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为了古典本格
■1956
1956年,欧美推理已全面进入硬汉时期,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在两年前出版,延续之前几本的势头,成为当时绝对的畅销君;日本推理经过了本格变格的摸索与探索,以及上下而求索,终于发现,需要完全和风,才能引起跟风。于是在下一年,松本清张的《点与线》横空出世,硬生生将那一年打了一个标签叫“社会派元年”。
推理文学在发展,在改变,在创新,在迎合。而就在十几二十年前,传奇一般的“古典本格黄金时代”,好像就要一去不复返。
是年6月6日,保罗•霍尔特出生在法国。这个原本属于黄金时代的“本格迷”,晚生了几十年。也正因为他出生在流派纷杂的年代,他坚持的“本格推理”才会如此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坚持本格创作的写手已然不多,成书的质量又在“黄金时代”水准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相比天才云集的黄金时代的光辉,保罗•霍尔特坚持的本格推理创作就好像举着一根孤傲的火把。
然而即使如星火,至少他不灭。
■1987
1987年,绫辻行人《十角馆杀人预告》出版,日本又进入了“新本格元年”。
这并非一蹴而就,之前有一些以复兴本格为己任的推理作家在努力。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就是提前施放的一个信号弹。新本格虽然核心还是本格,但是套上了各种各样新的包装,推理的小说的可能性被无限地放大。
是年,保罗•霍尔特的出道作《第四扇门》让他夺得了科尼亚克侦探小说大奖,正式步入的文坛的保罗•霍尔特始终坚持本格推理的创作,截至目前,霍尔特共计创作长篇33部,短篇集1部,绝大部分都是纯粹本格向的作品。
法国的推理曾经诞生过经典密室先驱《黄色房间的秘密》,以及敢与神探福尔摩斯正面叫板并且占得便宜的“侠盗亚森罗宾”。思维性与浪漫感正符合法国人的气质,而保罗•霍尔特的作品充满古典解谜气息。谜面诡谲、布局精巧、叙述简洁、线索明晰、推导严谨、真相惊人……似乎一切关于古典本格的好评,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以下为书评(因为是本格,所以开头难免啰嗦,你们懂的)
■1938
1938年,深夜时分,一个奇怪的身影在街道上游荡。他脸色惨白,还有一个奇怪的长鼻子。见鬼!这好像是大瘟疫时期欧洲医生的装束……
这是保罗•霍尔特《第七重解答》的开场,在开场短短一两页纸的功夫,读者便瞬间被带到一个吊诡的充满未知的现场。随后出现的一连串更加不可思议的事件以及不断的逆转,让读者还没缓过神来便已深陷故事无法自拔——在案件才刚浮出水面的时候,就已经体验过好几次弹眼睛落下巴的事了。
这个开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阿拉伯之夜谋杀案》,作者是黄金时代三大家之一的卡尔,同时,也是霍尔特最钟爱的作家。
在《第七重解答》中,很多细节都不难看出霍尔特对于古典本格的热爱。
开篇的《阿拉伯之夜》气氛,侦探博士的设置,对魔术手法的好奇与运用,经常谈起的“灰色脑细胞”,将“福尔摩斯、菲尔、波洛”三大神探连起来说。甚至某个诡计的伪解答,某个诡计的真解答,都分别致敬了阿加莎和卡尔的两本经典名作。
最有趣的是,霍尔特不仅将案件发生地选择在了“黄金时代的根据地”英国,更是将时间设为了1938年——1938年,黄金时代处于巅峰状态,被后人评为“十大密室作品”中的其中三本就在这一年诞生,他们是卡尔的《歪曲的枢纽》、《犹大之窗》,以及劳森的《死亡飞出大礼帽》——对经典致敬的态度明晰无比。
当然,一本优秀的回归本格的作品,更重要的当然是他的内容质量。在《第七重解答》的前一半,已超标地完成了致敬本格这一目的。众所周知古典本格另有外号“17+3”,也就是前面17章的案件铺成是极端无聊,但是最后3章的解谜过程却是极爽的阅读体验。《第七重解答》的案件铺成过程非但不无聊,反而比多数推理小说的“后三章”还要精彩!
在不断逆转和颠覆的过程中,案件浮出水面,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的线索交织事件组合证词解构,要抛出如此复杂细密的“谜团”(宛若线团),很容易就会将读者绕晕。但是在霍尔特强大的布局能力面前,这些“线团”却一点也没有越绕越乱的感觉,反而编制出一幅扣人心弦的画面。
至于最后的“3”——解谜过程,霍尔特也没有虎头蛇尾,而是给出了确实让人赞叹的真相。虽然诡计的设置不是很新鲜(也可看做致敬,反正都有出处),但是诡计只是点缀,最重要的是一条贯穿案件始末的线,不管逆转多少次,不管伏线多少串,这条主线始终牢牢地被霍尔特抓在手里,在最后将这根线一拉,无比牢固,无比清晰,埋伏在四周的碎片(误导和障眼法)四下飞散,有恍然大悟之感。
■2011
合上书,不禁感叹,好久没有看过如此欧美化的本格杰作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与我活在同一个时代。也许凭着几人之力,无法复制“黄金时代”的辉煌,但这是一扇门,能让我们恍若走进了那个年代。而本格推理究竟能活多久,霍尔特也给了我们一个解答。
一个时代不会永远持续,但永远有一个时代在持续。
1956年,欧美推理已全面进入硬汉时期,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在两年前出版,延续之前几本的势头,成为当时绝对的畅销君;日本推理经过了本格变格的摸索与探索,以及上下而求索,终于发现,需要完全和风,才能引起跟风。于是在下一年,松本清张的《点与线》横空出世,硬生生将那一年打了一个标签叫“社会派元年”。
推理文学在发展,在改变,在创新,在迎合。而就在十几二十年前,传奇一般的“古典本格黄金时代”,好像就要一去不复返。
是年6月6日,保罗•霍尔特出生在法国。这个原本属于黄金时代的“本格迷”,晚生了几十年。也正因为他出生在流派纷杂的年代,他坚持的“本格推理”才会如此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坚持本格创作的写手已然不多,成书的质量又在“黄金时代”水准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相比天才云集的黄金时代的光辉,保罗•霍尔特坚持的本格推理创作就好像举着一根孤傲的火把。
然而即使如星火,至少他不灭。
■1987
1987年,绫辻行人《十角馆杀人预告》出版,日本又进入了“新本格元年”。
这并非一蹴而就,之前有一些以复兴本格为己任的推理作家在努力。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就是提前施放的一个信号弹。新本格虽然核心还是本格,但是套上了各种各样新的包装,推理的小说的可能性被无限地放大。
是年,保罗•霍尔特的出道作《第四扇门》让他夺得了科尼亚克侦探小说大奖,正式步入的文坛的保罗•霍尔特始终坚持本格推理的创作,截至目前,霍尔特共计创作长篇33部,短篇集1部,绝大部分都是纯粹本格向的作品。
法国的推理曾经诞生过经典密室先驱《黄色房间的秘密》,以及敢与神探福尔摩斯正面叫板并且占得便宜的“侠盗亚森罗宾”。思维性与浪漫感正符合法国人的气质,而保罗•霍尔特的作品充满古典解谜气息。谜面诡谲、布局精巧、叙述简洁、线索明晰、推导严谨、真相惊人……似乎一切关于古典本格的好评,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以下为书评(因为是本格,所以开头难免啰嗦,你们懂的)
■1938
1938年,深夜时分,一个奇怪的身影在街道上游荡。他脸色惨白,还有一个奇怪的长鼻子。见鬼!这好像是大瘟疫时期欧洲医生的装束……
这是保罗•霍尔特《第七重解答》的开场,在开场短短一两页纸的功夫,读者便瞬间被带到一个吊诡的充满未知的现场。随后出现的一连串更加不可思议的事件以及不断的逆转,让读者还没缓过神来便已深陷故事无法自拔——在案件才刚浮出水面的时候,就已经体验过好几次弹眼睛落下巴的事了。
这个开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阿拉伯之夜谋杀案》,作者是黄金时代三大家之一的卡尔,同时,也是霍尔特最钟爱的作家。
在《第七重解答》中,很多细节都不难看出霍尔特对于古典本格的热爱。
开篇的《阿拉伯之夜》气氛,侦探博士的设置,对魔术手法的好奇与运用,经常谈起的“灰色脑细胞”,将“福尔摩斯、菲尔、波洛”三大神探连起来说。甚至某个诡计的伪解答,某个诡计的真解答,都分别致敬了阿加莎和卡尔的两本经典名作。
最有趣的是,霍尔特不仅将案件发生地选择在了“黄金时代的根据地”英国,更是将时间设为了1938年——1938年,黄金时代处于巅峰状态,被后人评为“十大密室作品”中的其中三本就在这一年诞生,他们是卡尔的《歪曲的枢纽》、《犹大之窗》,以及劳森的《死亡飞出大礼帽》——对经典致敬的态度明晰无比。
当然,一本优秀的回归本格的作品,更重要的当然是他的内容质量。在《第七重解答》的前一半,已超标地完成了致敬本格这一目的。众所周知古典本格另有外号“17+3”,也就是前面17章的案件铺成是极端无聊,但是最后3章的解谜过程却是极爽的阅读体验。《第七重解答》的案件铺成过程非但不无聊,反而比多数推理小说的“后三章”还要精彩!
在不断逆转和颠覆的过程中,案件浮出水面,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的线索交织事件组合证词解构,要抛出如此复杂细密的“谜团”(宛若线团),很容易就会将读者绕晕。但是在霍尔特强大的布局能力面前,这些“线团”却一点也没有越绕越乱的感觉,反而编制出一幅扣人心弦的画面。
至于最后的“3”——解谜过程,霍尔特也没有虎头蛇尾,而是给出了确实让人赞叹的真相。虽然诡计的设置不是很新鲜(也可看做致敬,反正都有出处),但是诡计只是点缀,最重要的是一条贯穿案件始末的线,不管逆转多少次,不管伏线多少串,这条主线始终牢牢地被霍尔特抓在手里,在最后将这根线一拉,无比牢固,无比清晰,埋伏在四周的碎片(误导和障眼法)四下飞散,有恍然大悟之感。
■2011
合上书,不禁感叹,好久没有看过如此欧美化的本格杰作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与我活在同一个时代。也许凭着几人之力,无法复制“黄金时代”的辉煌,但这是一扇门,能让我们恍若走进了那个年代。而本格推理究竟能活多久,霍尔特也给了我们一个解答。
一个时代不会永远持续,但永远有一个时代在持续。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