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没有看过《我们台湾这些年1》,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无论是台湾的还是大陆的。只是断断续续从一些电影、音乐中隐约有那么些支离破碎的了解。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翻开了这本《我们台湾这些年2》。
其实这本书里讲的台湾这30年,都是政治,居然那么生活化地表现出来,真是让人吃惊。当然,也许吃惊的并非仅仅是作者的文笔,更是内容本身。
《读库》中曾有一篇文章,讲述了台湾与大陆隔海喊话的情形。一边在金门,一边在厦门,一水之隔,遥遥相望。当时看完总以为只有我们是抵制台湾正在流行的生活形态的,包括食品、用品、音乐、电影等等。读到《2》时才发现,原来两边一样。台湾甚至连曾经在上海流行的歌曲都不许播,比如《何日君再来》。至于那些知名的作家,更是一个都不许提,什么鲁迅巴金沈从文,若不更名,连黑市都登录不了。
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一定都知道“二二八事件”,却未必都能理解那份白色恐怖。这本书里做了一些详解,虽没有详细解释“二二八事件”的来龙去脉(确实也不需要,整个事件的缘由网上已经很多),也让读者们能深刻体会当年台湾政府对大陆声音的恐惧。严厉的镇压正是因为无法抑制的恐惧。当年台湾政府早就知道了不可能“反攻大陆”,又无法安置跟随而来的外乡人。唯有镇压,能使当权者们略略安心一些。
这些外乡人在逐渐明白了不可能很快回到大陆去之后,才开始置地置房,心灰意懒地打造出了眷村。眷村的生活其实是残酷的,充满了各种欺压与凌辱,但也带来了各地区的文化交互碰撞。于是原来从不吃面条的台湾人,现在与最好吃的牛肉面挂钩,包子馒头也都由山东人带入了台湾的街头巷尾。生活就这样无心也无奈地过下去,成了一锅杂烩。只是偶尔会抹下眼泪“在大陆和日本人打了8年,现在却住日本人的房子”。
合上本书,不由感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正应了苏轼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这本书里讲的台湾这30年,都是政治,居然那么生活化地表现出来,真是让人吃惊。当然,也许吃惊的并非仅仅是作者的文笔,更是内容本身。
《读库》中曾有一篇文章,讲述了台湾与大陆隔海喊话的情形。一边在金门,一边在厦门,一水之隔,遥遥相望。当时看完总以为只有我们是抵制台湾正在流行的生活形态的,包括食品、用品、音乐、电影等等。读到《2》时才发现,原来两边一样。台湾甚至连曾经在上海流行的歌曲都不许播,比如《何日君再来》。至于那些知名的作家,更是一个都不许提,什么鲁迅巴金沈从文,若不更名,连黑市都登录不了。
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一定都知道“二二八事件”,却未必都能理解那份白色恐怖。这本书里做了一些详解,虽没有详细解释“二二八事件”的来龙去脉(确实也不需要,整个事件的缘由网上已经很多),也让读者们能深刻体会当年台湾政府对大陆声音的恐惧。严厉的镇压正是因为无法抑制的恐惧。当年台湾政府早就知道了不可能“反攻大陆”,又无法安置跟随而来的外乡人。唯有镇压,能使当权者们略略安心一些。
这些外乡人在逐渐明白了不可能很快回到大陆去之后,才开始置地置房,心灰意懒地打造出了眷村。眷村的生活其实是残酷的,充满了各种欺压与凌辱,但也带来了各地区的文化交互碰撞。于是原来从不吃面条的台湾人,现在与最好吃的牛肉面挂钩,包子馒头也都由山东人带入了台湾的街头巷尾。生活就这样无心也无奈地过下去,成了一锅杂烩。只是偶尔会抹下眼泪“在大陆和日本人打了8年,现在却住日本人的房子”。
合上本书,不由感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正应了苏轼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大头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