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玉卿嫂》
11年2月14日
一、《玉卿嫂》猜想
读毕《玉卿嫂》,我最先想到的,反倒不是故事的意义,或者文字、技巧这一类的,而是白先勇写这篇小说时的年龄。这是他二十三岁时的作品,是大学时代发表在他和一群爱好文学的同学创办的那本《现代文学》的创刊号上的。为什么关心他的年龄,有过写小说经验的人,是很明白的——什么样的年龄,将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我猜想,许多年以后,在白先勇小说技巧和文字更为娴熟更为自如,同时也更懂得世态人情之后,他一定曾无数次翻看过这篇《玉卿嫂》,我相信,那时候的他,一定是百味杂陈的。原因就在于,他会发现,原来,在那么年轻的时候,他就可以将一个故事讲得那么长,那么动人,似乎文字也还不错,技巧和结构也颇为结实,但是,明显地,于现在的自己来说,这篇小说在某些地方是不满意的,似乎可以更好,再好一些,但是,那毕竟是二十三岁的作品呀,那时候自己还只是个学生,就能将笔触触到了时代的某根神经,固然是有些失真了,但也很不易了。不得不说,那是那个年龄的得意之作。
以上是我的妄自猜测,但似乎也有些根据。白先勇的书,我只看过了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那套六本文集中的两本:《台北人》和《暮然回首》。白先勇的文字,大概是好的,但不是我喜欢的一种,《台北人》外界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我喜欢的,似乎也就是《冬夜》这篇——个人喜好问题,不涉及小说艺术品评。倒是他的散文集《暮然回首》,我很喜欢,看了有两次,对某些篇章留了些许印象。但就连这印象,都很模糊了,因为那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时过境迁,很多当时读书的心境,都忘得差不多了。记得其中的一篇,是说他到美国留学后后,最初的一阵子,似乎有一年左右吧,丝毫不能写下一个字。直到冬季的某一天,天气犹如出了家的宝玉最后出现的那场大雪,他在湖畔徘徊,终于找回了写作感觉,那就是《芝加哥之死》。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相信很多写作者都曾遇到过他这样的状况——写着写着,突然转变了一个环境,竟然就停顿了下来,再也写不下去了。在这段停顿下来的时间里,他什么事都不能做,而是不断地去想,过去我写的那些作品,说明了什么,又带给了我什么。我相信,在那段时间里,白先勇一定会想到他的《玉卿嫂》,甚至不断地想到。因为这是他在台北时的代表作。他甚至会对这篇小说产生过怀疑:真的有那么好吗?这是肯定的。因为如果他不是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怀疑的话,他就不会停下来了,时间也竟长达一年。也只有经过了停顿后的思考,他才会更明白,自己要写什么样的小说。这之后,才会有《纽约客》和《台北人》的诞生。
二、《玉卿嫂》得失
白先勇绝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小说家!所以,要对他的作品妄加指点,似乎有点蜉蝣撼大树的意味。幸好只是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并且也只是谈这篇他二十三岁的作品,《玉卿嫂》。
1)技巧。这是一篇用童年视觉写成的中篇小说。在我有限的阅读记忆里,后来他还用这样的方法,写过了《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用童年视觉写小说,是很依稀平常的,但难就难在,写作者要保持着那双观望世界的童年的眼睛。应该说,白写得极好,比如写容哥儿对家里那些仆人的直观,写他对玉卿嫂的感受,写他好奇庆生嘴唇上的容貌,他爱和庆生玩耍,甚至带他到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剧院去,后来又带玉卿嫂去看庆生和金燕儿的私会,写他的好奇心,写他对玉卿嫂和庆生那犹如搏斗的性爱场景,都颇形象,又不超出一个孩童的理解。作者用这样一种旁观者,尤其是一个简直还不懂事的小孩子的视觉来讲述如此的一个悲剧,看得出是很苦心的。恰恰是容哥儿那种孩童的无知和理解,更凸显了这场爱情悲剧的震撼。相较于全知全能的叙述方法,很明显,这种孩童视觉,更容易让人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产生悲悯——爱情是不分对错的。可是,一个孩子何曾知晓。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甚至推动了爱情的摧毁,但他似乎毫无罪过。他也无力无能忏悔!——这是白先勇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很早就显现出的超异才华。
2)结构。小说的结构是很传统式的。有点像鲁迅的《孔乙己》。就是时间推动情节的发展。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把它和《孔乙己》来对比,还是有点意思的。虽然有点奇——它们说的并不是同一样的东西:一个是写爱情,一个是写小知识分子。但是,它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孩童视觉;都是一个悲剧;都对主人公有着很深的同情和悲悯;都是主人公周围都生活着一群冷漠自私的看客;主人公都颇不为周围人所理解。但是,和临近四十岁的鲁迅写《孔乙己》比较起来,一下子,二十三岁的白先勇在人情世态上的缺陷就露了出来。《孔乙己》是写得很舒缓的,一直到最后一个字,都很舒缓。但平静的文字背后,却浸透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对人世的俯视。这就是鲁迅的高明之处。而《玉卿嫂》,一开始也是很舒缓的,但越到后面,就激烈起来了——作者似乎不能把故事了结,只好以玉卿嫂杀死庆生后又自杀作为结束,而恰恰是这点,暴露了作者对社会的理解的浅和少。这是怪不得他的,一切只是年龄问题。你看,在他对世界增加了逐渐的理解,在他的社会经验逐渐成熟之后,他就不会再这样来写自己笔下的女性了。比如,一把青,比如,尹雪艳,比如,金大班。她们哪一个,经历的不比玉卿嫂多,受的伤害不比玉卿嫂大,但是,她们照例还好好活着。虽然,我们很清楚,她们其实是已经内心毁灭掉的人了。就像《玩笑》中的那几个主人公。死是最容易的,因为它绝决,激烈。但只有在人世间的逐渐经历,我们才会发现,死又是最不容易的。人无论经历再多,都竟然还能活着,甚至在没有了希望之后,他也照例地活着,生存着。一把青她们,也是有着很深的爱情的呀!看得出,这是白先勇的转变。这得益于年龄带来的人世经验,让他的小说更接近了真实,从而产生了更大的悲剧感。在年轻的时候写小说,总容易把人往死里整。这就是社会经验的缺乏所致。这大概就是我对玉卿嫂最不满意的地方了。如果,如果故事换成了玉卿嫂在知晓了庆生的私情,苦劝不听之后,大病了一场,这日,她正在床上卧着,坛子叔走了进来,默默无语,把一些礼品放在桌上,叹了口气,走了出去,过了几日,她就嫁到乡下去,跟了坛子叔的话,虽然不符合我们对爱情的想象,但不是能让我们对人生的无常,对爱情的千疮百孔更产生更大的感慨吗?同时,也留下了更多的回味空间——作为读者,我们势必会想,嫁到乡下后的玉卿嫂,她会是怎么的一个样的呢。
3)语言。我是很看重语言的。故事也罢,思想也罢,再绝妙,若是表达得不好,人们也是没有耐心去品味的。这时候的白先勇,已经接受了一些现代派的东西,同时也大概是看过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但他最受影响的,仍是幼年时便常读的《红楼梦》。不难看出,这篇小说里,都不难看到这三种文字的影响。有评论者提到小说中的广西口语的运用,但在我想来,那更多的还是来自于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台湾翻译为《麦田捕手》的一些收获。当然,我的看法也有可能是不对的。因为这本小说是五几年才出版的,而《玉卿嫂》60年就被写出来了。这时候的白先勇,文字的运用,虽然已经颇为成熟了,但是味道还是欠缺了点,有一些,说是白描,其实就是简单描述。但白在这篇作品中,运用人物的动作和言语,所刻画的那些人物,尤其是下层人物,是很贴地气的,很活灵活现的,这很见功底。这是我对他很佩服的一点——怎么说也罢,在我看来,小说就是要人物带动故事的发展。
4)意义。小说的意义,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很多评论者都已经下了很大功夫去挖掘了,我说也说不过人家,也说得绝对没人家那么有深度,那就不多说了吧。
一、《玉卿嫂》猜想
读毕《玉卿嫂》,我最先想到的,反倒不是故事的意义,或者文字、技巧这一类的,而是白先勇写这篇小说时的年龄。这是他二十三岁时的作品,是大学时代发表在他和一群爱好文学的同学创办的那本《现代文学》的创刊号上的。为什么关心他的年龄,有过写小说经验的人,是很明白的——什么样的年龄,将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我猜想,许多年以后,在白先勇小说技巧和文字更为娴熟更为自如,同时也更懂得世态人情之后,他一定曾无数次翻看过这篇《玉卿嫂》,我相信,那时候的他,一定是百味杂陈的。原因就在于,他会发现,原来,在那么年轻的时候,他就可以将一个故事讲得那么长,那么动人,似乎文字也还不错,技巧和结构也颇为结实,但是,明显地,于现在的自己来说,这篇小说在某些地方是不满意的,似乎可以更好,再好一些,但是,那毕竟是二十三岁的作品呀,那时候自己还只是个学生,就能将笔触触到了时代的某根神经,固然是有些失真了,但也很不易了。不得不说,那是那个年龄的得意之作。
以上是我的妄自猜测,但似乎也有些根据。白先勇的书,我只看过了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那套六本文集中的两本:《台北人》和《暮然回首》。白先勇的文字,大概是好的,但不是我喜欢的一种,《台北人》外界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我喜欢的,似乎也就是《冬夜》这篇——个人喜好问题,不涉及小说艺术品评。倒是他的散文集《暮然回首》,我很喜欢,看了有两次,对某些篇章留了些许印象。但就连这印象,都很模糊了,因为那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时过境迁,很多当时读书的心境,都忘得差不多了。记得其中的一篇,是说他到美国留学后后,最初的一阵子,似乎有一年左右吧,丝毫不能写下一个字。直到冬季的某一天,天气犹如出了家的宝玉最后出现的那场大雪,他在湖畔徘徊,终于找回了写作感觉,那就是《芝加哥之死》。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相信很多写作者都曾遇到过他这样的状况——写着写着,突然转变了一个环境,竟然就停顿了下来,再也写不下去了。在这段停顿下来的时间里,他什么事都不能做,而是不断地去想,过去我写的那些作品,说明了什么,又带给了我什么。我相信,在那段时间里,白先勇一定会想到他的《玉卿嫂》,甚至不断地想到。因为这是他在台北时的代表作。他甚至会对这篇小说产生过怀疑:真的有那么好吗?这是肯定的。因为如果他不是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怀疑的话,他就不会停下来了,时间也竟长达一年。也只有经过了停顿后的思考,他才会更明白,自己要写什么样的小说。这之后,才会有《纽约客》和《台北人》的诞生。
二、《玉卿嫂》得失
白先勇绝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小说家!所以,要对他的作品妄加指点,似乎有点蜉蝣撼大树的意味。幸好只是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并且也只是谈这篇他二十三岁的作品,《玉卿嫂》。
1)技巧。这是一篇用童年视觉写成的中篇小说。在我有限的阅读记忆里,后来他还用这样的方法,写过了《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用童年视觉写小说,是很依稀平常的,但难就难在,写作者要保持着那双观望世界的童年的眼睛。应该说,白写得极好,比如写容哥儿对家里那些仆人的直观,写他对玉卿嫂的感受,写他好奇庆生嘴唇上的容貌,他爱和庆生玩耍,甚至带他到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剧院去,后来又带玉卿嫂去看庆生和金燕儿的私会,写他的好奇心,写他对玉卿嫂和庆生那犹如搏斗的性爱场景,都颇形象,又不超出一个孩童的理解。作者用这样一种旁观者,尤其是一个简直还不懂事的小孩子的视觉来讲述如此的一个悲剧,看得出是很苦心的。恰恰是容哥儿那种孩童的无知和理解,更凸显了这场爱情悲剧的震撼。相较于全知全能的叙述方法,很明显,这种孩童视觉,更容易让人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产生悲悯——爱情是不分对错的。可是,一个孩子何曾知晓。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甚至推动了爱情的摧毁,但他似乎毫无罪过。他也无力无能忏悔!——这是白先勇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很早就显现出的超异才华。
2)结构。小说的结构是很传统式的。有点像鲁迅的《孔乙己》。就是时间推动情节的发展。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把它和《孔乙己》来对比,还是有点意思的。虽然有点奇——它们说的并不是同一样的东西:一个是写爱情,一个是写小知识分子。但是,它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孩童视觉;都是一个悲剧;都对主人公有着很深的同情和悲悯;都是主人公周围都生活着一群冷漠自私的看客;主人公都颇不为周围人所理解。但是,和临近四十岁的鲁迅写《孔乙己》比较起来,一下子,二十三岁的白先勇在人情世态上的缺陷就露了出来。《孔乙己》是写得很舒缓的,一直到最后一个字,都很舒缓。但平静的文字背后,却浸透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对人世的俯视。这就是鲁迅的高明之处。而《玉卿嫂》,一开始也是很舒缓的,但越到后面,就激烈起来了——作者似乎不能把故事了结,只好以玉卿嫂杀死庆生后又自杀作为结束,而恰恰是这点,暴露了作者对社会的理解的浅和少。这是怪不得他的,一切只是年龄问题。你看,在他对世界增加了逐渐的理解,在他的社会经验逐渐成熟之后,他就不会再这样来写自己笔下的女性了。比如,一把青,比如,尹雪艳,比如,金大班。她们哪一个,经历的不比玉卿嫂多,受的伤害不比玉卿嫂大,但是,她们照例还好好活着。虽然,我们很清楚,她们其实是已经内心毁灭掉的人了。就像《玩笑》中的那几个主人公。死是最容易的,因为它绝决,激烈。但只有在人世间的逐渐经历,我们才会发现,死又是最不容易的。人无论经历再多,都竟然还能活着,甚至在没有了希望之后,他也照例地活着,生存着。一把青她们,也是有着很深的爱情的呀!看得出,这是白先勇的转变。这得益于年龄带来的人世经验,让他的小说更接近了真实,从而产生了更大的悲剧感。在年轻的时候写小说,总容易把人往死里整。这就是社会经验的缺乏所致。这大概就是我对玉卿嫂最不满意的地方了。如果,如果故事换成了玉卿嫂在知晓了庆生的私情,苦劝不听之后,大病了一场,这日,她正在床上卧着,坛子叔走了进来,默默无语,把一些礼品放在桌上,叹了口气,走了出去,过了几日,她就嫁到乡下去,跟了坛子叔的话,虽然不符合我们对爱情的想象,但不是能让我们对人生的无常,对爱情的千疮百孔更产生更大的感慨吗?同时,也留下了更多的回味空间——作为读者,我们势必会想,嫁到乡下后的玉卿嫂,她会是怎么的一个样的呢。
3)语言。我是很看重语言的。故事也罢,思想也罢,再绝妙,若是表达得不好,人们也是没有耐心去品味的。这时候的白先勇,已经接受了一些现代派的东西,同时也大概是看过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但他最受影响的,仍是幼年时便常读的《红楼梦》。不难看出,这篇小说里,都不难看到这三种文字的影响。有评论者提到小说中的广西口语的运用,但在我想来,那更多的还是来自于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台湾翻译为《麦田捕手》的一些收获。当然,我的看法也有可能是不对的。因为这本小说是五几年才出版的,而《玉卿嫂》60年就被写出来了。这时候的白先勇,文字的运用,虽然已经颇为成熟了,但是味道还是欠缺了点,有一些,说是白描,其实就是简单描述。但白在这篇作品中,运用人物的动作和言语,所刻画的那些人物,尤其是下层人物,是很贴地气的,很活灵活现的,这很见功底。这是我对他很佩服的一点——怎么说也罢,在我看来,小说就是要人物带动故事的发展。
4)意义。小说的意义,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很多评论者都已经下了很大功夫去挖掘了,我说也说不过人家,也说得绝对没人家那么有深度,那就不多说了吧。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