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状评判的参考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18年6月,孙中山依靠军阀护法失败,愤而辞去大元帅职务。在其后的三年时间里,潜心思考中国革命,读书著作,奋笔不休。《建国方略》主要就是在这期间完成。
此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孙文学说》——心理建设
《实业计划》——物质建设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
《孙文学说》阐述其知难行易学说。在孙中山看来,“知易行难”说是实现他的革命理想的“心理之大敌”,“破此心理之大敌,而出国人思想于迷津,庶几吾之《建国方略》,或不致再被国人视为理想空谈也,夫如是,乃能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他以饮食、用钱、作文等例证来阐述,进而论证“能知必能行”“以行而求知识”“不知亦能行”“有志竟成”。
《实业计划》为国家经济大纲,提出了包括交通、商港、铁路、水力、钢铁、矿业、农业、灌溉、造林、移民方面的十大建设计划。这是孙中山通过实地勘察,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深思熟虑而写成的。他主张利用外资兴建北方、东方、南方三大巨港,建立和发展近代工业系统,整治水利,大兴铁路。他的一些主张至今仍能给我们重要启示。
《民权初步》要教会国人如何集会,“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孙中山早在1911年9月在美国就关注集会条例以教国人。
读完《建国方略》,比照当今,或许我们能对现状做一个公允的判断。
【延伸阅读】
1、《三民主义》,孙中山著,参见《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孙中山传》,尚明轩著,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3、《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史扶邻著,邱权政等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
此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孙文学说》——心理建设
《实业计划》——物质建设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
《孙文学说》阐述其知难行易学说。在孙中山看来,“知易行难”说是实现他的革命理想的“心理之大敌”,“破此心理之大敌,而出国人思想于迷津,庶几吾之《建国方略》,或不致再被国人视为理想空谈也,夫如是,乃能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他以饮食、用钱、作文等例证来阐述,进而论证“能知必能行”“以行而求知识”“不知亦能行”“有志竟成”。
《实业计划》为国家经济大纲,提出了包括交通、商港、铁路、水力、钢铁、矿业、农业、灌溉、造林、移民方面的十大建设计划。这是孙中山通过实地勘察,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深思熟虑而写成的。他主张利用外资兴建北方、东方、南方三大巨港,建立和发展近代工业系统,整治水利,大兴铁路。他的一些主张至今仍能给我们重要启示。
《民权初步》要教会国人如何集会,“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孙中山早在1911年9月在美国就关注集会条例以教国人。
读完《建国方略》,比照当今,或许我们能对现状做一个公允的判断。
【延伸阅读】
1、《三民主义》,孙中山著,参见《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孙中山传》,尚明轩著,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3、《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史扶邻著,邱权政等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