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点儿科学的美好和思维的乐趣
一
过去有朋友问我,《货币的战争》值不值得一看。我没看过这本书,不过当时这本书大火,所以道听途说也知道书中的内容。主要讲神秘富豪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操控世界的,据说很多重大事件背后都有他们家族的影子。我就此武断地给朋友回复,这本书呢,当做历史小说看看可以,不必当真。这是一本典型的主张阴谋论的书籍,而我对阴谋论始终是敬而远之的。不过现实中我发现,持我这种观点的人少之又少,而热衷于阴谋论的人则多之又多。
我很喜欢看高晓松的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很长见识。不过高老师的很多观念却很神奇,比如说他讲述中日甲午海战,认为这场战争是两国在对赌国运,日本国运上行,诸事顺利,所以屡战屡胜。而中国国运下行,所以遭遇惨败。我不太理解所谓国运是什么,它是关于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这些具体元素的笼统概况呢?还是认为冥冥之中有某种神秘力量能够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呢?如果是前者,不妨换个不容易产生误解的名字,比如综合国力;但如果是后者,那恐怕就太过唯心了吧。
高老师的阴谋论讲座不仅于此,比如他认为大型体育赛事背后,都有赌博集团在操纵,国家队的比赛也不例外。再比如他认为肯尼迪遇刺这件事,背后有大大的阴谋,涉及到一个叫做“共济会”的神秘组织,高老师还有幸认识了两位神秘兮兮的共济会高层。听高老师讲这段历史真有些看《达芬奇密码》的感觉,不同的是那是小说,而高老师讲的这个,他信以为真。
有很多美国人也信以为真。肯尼迪遇刺也是美国人最热衷的阴谋论故事,因为这件事的确有太多的巧合了,这么多偶然背后要是没有点必然性,实在是说不过去。本来2013年已经到了档案解密的期限,但美国政府把这个日期向后延迟了,这简直就坐实了阴谋论的主张。而如果我们再把林肯遇刺的故事加进去,那巧合多得能让你拍案而起,阴谋!一定有阴谋!
听我详细道来。林肯和肯尼迪,当选总统时间正好相差了一百年,两个人也都在任期内遇刺身亡。暗杀林肯的凶手正好比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早出生一百年。林肯在戏院被暗杀,凶手从戏院逃到附近仓库里被捕;暗杀肯尼迪的凶手刺杀时藏身仓库,然后逃到附近戏院里被捕。这两名凶手在上法庭受审之前,都被干掉了。事情还没完。林肯总统的秘书姓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秘书姓林肯。双方的秘书都劝阻总统不要出行,但总统们都没听。还有,两位总统被刺杀那天都是星期五,致命的枪伤都在后脑勺,两位第一夫人都在刺杀现场。林肯死后,继任的副总统姓约翰逊,不用说了,继任肯尼迪的副总统也姓约翰逊——林登·约翰逊,在高晓松眼里,这位就是策划这起刺杀的元凶之一。
多得离谱的巧合,够写几十本神秘小说的了。这简直就像是发生在平行宇宙里的故事,又或者相隔百年的两群人,在神秘力量的驱使下无可选择地走向了命运的棋局。而最让人泄气的答案肯定就是,这都只是巧合而已。
喜欢阴谋论,恐怕源自于人的本能,这个本能是人对于不理解的神奇事件都想问一个为什么。寻找真实答案是个能力问题,但这并不耽误人们给自己一个答案,只要能说服自己就好了,如果还能说服别人,并显得自己冰雪聪明,那简直就太赞了。从远古的图腾到神话故事,从宗教到阴谋论,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给出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答案。科学也是。
二
最近在看一本书,是物理学家万维刚的专栏合集《万万没想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当然,所谓“理工科思维”只是宣传的一个噱头,其实是用科学的思维来理解世界。这本书不能算作是科普类读物,因为它并不试图告诉你世界的真相是什么,而是想要告诉你什么样的方法才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有句老话叫做“谣言止于智者”,这话的意思不是说智者什么都知道,而是智者掌握了一套思维方式,来辨识谣言的真伪。随便拿来一个事物,也许智者从未接触过,但这并不影响智者通过有效的方法做出判断。当然,智者也有各种流派,神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这本书说的是理工科的。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阴谋论这件事呢?无可否认,阴谋是肯定存在的,但阴谋总有一个限度,因为人力有时而穷。并不是谁都有能力下一盘很大的棋,尤其是当这盘棋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时。比方说有阴谋论者认为美国人登月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美国政府和好莱坞合伙拍出来欺骗世界的科幻片。反驳这个阴谋论其实很简单,古龙说过,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除此之外,想要保守一项秘密最好的办法是让参与其中的人越少越好。假如登月计划是个骗局,这骗局也搞得太大了,怎么能让这么多人守住这个秘密呢?这太难了吧,要知道泄露这样的秘密绝对能让泄密者名利双收,相比起来,斯诺登都是小角色了。
万维刚给出的看法是,想要对任何事情的真伪都给以正确判断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评估每件事的可能性。阴谋论之所以不足信,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应该质疑政府——每个人都有权质疑政府——而是因为其成立的可能性很低。
阴谋论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看上去那解释很合理,但是合理并不意味着就可能发生。从概率上来说,细节越丰富看上去合理性越强,但其真实发生的可能性却越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总结了很多人的认知偏误。比如下面这个。假设有一个叫琳达的单身女性,31岁,作为哲学系学生的她曾经非常关注歧视和社会公正,还参加过反核实验。根据这些情况,请评估以下两种对琳达的描述,哪一个可能性更大。1.琳达是个银行出纳员;2.是个热衷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结果,几乎所有的受试者都认为第二项比第一项可能性更高。但这显然是错的,因为第一项的可能性包含第二项,尽管第二项细节更丰富,看上去更合理,但实际上可能性却降低了。
在儿童的心目中,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是有目的的,就像罗大佑的歌里唱的: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长大之后我们仍然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强队输给了弱队?为什么好人却不得好报?我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目的。在生物学家沃伯特看来,这种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论点,是一种童稚状态。而科学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摆脱童稚状态。
万维刚说:科学的标志,是对世界的运行给一套纯机械的机制。风怎么吹,石头怎么落下来,并不是说它有个目的,背后有个什么精神力量,而是物理定律决定了它就会这么做。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纯属自然,并不是谁“想让”它发生它才发生。比如艾滋病毒在黑人中传播最多,你可以去分析它的传播机制,但是这种传播并不一定有什么“目的”。而目的论,正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万维刚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科学不昌明,恐怕就是因为中国人始终抱有“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这样的目的论吧。
三
也许有人会问,凭什么科学的就是正确的?科学难道不会出错吗?迷信科学和迷信其他观念有什么区别?科学当然不会总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科学之所以值得信赖,恰恰是因为所有的科学结果都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就是所谓的“可证伪性”。胡适说,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正是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假设没有边界,要多大胆有多大胆:比如想象这个世界有可能是一个球;比如想象所有的大陆曾经都是连在一起的;比如想象整个宇宙是一次大爆炸的产物……这些观点的奇葩性并不弱于神话传说。甚至有人为自己大胆的预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如烧死在落马鲜花广场的布鲁诺。所不同的是,科学家会不遗余力地证明这些观点是对的,或是错的。而神话传说,那是没办法证明对错的。
科学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讲求证据和论证的逻辑性。如果你想说某件事是另一件事的原因,这在科学上很不容易。首先你要证明它们之间有相关性,把两件毫不相关的事儿扯在一起,只是因为它们前后脚发生,那是不行的。而证明了相关性只是第一步,然后还要证明它的因果性,导致一个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你得排除其他的可能原因。最后你还要找到这件事发生的机制,就是弄清楚为什么。如果这每一步都能通过科学的检验,那么你说蝴蝶扇动翅膀能引发一场风暴,科学家们都会相信。
举个具体的例子。比方说老谁家小谁吃了某偏方把病治好了。我们承认这两件事有相关性,但是对不起,在现代医学领域,这不能作为偏方有效的证明。因为可能别的药起作用了,也可能他获得心理安慰自愈了。按照医学检验的标准,你起码得举出上千个治愈案例,这还不算,你还要建立一个对照组,通过“双盲实验”来保证治病的是药物而不是心理作用。
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摆脱童稚状态》。文章介绍了美国对含有性内容的作品审查制度的变迁。美国当时严格的检查制度的一个理论是:性是危险的,人是薄弱的,必须控制性来保护人。其实我们这边也有类似观点。在作者看来,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是缺乏科学训练的。作者说:“二十年代美国这种理论。在科学上我们只能承认它是一种假设,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立;而且它又是一种最糟不过的假设,定义不清,以致无法设计一种检验方法。我在报刊上看到一些统计数字,指出有多少性犯罪的青少年看过‘不良’书刊或者黄色录相带,但是这样立论是错误的。 实际上有效的立论应是指出有多少看过“不良”书刊的青少年犯了罪。在概率论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反验概率,没有确定的关系,也不能够互相替代。”作者告诉我们,建立一个“青少年看‘不良’书刊导致犯罪”这样的因果联系是非常困难的,你得排除一切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想破坏它却很容易,举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在万维刚看来:“要想发现因果性,就必须尽可能的统计各种影响因素。然后使用统计方法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最后的结果才更有参考价值。不管调查到什么程度,都只是对真实世界的管中窥豹。科学研究的是有限的真理。当一篇论文说什么东西可能或者不可能导致什么疾病的时候,它说的其实是在这次研究所调查的这帮人里面有这么一个结论。这个结论能推广到所有人群么?记者一定比科学家更乐观。”
四
科学不会轻易地对事物做肯定或否定,科学是检验,在检验之前,科学没有结论,无论它面对的事物有多么离奇。万维刚在书中介绍了一家研究所,运用流行病统计学的原理去研究灵魂转世假说。这些研究者既不受“主流科学”的影响,也不受宗教的影响,他们既不相信有神论也不相信无神论,他们只相信证据。这个研究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哪怕你关心的是“灵魂转世”这样的问题,你唯一正确的判断办法仍然是科学。虽然有时候人们不通过科学的办法也能得到和科学相同的结论,但两者通往结论的路途却截然不同。区别在于,前者是偶然,后者是规律。我知道会有人追问,关于“灵魂转世”的实验到底得出了什么结论?对此我只能建议您去看书,这么重大的问题岂是我一两句能说得清楚的。
《万万没想到》是一本极为有趣的书,说推广科学思维都过于笼统了,这里面包括了物理学、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这也是一本入门读物,它把你引向那些杰出的头脑和他们的作品,比如凯文·凯利和他的《失控》,比如丹尼尔·卡尼曼和他的《思考,快与慢》,比如格拉德威尔和他的《异类》……他们所带给你的,是“思维的乐趣、秩序的美感以及逻辑的胜利”。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过,科学对中国人来说,是种外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对它的理解,有过种种偏差:始则惊为洪水猛兽,继而当巫术去理解,再后来把它看作一种宗教,拜倒在它的面前。他说这些理解都是不对的,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他的一位学生补充说:“除了学习科学已有的内容,还要学习它所有、我们所无的素质。我现在不学科学了,但我始终在学习这些素质。这就是说,人要爱平等、爱自由,人类开创的一切事业中,科学最有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两样做根基。对个人而言,没有这两样东西,不仅谈不上成就,而且会活得像一只猪。”这位学生就是《摆脱童稚状态》那篇文章的作者,他叫王小波。
过去有朋友问我,《货币的战争》值不值得一看。我没看过这本书,不过当时这本书大火,所以道听途说也知道书中的内容。主要讲神秘富豪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操控世界的,据说很多重大事件背后都有他们家族的影子。我就此武断地给朋友回复,这本书呢,当做历史小说看看可以,不必当真。这是一本典型的主张阴谋论的书籍,而我对阴谋论始终是敬而远之的。不过现实中我发现,持我这种观点的人少之又少,而热衷于阴谋论的人则多之又多。
我很喜欢看高晓松的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很长见识。不过高老师的很多观念却很神奇,比如说他讲述中日甲午海战,认为这场战争是两国在对赌国运,日本国运上行,诸事顺利,所以屡战屡胜。而中国国运下行,所以遭遇惨败。我不太理解所谓国运是什么,它是关于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这些具体元素的笼统概况呢?还是认为冥冥之中有某种神秘力量能够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呢?如果是前者,不妨换个不容易产生误解的名字,比如综合国力;但如果是后者,那恐怕就太过唯心了吧。
高老师的阴谋论讲座不仅于此,比如他认为大型体育赛事背后,都有赌博集团在操纵,国家队的比赛也不例外。再比如他认为肯尼迪遇刺这件事,背后有大大的阴谋,涉及到一个叫做“共济会”的神秘组织,高老师还有幸认识了两位神秘兮兮的共济会高层。听高老师讲这段历史真有些看《达芬奇密码》的感觉,不同的是那是小说,而高老师讲的这个,他信以为真。
有很多美国人也信以为真。肯尼迪遇刺也是美国人最热衷的阴谋论故事,因为这件事的确有太多的巧合了,这么多偶然背后要是没有点必然性,实在是说不过去。本来2013年已经到了档案解密的期限,但美国政府把这个日期向后延迟了,这简直就坐实了阴谋论的主张。而如果我们再把林肯遇刺的故事加进去,那巧合多得能让你拍案而起,阴谋!一定有阴谋!
听我详细道来。林肯和肯尼迪,当选总统时间正好相差了一百年,两个人也都在任期内遇刺身亡。暗杀林肯的凶手正好比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早出生一百年。林肯在戏院被暗杀,凶手从戏院逃到附近仓库里被捕;暗杀肯尼迪的凶手刺杀时藏身仓库,然后逃到附近戏院里被捕。这两名凶手在上法庭受审之前,都被干掉了。事情还没完。林肯总统的秘书姓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秘书姓林肯。双方的秘书都劝阻总统不要出行,但总统们都没听。还有,两位总统被刺杀那天都是星期五,致命的枪伤都在后脑勺,两位第一夫人都在刺杀现场。林肯死后,继任的副总统姓约翰逊,不用说了,继任肯尼迪的副总统也姓约翰逊——林登·约翰逊,在高晓松眼里,这位就是策划这起刺杀的元凶之一。
多得离谱的巧合,够写几十本神秘小说的了。这简直就像是发生在平行宇宙里的故事,又或者相隔百年的两群人,在神秘力量的驱使下无可选择地走向了命运的棋局。而最让人泄气的答案肯定就是,这都只是巧合而已。
喜欢阴谋论,恐怕源自于人的本能,这个本能是人对于不理解的神奇事件都想问一个为什么。寻找真实答案是个能力问题,但这并不耽误人们给自己一个答案,只要能说服自己就好了,如果还能说服别人,并显得自己冰雪聪明,那简直就太赞了。从远古的图腾到神话故事,从宗教到阴谋论,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给出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答案。科学也是。
二
最近在看一本书,是物理学家万维刚的专栏合集《万万没想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当然,所谓“理工科思维”只是宣传的一个噱头,其实是用科学的思维来理解世界。这本书不能算作是科普类读物,因为它并不试图告诉你世界的真相是什么,而是想要告诉你什么样的方法才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有句老话叫做“谣言止于智者”,这话的意思不是说智者什么都知道,而是智者掌握了一套思维方式,来辨识谣言的真伪。随便拿来一个事物,也许智者从未接触过,但这并不影响智者通过有效的方法做出判断。当然,智者也有各种流派,神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这本书说的是理工科的。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阴谋论这件事呢?无可否认,阴谋是肯定存在的,但阴谋总有一个限度,因为人力有时而穷。并不是谁都有能力下一盘很大的棋,尤其是当这盘棋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时。比方说有阴谋论者认为美国人登月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美国政府和好莱坞合伙拍出来欺骗世界的科幻片。反驳这个阴谋论其实很简单,古龙说过,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除此之外,想要保守一项秘密最好的办法是让参与其中的人越少越好。假如登月计划是个骗局,这骗局也搞得太大了,怎么能让这么多人守住这个秘密呢?这太难了吧,要知道泄露这样的秘密绝对能让泄密者名利双收,相比起来,斯诺登都是小角色了。
万维刚给出的看法是,想要对任何事情的真伪都给以正确判断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评估每件事的可能性。阴谋论之所以不足信,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应该质疑政府——每个人都有权质疑政府——而是因为其成立的可能性很低。
阴谋论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看上去那解释很合理,但是合理并不意味着就可能发生。从概率上来说,细节越丰富看上去合理性越强,但其真实发生的可能性却越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总结了很多人的认知偏误。比如下面这个。假设有一个叫琳达的单身女性,31岁,作为哲学系学生的她曾经非常关注歧视和社会公正,还参加过反核实验。根据这些情况,请评估以下两种对琳达的描述,哪一个可能性更大。1.琳达是个银行出纳员;2.是个热衷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结果,几乎所有的受试者都认为第二项比第一项可能性更高。但这显然是错的,因为第一项的可能性包含第二项,尽管第二项细节更丰富,看上去更合理,但实际上可能性却降低了。
在儿童的心目中,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是有目的的,就像罗大佑的歌里唱的: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长大之后我们仍然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强队输给了弱队?为什么好人却不得好报?我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目的。在生物学家沃伯特看来,这种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论点,是一种童稚状态。而科学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摆脱童稚状态。
万维刚说:科学的标志,是对世界的运行给一套纯机械的机制。风怎么吹,石头怎么落下来,并不是说它有个目的,背后有个什么精神力量,而是物理定律决定了它就会这么做。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纯属自然,并不是谁“想让”它发生它才发生。比如艾滋病毒在黑人中传播最多,你可以去分析它的传播机制,但是这种传播并不一定有什么“目的”。而目的论,正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万维刚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科学不昌明,恐怕就是因为中国人始终抱有“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这样的目的论吧。
三
也许有人会问,凭什么科学的就是正确的?科学难道不会出错吗?迷信科学和迷信其他观念有什么区别?科学当然不会总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科学之所以值得信赖,恰恰是因为所有的科学结果都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就是所谓的“可证伪性”。胡适说,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正是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假设没有边界,要多大胆有多大胆:比如想象这个世界有可能是一个球;比如想象所有的大陆曾经都是连在一起的;比如想象整个宇宙是一次大爆炸的产物……这些观点的奇葩性并不弱于神话传说。甚至有人为自己大胆的预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如烧死在落马鲜花广场的布鲁诺。所不同的是,科学家会不遗余力地证明这些观点是对的,或是错的。而神话传说,那是没办法证明对错的。
科学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讲求证据和论证的逻辑性。如果你想说某件事是另一件事的原因,这在科学上很不容易。首先你要证明它们之间有相关性,把两件毫不相关的事儿扯在一起,只是因为它们前后脚发生,那是不行的。而证明了相关性只是第一步,然后还要证明它的因果性,导致一个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你得排除其他的可能原因。最后你还要找到这件事发生的机制,就是弄清楚为什么。如果这每一步都能通过科学的检验,那么你说蝴蝶扇动翅膀能引发一场风暴,科学家们都会相信。
举个具体的例子。比方说老谁家小谁吃了某偏方把病治好了。我们承认这两件事有相关性,但是对不起,在现代医学领域,这不能作为偏方有效的证明。因为可能别的药起作用了,也可能他获得心理安慰自愈了。按照医学检验的标准,你起码得举出上千个治愈案例,这还不算,你还要建立一个对照组,通过“双盲实验”来保证治病的是药物而不是心理作用。
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摆脱童稚状态》。文章介绍了美国对含有性内容的作品审查制度的变迁。美国当时严格的检查制度的一个理论是:性是危险的,人是薄弱的,必须控制性来保护人。其实我们这边也有类似观点。在作者看来,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是缺乏科学训练的。作者说:“二十年代美国这种理论。在科学上我们只能承认它是一种假设,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立;而且它又是一种最糟不过的假设,定义不清,以致无法设计一种检验方法。我在报刊上看到一些统计数字,指出有多少性犯罪的青少年看过‘不良’书刊或者黄色录相带,但是这样立论是错误的。 实际上有效的立论应是指出有多少看过“不良”书刊的青少年犯了罪。在概率论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反验概率,没有确定的关系,也不能够互相替代。”作者告诉我们,建立一个“青少年看‘不良’书刊导致犯罪”这样的因果联系是非常困难的,你得排除一切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想破坏它却很容易,举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在万维刚看来:“要想发现因果性,就必须尽可能的统计各种影响因素。然后使用统计方法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最后的结果才更有参考价值。不管调查到什么程度,都只是对真实世界的管中窥豹。科学研究的是有限的真理。当一篇论文说什么东西可能或者不可能导致什么疾病的时候,它说的其实是在这次研究所调查的这帮人里面有这么一个结论。这个结论能推广到所有人群么?记者一定比科学家更乐观。”
四
科学不会轻易地对事物做肯定或否定,科学是检验,在检验之前,科学没有结论,无论它面对的事物有多么离奇。万维刚在书中介绍了一家研究所,运用流行病统计学的原理去研究灵魂转世假说。这些研究者既不受“主流科学”的影响,也不受宗教的影响,他们既不相信有神论也不相信无神论,他们只相信证据。这个研究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哪怕你关心的是“灵魂转世”这样的问题,你唯一正确的判断办法仍然是科学。虽然有时候人们不通过科学的办法也能得到和科学相同的结论,但两者通往结论的路途却截然不同。区别在于,前者是偶然,后者是规律。我知道会有人追问,关于“灵魂转世”的实验到底得出了什么结论?对此我只能建议您去看书,这么重大的问题岂是我一两句能说得清楚的。
《万万没想到》是一本极为有趣的书,说推广科学思维都过于笼统了,这里面包括了物理学、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这也是一本入门读物,它把你引向那些杰出的头脑和他们的作品,比如凯文·凯利和他的《失控》,比如丹尼尔·卡尼曼和他的《思考,快与慢》,比如格拉德威尔和他的《异类》……他们所带给你的,是“思维的乐趣、秩序的美感以及逻辑的胜利”。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过,科学对中国人来说,是种外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对它的理解,有过种种偏差:始则惊为洪水猛兽,继而当巫术去理解,再后来把它看作一种宗教,拜倒在它的面前。他说这些理解都是不对的,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他的一位学生补充说:“除了学习科学已有的内容,还要学习它所有、我们所无的素质。我现在不学科学了,但我始终在学习这些素质。这就是说,人要爱平等、爱自由,人类开创的一切事业中,科学最有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两样做根基。对个人而言,没有这两样东西,不仅谈不上成就,而且会活得像一只猪。”这位学生就是《摆脱童稚状态》那篇文章的作者,他叫王小波。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