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思,不如须臾学也
老先生真是学贯中西的人物啊。 儒家随便举三例,说理都恰如其分,很有见地:谈恻隐之心——孔子说“仁者必有勇”,他明知“滔滔者天下皆是”,但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谈消遣——儒家六艺之教,礼乐射御四项都带有消遣娱乐意味,只有书数两项才是工作, “居于仁”之后即继以“游于艺”;谈美感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 释家也很在行。谈羞恶之心,“对于世间罪孽过恶,佛家认为一切作平等观,正觉烛照,五蕴皆空,不可起嗔恚心”,非常精到,绝对属于八正道的正见正悟正思维;谈休息,举了《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故事,佛以弹琴譬喻学道,老先生以学道譬喻生活,恰到好处,妙不可言,非深得其义理者不能信手拈来。 还有道家。老先生总结——道家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极端的自然主义,一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的理想是“遗世独立”,“超然物表”。 可巧,这段时间同时在看《论语》和佛经,也算书读三遍,知其然也,可是照单全收、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的结果,就是食而不化,不能取其精华,一锅粥似地糊在脑子里。哪里像老先生这么神思清明,融会贯通,牵一发而动全身呢。不说《论语》话多,不好吃透吧,但《佛说四十二章经》都是极简单的故事,理应有所领悟的,当初因为看见“女子甚狱”这样的话,一股女权主义的平等思想涌上心头,就猪油蒙了心,再看不见满书珠围翠绕了。 至于西方文化,粗鄙浅薄如本人者,更无法比较,只有法学一门,算是吃饭的碗,稍有涉猎的,一看老先生谈民主议会,便甘拜下风。 其实老先生的造诣深厚更在于文艺之学养。谈冷静时,引用尼采对人类精神的分类“一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古典、冷静、含蓄、有节制、全体和谐完美;一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浪漫、热烈、自由流露、尽情表现、想象丰富、情感至深”,由此而下,侃侃而谈。尼采应该是哲学领域的高人吧,朱老先生好像跟他很熟,其他地方也见引用,这也算了。但朱老先生对诗歌、西谚也达到了随手演化的地步,让我纳闷:他怎么认识那么多人,精通那么多事呢?! 偏他跟我一样,也有家累的。他在自序中坦言,白日忙碌,回家后待家人小儿都睡了,才能写点东西,九点多到十一点多,这些文章就只在每天这点时间里累积而成。所以鄙女子,唉,更找不到不读书的借口了。 前面都是废话,不切题。我真正觉得看了这本书竟然升起幸福之感的,是一些儒释道三家见解相左的问题,以老先生的见解作参考,觉得特别靠谱。 比如道家认为:儒家讲以德报怨,那以何报德?所以要“以直报怨”。佛家更远,简直就无怒无怨的,什么心都不起,始终清静。我自己觉得只能做到“以直报怨”,所以看到朱老先生也持这个观点时,简直高兴。 还比如佛家讲痛苦皆因“我执”,如果去掉“我执”,就离苦得乐了;道家跟这个差不多,“无为”,不执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没有差别心;只有儒家,一整套礼义仁智信,全然入世的。调和三家,“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说起来简单,怎么才能做到呢? 朱老先生认为:无“我”便无主见,无人格;执“我”便是持成见,逞意气。——恰如电光闪过脑门,心里直说对啊对啊。 去我执,是一回事,但不能去得连我都没有了,因为人若未出家,没有主见哪成呢? 小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07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