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兴的炼字实验文学
题记: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却总是相似的。
一、性格 + 时代 + …… = 命运
同样一部作品,不同的人看,感触可能大不相同。这本《家变》的故事,传统者会指责主人公完全不顾及一点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道,宽厚者会认为即便境遇如何不堪、主人公对父母的做法终归有点过分了,而若是在“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里的“小白菜”们看来,也许会对主人公的心情感同身受。
小说开篇描写主人公范晔的父亲不堪儿子的家庭冷暴力而离家出走,范晔与母亲的对话也可以让读者对父亲遭受的这种家庭冷暴力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想象。稍后视角切回主人公的童年,当时这个家庭的温馨亲密与现在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读者自然会有疑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差?(作者能不能自圆其说?)于是看作者娓娓道来。
童年时,范晔对父母的依恋、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和许多家庭都相似。那时的范晔觉得父亲高大、雄魁、有才学,担心自己永远也比不上。然而在范晔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经济条件的拮据、父母的争吵、父母对他的奚落责打、他对父母萌生的一点怨愤,已是天边的阴云,暴雨的预兆。
青春期,少年人开始有了爱情和自我意识的萌动,此时家境的贫穷、父母的一些“无能”“卑贱”的做法,开始让范晔对这个家对自己的父母产生越来越强的自卑和憎恨,甚至鄙夷。
成年后,范晔逐渐经济独立(成为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父母越发年老,与退休后的父亲在(狭小的)家中共处的时间也越多,范晔发现父母身上让他无法忍受的种种缺点也越来越明显,甚至是父亲身上原本让幼时自己崇拜的那些特点如今竟然也变得可笑和让人厌烦。最终,矛盾酿成了小说开篇的父亲出走,“家变”。
提炼一些这个家庭的特征——
范晔的父亲与前妻生有二子,前妻已亡故,大儿子在小说中没有出现,二儿子(范晔同父异母的二哥)与范晔父母以及范晔一家四口在1940年代举家从厦门迁居台湾。
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很难出去工作,而且不被父亲支持。父亲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有段时间被裁员遣散,后来有了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却因为不擅交际和人事纠纷而使经济状况越来越差。平日里都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糟糕的时候,需要变卖范晔母亲的陪嫁首饰,或者每月借钱度日。
范晔童年时,母亲不许他和巷子里的孩子玩,不许他晒太阳。偶尔晚归时父母十分紧张担忧。
范晔的妹妹,出生三个月后得肝炎病死,母亲认为这是父亲不肯借钱去为孩子看病所致。
母亲在范晔面前诉苦,埋怨父亲,抱怨自己命不好。
母亲对二哥很疏远;父亲也因为对二哥婚恋的干涉而和二哥闹僵关系。
因为家中经济问题,或者母亲在父亲工作时找不到他的猜疑妒忌,父母争吵。
母亲怀疑父亲在外面有女人,以到她家里去闹来要挟;父亲跪下求饶。
母亲为了省下工钱,污蔑洗衣妇偷盗,把她辞退。父亲默许。
父亲面对工作中的人事纠纷只会抱怨别人陷害,虽然偶然也尝试奋斗一下,更多时却是认命。把一个多年不见的精神略有异常的熟人的幻想当作新事业的希望,害得全家空欢喜一场。也“窝囊”到在身边好些人倾力相助的情况下把事情办砸还“得罪”所有同事。
……
——这样的“家”,不“变”才怪。
贫穷固然可怕——小说中描写的种种烦恼确实许多都是经济拮据的缘故——而更可怕的是贫穷带来的性格。
范晔的父母都是在某些方面自视甚高的人,面对时代的变化、现实的困境却缺乏改变的意识;因为经济窘迫,不得不养成精打细算谨小慎微的习惯,有时也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不擅交际,怨天尤人,认命,无法把握机会,以及始终无法改善经济条件这件事本身,都反映着父亲的无能。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软弱无能比家境的贫穷更可怕。
所以题记中把托尔斯泰的话反过来说: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因为各人的幸福感是多样的,就像小说中描写的范晔童年时许多的温馨细节,以及小说之外各式各样的家庭小幸福;不幸的家庭却总是相似的,几乎总是源于不好的性格,无法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从而在现实的压力下激发中种种矛盾。
性格的好或不好无法一概而论,然而归纳各种幸福与不幸,还是能发现一些基本的要素:
好的性格:坚强、正直、自信、勇气、有担当。(正能量)
不好的性格:软弱(外强中干也是软弱)、怨天尤人、谨小慎微、自我麻醉。(负能量)
如果在封闭的帝制时代,单一的社会观念和强大的孝道伦理不会让两代人的认识偏差和家庭矛盾激化到这样的地步(会有其它形式的不幸,但不会有这种现代视角的呈现和反思);如果在可能更为富足的未来,现实条件或许会对这样的家庭更为宽容。——偏偏是这社会的观念和秩序空前改变的100年。
于是有公式:性格 + 时代 + …… = 命运
(“……”意指人生各种无法历数的不确定。而关键在于前两项。)
范晔当然爱自己的父母,否则不会梦到年轻时的父母回来了而欣喜若狂,也不会在与父母的争吵之余心怀愧疚。
范晔的父母当然也并非不爱他,过去现在生活中各种悉心的照顾、包容的顺从。
如果说范晔的成长经历让他对家庭心怀自卑、憎恨、又愧疚,那么他的父母呢?面对全新的世界,他们会不会为自己和家庭的生存状态而自卑、憎恨自己所遭受的命运、对家人尤其对孩子心怀愧疚?小说中似乎有所回答。诉苦、抱怨、争吵、认命,这些无非是排遣消解情绪的心理防御机制。范晔的性格是他的父母造成的,他的父母呢?
范晔想要摆脱他所日渐厌烦的这种家庭命运,然而他所采取的逃避、争吵,仍然是他的父母传递给他的软弱性格,他也没能从家庭之外得到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
无辜者之间的悲剧,代代相传的悲剧,是更大的悲剧。
以上这些从经历和性格角度的剖析难免词不达意,所触及的仅是小说的一个侧面。文学不是心理学教育学。
这部小说也并非探讨家庭制、孝道和“养儿防老”观念的对错。文学不是社会学伦理学。
在某些方面,文学所能做的比它们更多。文学从整体上挖掘人性,记录时代,反思命运。就这本《家变》来说,呈现悲剧,正是对悲剧命运的正视、反思和抗争。
二、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
在结构上,小说采用双线叙事,ABCDE的章节是现在,12345的章节是回忆,最终双线重合;前后分成三部,大体上对应了范晔的童年、青春期、成年后。
许多章节是一种“俳句”化或诗化的短句,纯粹的写景,有的句子甚至没有动词。例如——
3
母亲寝室窗顶气窗上的彩色玻璃。
63
于夏天时经常下午一阵热带巨雨毕尽,空气显得极其沁清。他妈妈在房中徐舒的整拾四处的衣裳和琐杂。
夜晚放置月光牌蚊香的袅袅淡烟。
深夜时他聆及蜇虫的响颤象耳鸣。
82
下午五六点时蝙蝠在屋子前乱飞。
或者是稍长的情景描写——
5
他某夜见到一只奇大的怪物,象牛一样,慢踱过他所在的二楼窗外,向三楼登去。他并未作梦。
66
冬的夜晚予开闭门牖的家里面庞烘烧殷赧的。他并常常希望着下雪。他在极严酷的冻夜之后清早醒转来向玻璃落地溜门看外,希望可看见极白世界,但所视还是与常时相同,一样的阴绿草树。
68
一片绿得发光的稻海,风刮过象一群的羊背,近看则象圈圈旋涡!风把一片空其控奇的声响传来。一节小小黑色的火车出现,象把黑色的尺,精神抖擞的朝前徐动。它是几支全部关闭的车子组织而成,只在最后一座的尾部开开,一个人立在那里。火车逐渐消失林里。天空留着一团乱纱似的黑烟。
河水闪闪地卧在一侧。
80
秋深的时节到了。现时处在霏霏的绵雨之连续的当中。他在他家后的河堤之上看见一些着蓝裳白碗帽的小女学生,她们要便道下堤坡返去。其中首一个于前边勾着项要行下,后面的看着。前一个前倾的步下,后边的也跟着走。前面的霍的滑下,后面的也接二连三的滑下。
94
于七月末秋季新伊的夜央,从枕上常可听得远处黑风一道道渡来空其空气的铁路机车车轮轮响,时响时遥,宛似秋风吹来一张一张的乐谱。
这些段落非常地具有画面感。可以想象这些情景在电影中是怎样的镜头表现。
为了准确表达发音,不惜采用奇特的字词甚至注音符号,也是王文兴的一个特点——
(上文已引述的,描写火车声音)“风把一片空其控奇的声响传来”“远处黑风一道道渡来空其空气的铁路机车车轮轮响”(注意最后8个字的韵律感)
“毛儿吖,爸走了ㄚ(ā),再见ㄎㄚ(kā)。——”
“这是买给谁ㄉㄛ(dō)?”
“㗒,何必这样,不太麻烦了ㄈㄜ(fē)”
“ㄏㄟ(hēi)”(惊讶声)
“有什么消息ㄇㄚ(mā)?”
“爸爸,爸…我劝你不要再提这件事好ㄣㄛ(enō)?”疑为错印,应为“ㄅㄛ(bō)”
“Hey,你们试猜一猜ㄎㄢˊ(kán)”
“嗨,等一等—ㄠˋ(ào)”
“只是稍为稍为的略硬一didi罢了。”“只略硬稍微一狄狄?”(作者似乎特别注意避免重复)
他特别不喜欢听谛他的咋嘴动舌时的如老鼠一样的ㄐㄩㄐㄩ(jūjū)声。
“是他自己认为这个汤味滋不ㄍㄡ(gōu)好喝的,何必还要喝!”
可惜对福建台湾一带的语言不熟悉,注音符号也只能现查找,读书时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声音感难免仍有隔阂。
作者的语言也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不管是生造的词语还是奇拗的句式——
但他知道日常的冷寒足以驱追得他奔亡。
他迅急驰奔回去。
每次总都使他汹燃大怒。
他的父的经常侵害到他独自阅书时的他父亲所发出的屡屡种声杂。(让读者读到此句便感觉确实很声杂)
这本小说一贯地采用“他”来叙事,有时为了避免混淆,不得不用括号来注释“他”指代谁——
他的母亲是时候常常看见他(爸爸)凝神危坐于回廊处。
他(父亲)每在他(范晔)大热天回来的时候一定欲要他以一杯凉水嗽嗽他的嘴。
就从来没听说过他(父亲)曾拿钱养过他(范晔)的祖父过。
(在P145-P148的四页里有几十次用括号注明“他”“他们”指的是谁)
作者对童年记忆、人物神情举止、细节情景的描述准确而生动——
他的母亲悲凄着脸颜迎立起:“找到了吗?”(仿佛亲见)
他每一天下午回来时都能在篓子里寻及两根芭蕉或一支橘子。(不知多少读者童年时也曾有一个可以持续发现“好东西”的神秘地方呢?)
二哥增快的骑踏,他们二人的长影横掠过街心。(与二哥难得的一段美好记忆)
(青春期时在家中偶遇念高中的表姐)她那净清的眼蓝,她那从当中分垂的短垂发,与及她的一口嫩白如细石的牙齿。
(以为父亲答应他买香蕉已经食言了)他聚神观省时,听及背后一个声音—— / “毛毛,你看这是什么?” / 父亲手中提起一大丛香蕉。(“丛”字很生动)
类似此种的生动描述,如初次上学、生病在家、父母在家做事的场景,小说中数不胜数。粗读可能一眼扫过,细读却发现别有意趣。
三、王文兴的炼字实验文学
据说王文兴“每天只写35个字”,会把作品中的一句话反复修改直到“原来那句话已经没办法修改了”,他说“凡是我写过的,已经到了力量极限,已经尽其所能,不可能加一分上去。”这本《家变》他写了7年(《背海的人》写得更久,我还看不太进)。
对于阅读,他同样主张精读:“读小说绝对不能一目十行看下去。……读得快的话,节奏、音韵都抓不到。像读诗一样读所有文学”。当然他也说“所有都是从阅读的喜乐开始,你要不喜欢它的话,就一无所获。喜欢你就得到了。”
从上一节引述的片段中也能看到王文兴有意的写作实验,一方面是在现代文学的影响下尝试创新(“综合象征和写实的文学”,《家变》中前者的体现较少),一方面也是在寻找自己的风格(“20岁时,他忽然发觉自己所习惯的文字表达出现了问题:与任何人并无不同,也读不到平稳的节奏。”)。
“雕刻小说”的说法很不错,但雕琢就不好;创新很好,但标新立异就不好。无论炼字、“苦吟”、与文字奋战到精疲力尽,还是实验性的文学尝试,本身都不足以是好文学的保证,好与不好,仍然要看作品本身以及读者对作品的领会。
单就这部《家变》来说,我的个人阅读体会是可以唤醒许多记忆,带来共鸣、欣喜、感叹、思考,也有不少乏味、生涩、隔阂、无感的地方。我喜欢这部小说;但是它如今(在大陆)的知名度并不高。不过几十年的光阴对于文学史还只是一瞬,王文兴的炼字实验文学究竟算不算成功,大可安心以待(或者不待也是一样的)。
本书评参考了:
“王文兴 雕刻小说”《南方人物周刊》
http://www.nfpeople.com/story_view.php?id=3295
注音符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A8%E9%9F%B3%E7%AC%A6%E8%99%9F
一、性格 + 时代 + …… = 命运
同样一部作品,不同的人看,感触可能大不相同。这本《家变》的故事,传统者会指责主人公完全不顾及一点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道,宽厚者会认为即便境遇如何不堪、主人公对父母的做法终归有点过分了,而若是在“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里的“小白菜”们看来,也许会对主人公的心情感同身受。
小说开篇描写主人公范晔的父亲不堪儿子的家庭冷暴力而离家出走,范晔与母亲的对话也可以让读者对父亲遭受的这种家庭冷暴力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想象。稍后视角切回主人公的童年,当时这个家庭的温馨亲密与现在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读者自然会有疑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差?(作者能不能自圆其说?)于是看作者娓娓道来。
童年时,范晔对父母的依恋、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和许多家庭都相似。那时的范晔觉得父亲高大、雄魁、有才学,担心自己永远也比不上。然而在范晔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经济条件的拮据、父母的争吵、父母对他的奚落责打、他对父母萌生的一点怨愤,已是天边的阴云,暴雨的预兆。
青春期,少年人开始有了爱情和自我意识的萌动,此时家境的贫穷、父母的一些“无能”“卑贱”的做法,开始让范晔对这个家对自己的父母产生越来越强的自卑和憎恨,甚至鄙夷。
成年后,范晔逐渐经济独立(成为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父母越发年老,与退休后的父亲在(狭小的)家中共处的时间也越多,范晔发现父母身上让他无法忍受的种种缺点也越来越明显,甚至是父亲身上原本让幼时自己崇拜的那些特点如今竟然也变得可笑和让人厌烦。最终,矛盾酿成了小说开篇的父亲出走,“家变”。
提炼一些这个家庭的特征——
范晔的父亲与前妻生有二子,前妻已亡故,大儿子在小说中没有出现,二儿子(范晔同父异母的二哥)与范晔父母以及范晔一家四口在1940年代举家从厦门迁居台湾。
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很难出去工作,而且不被父亲支持。父亲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有段时间被裁员遣散,后来有了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却因为不擅交际和人事纠纷而使经济状况越来越差。平日里都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糟糕的时候,需要变卖范晔母亲的陪嫁首饰,或者每月借钱度日。
范晔童年时,母亲不许他和巷子里的孩子玩,不许他晒太阳。偶尔晚归时父母十分紧张担忧。
范晔的妹妹,出生三个月后得肝炎病死,母亲认为这是父亲不肯借钱去为孩子看病所致。
母亲在范晔面前诉苦,埋怨父亲,抱怨自己命不好。
母亲对二哥很疏远;父亲也因为对二哥婚恋的干涉而和二哥闹僵关系。
因为家中经济问题,或者母亲在父亲工作时找不到他的猜疑妒忌,父母争吵。
母亲怀疑父亲在外面有女人,以到她家里去闹来要挟;父亲跪下求饶。
母亲为了省下工钱,污蔑洗衣妇偷盗,把她辞退。父亲默许。
父亲面对工作中的人事纠纷只会抱怨别人陷害,虽然偶然也尝试奋斗一下,更多时却是认命。把一个多年不见的精神略有异常的熟人的幻想当作新事业的希望,害得全家空欢喜一场。也“窝囊”到在身边好些人倾力相助的情况下把事情办砸还“得罪”所有同事。
……
——这样的“家”,不“变”才怪。
贫穷固然可怕——小说中描写的种种烦恼确实许多都是经济拮据的缘故——而更可怕的是贫穷带来的性格。
范晔的父母都是在某些方面自视甚高的人,面对时代的变化、现实的困境却缺乏改变的意识;因为经济窘迫,不得不养成精打细算谨小慎微的习惯,有时也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不擅交际,怨天尤人,认命,无法把握机会,以及始终无法改善经济条件这件事本身,都反映着父亲的无能。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软弱无能比家境的贫穷更可怕。
所以题记中把托尔斯泰的话反过来说: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因为各人的幸福感是多样的,就像小说中描写的范晔童年时许多的温馨细节,以及小说之外各式各样的家庭小幸福;不幸的家庭却总是相似的,几乎总是源于不好的性格,无法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从而在现实的压力下激发中种种矛盾。
性格的好或不好无法一概而论,然而归纳各种幸福与不幸,还是能发现一些基本的要素:
好的性格:坚强、正直、自信、勇气、有担当。(正能量)
不好的性格:软弱(外强中干也是软弱)、怨天尤人、谨小慎微、自我麻醉。(负能量)
如果在封闭的帝制时代,单一的社会观念和强大的孝道伦理不会让两代人的认识偏差和家庭矛盾激化到这样的地步(会有其它形式的不幸,但不会有这种现代视角的呈现和反思);如果在可能更为富足的未来,现实条件或许会对这样的家庭更为宽容。——偏偏是这社会的观念和秩序空前改变的100年。
于是有公式:性格 + 时代 + …… = 命运
(“……”意指人生各种无法历数的不确定。而关键在于前两项。)
范晔当然爱自己的父母,否则不会梦到年轻时的父母回来了而欣喜若狂,也不会在与父母的争吵之余心怀愧疚。
范晔的父母当然也并非不爱他,过去现在生活中各种悉心的照顾、包容的顺从。
如果说范晔的成长经历让他对家庭心怀自卑、憎恨、又愧疚,那么他的父母呢?面对全新的世界,他们会不会为自己和家庭的生存状态而自卑、憎恨自己所遭受的命运、对家人尤其对孩子心怀愧疚?小说中似乎有所回答。诉苦、抱怨、争吵、认命,这些无非是排遣消解情绪的心理防御机制。范晔的性格是他的父母造成的,他的父母呢?
范晔想要摆脱他所日渐厌烦的这种家庭命运,然而他所采取的逃避、争吵,仍然是他的父母传递给他的软弱性格,他也没能从家庭之外得到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
无辜者之间的悲剧,代代相传的悲剧,是更大的悲剧。
以上这些从经历和性格角度的剖析难免词不达意,所触及的仅是小说的一个侧面。文学不是心理学教育学。
这部小说也并非探讨家庭制、孝道和“养儿防老”观念的对错。文学不是社会学伦理学。
在某些方面,文学所能做的比它们更多。文学从整体上挖掘人性,记录时代,反思命运。就这本《家变》来说,呈现悲剧,正是对悲剧命运的正视、反思和抗争。
二、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
在结构上,小说采用双线叙事,ABCDE的章节是现在,12345的章节是回忆,最终双线重合;前后分成三部,大体上对应了范晔的童年、青春期、成年后。
许多章节是一种“俳句”化或诗化的短句,纯粹的写景,有的句子甚至没有动词。例如——
3
母亲寝室窗顶气窗上的彩色玻璃。
63
于夏天时经常下午一阵热带巨雨毕尽,空气显得极其沁清。他妈妈在房中徐舒的整拾四处的衣裳和琐杂。
夜晚放置月光牌蚊香的袅袅淡烟。
深夜时他聆及蜇虫的响颤象耳鸣。
82
下午五六点时蝙蝠在屋子前乱飞。
或者是稍长的情景描写——
5
他某夜见到一只奇大的怪物,象牛一样,慢踱过他所在的二楼窗外,向三楼登去。他并未作梦。
66
冬的夜晚予开闭门牖的家里面庞烘烧殷赧的。他并常常希望着下雪。他在极严酷的冻夜之后清早醒转来向玻璃落地溜门看外,希望可看见极白世界,但所视还是与常时相同,一样的阴绿草树。
68
一片绿得发光的稻海,风刮过象一群的羊背,近看则象圈圈旋涡!风把一片空其控奇的声响传来。一节小小黑色的火车出现,象把黑色的尺,精神抖擞的朝前徐动。它是几支全部关闭的车子组织而成,只在最后一座的尾部开开,一个人立在那里。火车逐渐消失林里。天空留着一团乱纱似的黑烟。
河水闪闪地卧在一侧。
80
秋深的时节到了。现时处在霏霏的绵雨之连续的当中。他在他家后的河堤之上看见一些着蓝裳白碗帽的小女学生,她们要便道下堤坡返去。其中首一个于前边勾着项要行下,后面的看着。前一个前倾的步下,后边的也跟着走。前面的霍的滑下,后面的也接二连三的滑下。
94
于七月末秋季新伊的夜央,从枕上常可听得远处黑风一道道渡来空其空气的铁路机车车轮轮响,时响时遥,宛似秋风吹来一张一张的乐谱。
这些段落非常地具有画面感。可以想象这些情景在电影中是怎样的镜头表现。
为了准确表达发音,不惜采用奇特的字词甚至注音符号,也是王文兴的一个特点——
(上文已引述的,描写火车声音)“风把一片空其控奇的声响传来”“远处黑风一道道渡来空其空气的铁路机车车轮轮响”(注意最后8个字的韵律感)
“毛儿吖,爸走了ㄚ(ā),再见ㄎㄚ(kā)。——”
“这是买给谁ㄉㄛ(dō)?”
“㗒,何必这样,不太麻烦了ㄈㄜ(fē)”
“ㄏㄟ(hēi)”(惊讶声)
“有什么消息ㄇㄚ(mā)?”
“爸爸,爸…我劝你不要再提这件事好ㄣㄛ(enō)?”疑为错印,应为“ㄅㄛ(bō)”
“Hey,你们试猜一猜ㄎㄢˊ(kán)”
“嗨,等一等—ㄠˋ(ào)”
“只是稍为稍为的略硬一didi罢了。”“只略硬稍微一狄狄?”(作者似乎特别注意避免重复)
他特别不喜欢听谛他的咋嘴动舌时的如老鼠一样的ㄐㄩㄐㄩ(jūjū)声。
“是他自己认为这个汤味滋不ㄍㄡ(gōu)好喝的,何必还要喝!”
可惜对福建台湾一带的语言不熟悉,注音符号也只能现查找,读书时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声音感难免仍有隔阂。
作者的语言也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不管是生造的词语还是奇拗的句式——
但他知道日常的冷寒足以驱追得他奔亡。
他迅急驰奔回去。
每次总都使他汹燃大怒。
他的父的经常侵害到他独自阅书时的他父亲所发出的屡屡种声杂。(让读者读到此句便感觉确实很声杂)
这本小说一贯地采用“他”来叙事,有时为了避免混淆,不得不用括号来注释“他”指代谁——
他的母亲是时候常常看见他(爸爸)凝神危坐于回廊处。
他(父亲)每在他(范晔)大热天回来的时候一定欲要他以一杯凉水嗽嗽他的嘴。
就从来没听说过他(父亲)曾拿钱养过他(范晔)的祖父过。
(在P145-P148的四页里有几十次用括号注明“他”“他们”指的是谁)
作者对童年记忆、人物神情举止、细节情景的描述准确而生动——
他的母亲悲凄着脸颜迎立起:“找到了吗?”(仿佛亲见)
他每一天下午回来时都能在篓子里寻及两根芭蕉或一支橘子。(不知多少读者童年时也曾有一个可以持续发现“好东西”的神秘地方呢?)
二哥增快的骑踏,他们二人的长影横掠过街心。(与二哥难得的一段美好记忆)
(青春期时在家中偶遇念高中的表姐)她那净清的眼蓝,她那从当中分垂的短垂发,与及她的一口嫩白如细石的牙齿。
(以为父亲答应他买香蕉已经食言了)他聚神观省时,听及背后一个声音—— / “毛毛,你看这是什么?” / 父亲手中提起一大丛香蕉。(“丛”字很生动)
类似此种的生动描述,如初次上学、生病在家、父母在家做事的场景,小说中数不胜数。粗读可能一眼扫过,细读却发现别有意趣。
三、王文兴的炼字实验文学
据说王文兴“每天只写35个字”,会把作品中的一句话反复修改直到“原来那句话已经没办法修改了”,他说“凡是我写过的,已经到了力量极限,已经尽其所能,不可能加一分上去。”这本《家变》他写了7年(《背海的人》写得更久,我还看不太进)。
对于阅读,他同样主张精读:“读小说绝对不能一目十行看下去。……读得快的话,节奏、音韵都抓不到。像读诗一样读所有文学”。当然他也说“所有都是从阅读的喜乐开始,你要不喜欢它的话,就一无所获。喜欢你就得到了。”
从上一节引述的片段中也能看到王文兴有意的写作实验,一方面是在现代文学的影响下尝试创新(“综合象征和写实的文学”,《家变》中前者的体现较少),一方面也是在寻找自己的风格(“20岁时,他忽然发觉自己所习惯的文字表达出现了问题:与任何人并无不同,也读不到平稳的节奏。”)。
“雕刻小说”的说法很不错,但雕琢就不好;创新很好,但标新立异就不好。无论炼字、“苦吟”、与文字奋战到精疲力尽,还是实验性的文学尝试,本身都不足以是好文学的保证,好与不好,仍然要看作品本身以及读者对作品的领会。
单就这部《家变》来说,我的个人阅读体会是可以唤醒许多记忆,带来共鸣、欣喜、感叹、思考,也有不少乏味、生涩、隔阂、无感的地方。我喜欢这部小说;但是它如今(在大陆)的知名度并不高。不过几十年的光阴对于文学史还只是一瞬,王文兴的炼字实验文学究竟算不算成功,大可安心以待(或者不待也是一样的)。
本书评参考了:
“王文兴 雕刻小说”《南方人物周刊》
http://www.nfpeople.com/story_view.php?id=3295
注音符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A8%E9%9F%B3%E7%AC%A6%E8%99%9F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