之所以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更多的时间去人与永恒的问题。但这一点中国的传统似乎又与外国不同,尽管对生存和死亡问题的关注是贯穿两千年文明的,这一点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上都可以看出,但似乎中国文人更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生存?
对于这个问题的阐释就大体分出了儒、道、释、屈四家。思想的矛盾与斗争之中似乎从来没有偏离这四家的轨道。儒家强调社会人际关系,以雄强刚健为美,以气胜。儒家并不否认个人的存在,但更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无论是孟子,是韩愈,不仅在文艺理论上,而且在艺术风格上,都充分体现这一点。“这种美让我联想到中国的建筑,它不像西方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天空的宗教建筑,让人产生望而生畏之感,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中国的建筑是以群体建筑为主,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的,恐怕这也与国人在心灵上逃避孤独、祈求环境和谐有关。我小时候有过学书法的经历,如果从楷书中找出一位大家来代表儒家思想的话,那恐怕颜真卿最合适不过了,颜字刚健有力,似乎是在刻意营造一种大气。细看来每个字的个性不足,但整体上赏心悦目,气势十足。
道家的美感似乎一直是被误读,提及老庄,很多人会想到消极遁世。粗看过一遍《庄子》,更多的感受是一个感受到天地间有大美的人在畅所欲言,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不违本性。齐物我、一死生、泯主客、亲自然的态度是旨在树立某种理想的人格,即庄子所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因此庄子自始至终强调的都是退避政治,而不是退避社会。
美在庄子这里似乎得到了更广阔的定义。一般人觉得毛嫱、骊姬觉得很美,然而在《庄子》中形貌丑陋、肢体残缺的人也可以是美的。正如《美得历程》所说“中国艺术因之得到巨大的解放,它不必拘泥于一般的绳墨规矩,不必再斤斤于人工纤巧的计虑。艺术中的大巧之拙,成为比工巧远为高级的审美标准“我想这种美就是自然而然、不事雕琢接近于生命的本真的一种审美,这也就是”道“吧,从物体的外形中抽离出来,更追求一种形上的品质。
再说佛教,作为一种信仰传入中国之后它的宗教性却大大降低了,悲天悯人的佛陀世容淡化为一种禅意的妙悟,所以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释“更多的是禅宗的思想。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说的就是禅的那一瞬间的顿悟。世界的任何事物对它来说都没有意义了,万物都为虚幻,甚至连我本身也是一种虚空的存在,参禅这一活动似乎想要参透的就是永恒之谜,在一瞬间沟通宇宙,天人合一。因此禅更重视的是一份淡泊宁静,理想的境界是参透生死、不执着于爱憎。其实日本禅相较中国禅来说更接近于禅最初的宗旨,前者轻生喜灭,以死为美,因而更为悲凉凄怆,但我更喜欢的是中国的禅,它更偏向于直觉之美,它的参透是以肯定生命为前提的。
不得不提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异类——屈。宗白华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中说“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流动,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发挥,又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然而屈原以他伟大的悲剧性冲破了这种表面的和谐。
周国平说过“悲剧是深刻的,领悟悲剧也须有深刻的心灵“,直到现在我们都能够想象千年之前的屈原在汨罗江上呼号呐喊的模样,然而此恨无人晓,他绝望自杀。屈原的悲剧在于他一套他所坚守的信仰彻底崩溃,一般都不会有这样的选择,因为他们一开始就信得不深,他们的心灵是肤浅的,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追究是非,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只剩下绝望。屈的美与中国的礼乐传统不符,更接近于西洋文化中酒神式的狂放了,正是有这样炽烈的冲突,中华文明才不是一片偏于中庸的死寂,它终于有一种石破天惊的声音了。
在人与永恒的追问中,中国人始终没有选择走上彻底的宗教信仰这条路,儒道释屈四家出发点都是对生命的肯定,并且都归于将自己的价值转移到群体的价值之中,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一种动人心魄的美。
很庆幸在我20岁的时候于千千万万书中恰好有幸读了这本,美似乎既是主管的又是相对的,然而经过岁月沉淀的那些文化遗产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可以有震撼人心的美感。
央视拍过一个纪录片《台北故宫》,讲述的是在那一场政治变革中国宝迁台的故事。印象很深的一句是:“中国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某个暑假突发奇想独闯北京故宫,有幸看到那些安静躺着的文物,感叹它们每一件都如此之精致,大概与《台北故宫》中的文物无异,经过漫长岁月的打磨可以存留至今,想来也是神奇的事儿。我与它们那么静的时候,它们会不会将它们的故事说与我听?大概真是寻梦的人彼此听得见吧。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