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摘抄、笔记
冯友兰真是仰之弥高的大儒,无论是修养境界还是治学传道都令人钦佩。书中系统整理了历代各家学派的哲学要旨,既提纲挈领又融会贯通,由于是英文原稿又联系东西哲学,适合中外读者。我知识浅薄,能领会其中万一就很开心了。加深了对儒、道、墨、法理论框架的认识,对禅宗的源流也有了系统了解,但对新儒家程颐、朱熹、王阳明实在知之甚少、印象模糊,需要拓展阅读。书中结尾那句话也特别好:“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书中许多话都是字字珠玑,适合大段摘录总结,反复卒读。这篇读后感摘录了大量原文,并加上自己的Note,梳理了书中的体系骨架,供自己知识积累。
【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认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类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是伦理”。
Note:伦理和道德都是外化的规范,哲学或可既为自身行为指定规范,又可掌控外在规范的规律。哲学是最不具功利性的修养,哲学家的流派很多,都各执一词,无所谓绝对的对错,而是在伦理道德之上找到一种自我的认知,这种认知是孤独的、内化的,通过自我修习后再与世界、他人相处的更和谐。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学”追求的是外在的经验与知识,而这些必须是通过积累才能逐渐获得的,所以叫“为学日益”。
“道”追求的是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这种提升则需要人去,摒弃自己内心中的偏执、狂妄、机巧,才能以一种更开阔的心灵俯仰于天地之间,所以叫“为道日损” ”。
Note:“为道日损”,是一种人生减法,不带过多功利性、目的性去做一件事,就是“道”。"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疴溃痈。"《庄子·大宗师》,这句话也说的是去繁从简。
【中国哲学的问题】
中国哲学的问题是“内圣外王”之道。与柏拉图“哲学家—国王”模式相通。
Note:求内圣,不求闻达外王、王不一定圣、圣者自然王、王圣兼备者堪称圣王也。不圣之王,霸王尔。故孔子称素王。柏拉图所称的哲学家(即圣)带有庄子的味道,符合雅典城邦的政治松散、民主。
【入世和出世的区别】
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
Note:自我修养应该遵循“出世哲学”,对外交往应遵循“出世哲学”,这样可以使入世而不流俗,出世而不虚幻。
【中国哲学的背景】
Note::大陆国家促成农耕制度,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家族制度固定,地理、经济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哲学家靠朴素的直觉认定有、无。西方靠假设注重无到有的演绎过程,所以认识论、方法论发展的要更好些。这也是古希腊海洋文明于中国大陆文明的区别。
【中国哲学的表达】
中国哲学在表达上多以名言隽语、比喻例证来作为逻辑依据。
▲公元三、四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新道家",史称玄学。
▲一位禅宗和尚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二)。
▲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司马谈(司马迁之父)把诸子百家分为六种: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道家),出自《史记》。刘歆又加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意思是小说家在各家地位最低。/ 刘歆《汉书•艺文志》指出:儒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史官、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天文官吏)、法家出于理官、名家源自礼官、墨家者出于清庙之守(应该类似民政局、社保局之类吧)、杂家出于议官、农家源于社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孔子:"礼失而求诸野"。
【儒家:孔子】
Note: 社会讲【正名】(绝对道德律)。个人讲【仁义】,仁爱是社会责任之基。仁的实践途径是【忠恕】。义发展成【知命】,“为而无所求”这既肯定了不强背规律,也中和了道家“无为”之于社会实践的弊端。
孔子的哲学理念:
1、正名。
2、仁义。仁者爱人。英文为:perfectvirtue(全德)。
3、忠、恕。
"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4、知命。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
【墨家:墨子】
Note:墨家学派是游侠精神演变成的思想流派,代表没落贵族的下层阶级。其下层阶级的政治诉求既定了团结一心以“兼爱”作为实施手段的主张,并以鬼神作为精神凝聚力,最终通过国君的权力集中来实现大同。从下面墨家对儒家的批判,也可以看出,其实这就是封建社会“庶民阶级”对“士大夫阶级”一直以来的矛盾。墨家是以武士为基础的严密组织,其反儒的本质是阶级斗争。“兼爱”学说以“功利主义”作为论据,辅以“天志”、“明鬼”等鬼神信仰。墨子的政治思想是集权主义,个人认为这体现了没落贵族的双重身份,既希望重归既得利益阶层,又有关注当下底层阶级的情怀。
墨子言“十人十义”,所以观念不同太正常了。故也需要一个统一的价值观来规范“人异义”。那么也就没必要攻击别人的价值观,也没必要对抗统一的主流价值观,重要的是秉持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去忘然纠正别人的。人保有傲慢是必不可少的,但重要的是傲慢而无偏见。
▲墨子的哲学理念:
1、兼爱
2、以天帝、明鬼的善恶赏罚来约束人的行为。虽反对偶张祭祀,但承认鬼神的重要性。
3、强调通过国君的统治达到天下一义。
▲墨家对儒家的批判
1、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
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
3、儒者强调音乐,同样会造成使人腐化的后果。
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
【道家学派的创始:杨朱】
杨朱两个基本观念:
1、为我。
2、轻物重生。
Note:“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句话是“为我”思想的高度概括体现,一句话总结就是:人人做好自己,互相无需奉献,每个人都完满了,天下也就完满了。"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反过来说:人要是不珍重自己,那么谁还会把天下托付给他呢?这说的还是自尊自爱、自我我修养的问题。但道家忘了爱自己不代表爱他人,这不是大爱,所以要墨家的兼爱来补充。
【儒家:孟子】
通过“知道”和“集义”来养“浩然正气”到达“天民”的境界。
【名家】
施惠
公孙龙
名家是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派,没有逻辑就无所谓科学、哲学,虽然公孙龙等人以诡辩见长,但可以看出他们注重推理演绎的精神果实,这对研究学问是很重要的。
【道家:老子、庄子】
Note:老子是承接杨朱和名家的,是名家到道家无名的过度。冯友兰考证《老子》这部著作的出现晚于孔子时代。老子的理念:“无”是根本,属于本理论的形而上学。
▲老子的思想精髓:
1、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2、"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
3、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谁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4、“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Note:这也是佛道的区别:佛讲求“入灭”,道教讲求“长生”。)
【道家与儒家的直接冲突】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庄子的区别】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我觉得在某些方面庄子比老子更超脱,更形而上,老子是神坛上的神,庄子是落于反间的神,更亲近但更纤尘无染。
冯友兰在书中说:“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伦理学》)”,说到底还是境界的高低问题。
Note:老庄这章讲的很吸引人。如果说孔子是圣人,李聃和庄周就是超圣。鼓盆而歌是人类很难做到的境界,而世人所谓的情感被庄子称为“遁天倍情”(违背天性,背离真性情),庄子曰:“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这几乎抹杀了人欲。“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以下后期墨家和阴阳家都引用了书中原文)
【后期墨家】
“在反驳名家辩论的过程中,这两家沿着大致相同的思想路线,发展了知识论的和逻辑学的理论,以保卫常识。这些理论,在墨家则见之于"墨经"、在儒家则见之于《荀子》的《正名》篇”。
【墨家的逻辑方法:“效”和“推”】
它还把"故"分为"大故"、"小放"。"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经说上》)墨经所谓的"小故"显然就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原因";墨经所谓的"大故"显然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而充足原因"。现代逻辑学还区别出另一种原因,即充足原因,可以说是"有之必然,无之或然或不然"。这是演绎推理,也就是墨经中所谓的"效"的方法。至于另一种推理方法,就是"推"的方法,推论"凡人皆有死"。
【澄清兼爱说】
后期墨家遵循墨子功利主义哲学的传统,主张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在于取利避害。《大取》篇说:"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墨子和后期墨家都认为"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但是,什么是利的本质?墨子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可是后期墨家提出了,并已作出了解答。《经上》篇说:"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这样。后期墨家就为墨家的功利哲学作出享乐主义的解释。杰里米·边沁的"功利哲学"在《道德立法原理导言》中说:"'天然'使人类为二种最上威权所统治、此二威权,即是快乐与苦痛。只此二威权能指出人应做什么,决定人将做什么。照他的说法,道德的目的就是"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
后期墨家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兼",也就是"周"。("就是说,必需遍爱一切人,才算爱人;但是不必需遍不爱一切人,才算不爱人。这与乘马不同。不必需骑一切马才算骑马,但是必需不骑一切马,才算不骑马。)
【阴阳家】
▲《汉书·艺术志》根据刘歆《七略·术数略》,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洪范》所讲的五行:"五行"通常译为FiveElements(五种元素)。我们切不可将它们看作静态的,而应当看作五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汉语的"行"宇。意指toact(行动),或todo(做),所以"五行"一词。从字面上翻译,似是FiveActivities(五种活动),或FiveAgents(五种动因)。五行又叫"五德",意指FivePowers(五种能力)。
▲公元前三世纪阴阳家主要人物是邹衍。邹衍建立了新的历史哲学,以五德转移解释历史变化。皇帝的正式头衔仍然是"奉天承运皇帝"。所谓"承运",就是承五德转移之运。
【儒家:荀子】
▲荀子的主张:
1、性恶。
2、不同于孟子四端学说的可成尧舜,荀子认为成圣在智①。
3、如何向善:建立社会组织、尊崇礼②。
①荀子对“智”的解释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就是说,人所有的认识能力叫做"知",认识能力与外物相合者叫做智",即知识。认识能力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他所谓的"天官",例如耳目之官。另一个部分就是心。天官接受印象。
②荀子论证礼义的来源、重要性。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Note:《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这句话基本上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黄金规律,也是阶级必然会存在,和必然引发的双标准。
▲“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
【法家:韩非子】
强调以法治天下,赏罚分明,只要按照法则做,愚人也可以做君主。
【法家的统治方法】
历史退化论。诉诸古代权威,不在创新而在复古。冯友兰指出:法家思想核心并非法律 而是统治方法。“
【法家与道家儒家的分歧】
▲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道家反驳法家,君主要“用天下”是要有圣人之资的决断能力,单纯程式化依据法律根本不可行"。
▲儒家反对法家对礼的抛弃,一味用刑法。
【道家、儒家的形而上学】
▲道家和形而上
"易传"和《老子》一样认为,要取得胜利,就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分地胜利;要避免丧失某物,就一定要在此物中补充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
▲儒家形而上
"中"的观念在《中庸》里充分发展了。"中"很像亚力士多德的"黄金中道"的观念……"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比方说由华盛顿去纽约,停在纽约为恰好,走过去停在波士顿为太过,没走到就停在费城为不及。
【汉代儒学:董仲舒】
1、董仲舒宇宙发生论。
宇宙由十元素组成,并和阴阳理论密切相关。
2、“人性学说”:“由性而有仁,由情而有贪。狭义的性,相当于天的阳;情相当于天的阴。(《深察名号》)”。
(Note:董仲舒不强调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更强调本性是中和的需要教化。“由情而有贪”这句话很对)。
3、定下三纲五常作为人的一般道德律。
【汉代的唯物哲学:王充】
▲王充驳斥天人感应论。
(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蚁之在穴隙之中。蚤虱蝼蚁为顺逆横从,能令衣裳穴隙之间气变动乎?蚤虱蝼蚁不能,而独谓人能,不达物气之理也)。
【新道家:魏晋文人的风流与玄学】
(这章写的非常棒,可以看到魏晋时期在三国后战乱的士人对精神世界的纯粹寄托)
魏晋的“风流”和浪漫精神:任从冲动而生活
※“具有这种超越感,并以道家学说养心即具有玄心的人,必然对于快乐具有妙赏能力,要求更高雅的快乐,不要求纯肉感的快乐”。/ 由于有这种妙赏能力,这些有风流精神的人往往为之感动的事物,其他的普通人也许并不为之感动。他们有情,固然有关于宇宙人生总体的情,也有关于他们自己的个人感触的情。
※“具有物我无别,物我同等的感觉。要有风流的品格,这种感觉也是本质的东西。要成为艺术家,这种感觉也是本质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能够把他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所描绘的对象上,然后通过他的工具媒介把它表现出来”。
【佛教】
佛教的修行阶段:无明—菩提顿悟—涅槃(道家称之为:坐忘)。
▲大乘佛教的流派
性宗、空宗(中道宗)、二谛义
【僧肇的哲学】
《物不迁论》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
《般若无知论》。僧肇把"般若"描写成圣智,可是他又说圣智实际上是无知。
圣智是要知"无",它"超乎形象",没有性质,所以"无"根本不能成为知的对象。要知"无",只有与"无"同一。这种与"无"同一的状态,就叫做涅盘。涅盘和般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正如涅盘不是可知之物,般若是不知之知。
【道生的哲学】
无为的意思并不是真正无所作为,而是无心而为。只要遵循无为、无心的原则,对于物也就无所贪恋迷执。即使从事各种活动,也是如此。既然"业"而受报,是由于贪恋和迷执,现在没有贪恋和迷执,当然"业"不受报了。道生还有一个理论,主张"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盘"(《法华经疏》),即每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有佛性,或宇宙的心。
Note:从大乘佛教两个宗派区别,到神秀、慧能的公案,再到“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开始觉得慧能抬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太形而上,读到最后才明白冯友兰循序渐进、也反复强调道家“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和佛家“无心”一样,二者概括一句话就是:不带太强目的性去做事。佛教的无心和道家的顺乎自然都太形而上学了,之前冯友兰讲“新道家”有一派主张“任从冲动而生活”,如竹林七贤的王戎说:“圣人忘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中合一下,做有功利性的形而下的实践时不妨带着佛家行而上的无心;在形而上的感性层面不妨任性于“新道家”那种性情中人的痴狂。
【顿悟成佛的说法】
积学的本身并不足以使人成佛。成佛是一瞬间的活动,就像是跃过鸿沟。要么是一跃成功,达到彼岸,刹那之间完全成佛;要么是一跃而失败,仍然是原来的凡夫俗子。
【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从释迦牟尼佛直接传下来,传到菩提达摩,据说已经是第二十八代。达摩于梁武帝时,约520-526年,到中国,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神秀与慧能】神秀的偈强调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说的佛性。慧能的偈强调僧肇所说的无。禅宗有两句常说的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的偈表现了前一句,慧能的偈表现了后一句。
▲唐代义玄禅师:"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古尊宿语录》)
【新儒家】
"生,吾顺事;没,吾宁也。""生,吾顺事"是说:活着的时候,我就顺从和事奉宇宙的父母。(张载)。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制的。这历来是柏拉图式的实在论与康德式的观念论争论的主题,简直可以说,形上学中争论的就是这个主题。这个问题若是解决了,其他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处理情感的方法】
▲王弼所持的理论是,圣人"有情而无累"。
▲程颐讲求“廓然大公,物来顺应”,不迁怒。“譬如明镜,好物来时,便见是好;恶物来时,便见是恶;镜何尝有好恶也……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邵雍是个很快乐的人,程颢称他是"风流人豪"。他自名其住处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安乐吟》
【新儒家:朱熹】
朱熹的思想理论:
1、太极& "月印万川"。。
朱熹所说:"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在朱熹系统中的地位,相当于柏拉图系统中"善"的理念,亚力士多德系统中的"上帝"。但是,如果万物各有一太极;那不是太极分裂了吗?朱熹说:"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语类》卷九十四)
2、禀气
一个人,为了获得具体的存在,必须体现气。理,对于一切人都是一样的;气使人各不相同。朱熹“气禀”说:“但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 “理”在这里又是人的本能天性,和孟子的“性善”论接近。气就是后天的境遇和修养吧。
3、心、性
朱熹的“心、性”学说。心是情绪,性是固有情感。“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心能有活动,如思想和感觉,性则不能。在人,仁、义、礼、智,性也,然四者有何形状,亦只是有如此道理。有如此道理,便做得许多事出来。”理”在这里是人的天性,和孟子的“性善”论接近。
4、朱熹的政治理论
在朱熹看来,国家之理就是先王所讲所行的治道。它并不是某种主观的东西,它永恒地在那里。
5、个人修养
一是"致知",一是"用敬"。
致知要通过格物。要知道抽象的理,必须通过具体的物。我们的目的,是要知道存在于外界和我们本性中的理。理,我们知道的越多,则为气禀所蔽的性,我们也就看得越清楚。
【新儒家:王阳明】
1、“心外无物”
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
2、致良知
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就是"致良知"。
两个寓言小故事:
有个书生游览一个佛寺,受到执事僧人的冷遇。有一个大官也来游览,却受到最大的尊敬。大官走了以后,书生就问僧人为什么待遇不同。僧人说:"敬是不敬,不敬是敬。"书生就照僧人脸上狠狠打了一耳光。僧人愤怒地抗议道:"你为什么打我?"书生说:"打是不打,不打是打。"(讽刺了佛家一些教义上的模棱两可)
一个人抓住了来家行窃的贼,他质问贼:"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王国维对于哲学的苦恼:
"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
冯友兰认为,王国维在哲学中的苦恼,是由于他未能认识到,每门知识各有其自己的应用范围。人们不需要相信对实际作很多肯定的任何形上学学说。它若作这样的肯定,它就是坏的形上学,也同样是坏的科学。这并不意味着,好的形上学是不可信的。这只意味着,好的形上学是明明白白的,不需要说相信它,就像不需要说相信数学一样。形上学与数学、逻辑的区别,在于后二者不需要以"有某种事物"为出发点。"有某种事物"是对实际的一个肯定,也是形上学需要作的唯一的肯定。
冯友兰语录:
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
人需要思,才能知道不可思者;正如有时候人需要声音才能知道静默。人必须思及不可思者,可是刚一要这么做,它就立即溜掉了。这正是哲学的最迷人而又最恼人的地方。
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哲学)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
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现实融合起来。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作真的来说,而诗是把它当作假的来说。
佛家的佛与儒家的圣人,区别在于,佛必须在社会和人世间之外提高精神修养,圣人则必须在社会关系之内提高精神修养。
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惯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http://history.sina.com.cn/his/jm/2015-07-13/1551122604.shtml
书中许多话都是字字珠玑,适合大段摘录总结,反复卒读。这篇读后感摘录了大量原文,并加上自己的Note,梳理了书中的体系骨架,供自己知识积累。
【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认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类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是伦理”。
Note:伦理和道德都是外化的规范,哲学或可既为自身行为指定规范,又可掌控外在规范的规律。哲学是最不具功利性的修养,哲学家的流派很多,都各执一词,无所谓绝对的对错,而是在伦理道德之上找到一种自我的认知,这种认知是孤独的、内化的,通过自我修习后再与世界、他人相处的更和谐。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学”追求的是外在的经验与知识,而这些必须是通过积累才能逐渐获得的,所以叫“为学日益”。
“道”追求的是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这种提升则需要人去,摒弃自己内心中的偏执、狂妄、机巧,才能以一种更开阔的心灵俯仰于天地之间,所以叫“为道日损” ”。
Note:“为道日损”,是一种人生减法,不带过多功利性、目的性去做一件事,就是“道”。"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疴溃痈。"《庄子·大宗师》,这句话也说的是去繁从简。
【中国哲学的问题】
中国哲学的问题是“内圣外王”之道。与柏拉图“哲学家—国王”模式相通。
Note:求内圣,不求闻达外王、王不一定圣、圣者自然王、王圣兼备者堪称圣王也。不圣之王,霸王尔。故孔子称素王。柏拉图所称的哲学家(即圣)带有庄子的味道,符合雅典城邦的政治松散、民主。
【入世和出世的区别】
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
Note:自我修养应该遵循“出世哲学”,对外交往应遵循“出世哲学”,这样可以使入世而不流俗,出世而不虚幻。
【中国哲学的背景】
Note::大陆国家促成农耕制度,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家族制度固定,地理、经济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哲学家靠朴素的直觉认定有、无。西方靠假设注重无到有的演绎过程,所以认识论、方法论发展的要更好些。这也是古希腊海洋文明于中国大陆文明的区别。
【中国哲学的表达】
中国哲学在表达上多以名言隽语、比喻例证来作为逻辑依据。
▲公元三、四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新道家",史称玄学。
▲一位禅宗和尚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二)。
▲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司马谈(司马迁之父)把诸子百家分为六种: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道家),出自《史记》。刘歆又加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意思是小说家在各家地位最低。/ 刘歆《汉书•艺文志》指出:儒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史官、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天文官吏)、法家出于理官、名家源自礼官、墨家者出于清庙之守(应该类似民政局、社保局之类吧)、杂家出于议官、农家源于社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孔子:"礼失而求诸野"。
【儒家:孔子】
Note: 社会讲【正名】(绝对道德律)。个人讲【仁义】,仁爱是社会责任之基。仁的实践途径是【忠恕】。义发展成【知命】,“为而无所求”这既肯定了不强背规律,也中和了道家“无为”之于社会实践的弊端。
孔子的哲学理念:
1、正名。
2、仁义。仁者爱人。英文为:perfectvirtue(全德)。
3、忠、恕。
"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4、知命。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
【墨家:墨子】
Note:墨家学派是游侠精神演变成的思想流派,代表没落贵族的下层阶级。其下层阶级的政治诉求既定了团结一心以“兼爱”作为实施手段的主张,并以鬼神作为精神凝聚力,最终通过国君的权力集中来实现大同。从下面墨家对儒家的批判,也可以看出,其实这就是封建社会“庶民阶级”对“士大夫阶级”一直以来的矛盾。墨家是以武士为基础的严密组织,其反儒的本质是阶级斗争。“兼爱”学说以“功利主义”作为论据,辅以“天志”、“明鬼”等鬼神信仰。墨子的政治思想是集权主义,个人认为这体现了没落贵族的双重身份,既希望重归既得利益阶层,又有关注当下底层阶级的情怀。
墨子言“十人十义”,所以观念不同太正常了。故也需要一个统一的价值观来规范“人异义”。那么也就没必要攻击别人的价值观,也没必要对抗统一的主流价值观,重要的是秉持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去忘然纠正别人的。人保有傲慢是必不可少的,但重要的是傲慢而无偏见。
▲墨子的哲学理念:
1、兼爱
2、以天帝、明鬼的善恶赏罚来约束人的行为。虽反对偶张祭祀,但承认鬼神的重要性。
3、强调通过国君的统治达到天下一义。
▲墨家对儒家的批判
1、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
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
3、儒者强调音乐,同样会造成使人腐化的后果。
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
【道家学派的创始:杨朱】
杨朱两个基本观念:
1、为我。
2、轻物重生。
Note:“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句话是“为我”思想的高度概括体现,一句话总结就是:人人做好自己,互相无需奉献,每个人都完满了,天下也就完满了。"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反过来说:人要是不珍重自己,那么谁还会把天下托付给他呢?这说的还是自尊自爱、自我我修养的问题。但道家忘了爱自己不代表爱他人,这不是大爱,所以要墨家的兼爱来补充。
【儒家:孟子】
通过“知道”和“集义”来养“浩然正气”到达“天民”的境界。
【名家】
施惠
公孙龙
名家是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派,没有逻辑就无所谓科学、哲学,虽然公孙龙等人以诡辩见长,但可以看出他们注重推理演绎的精神果实,这对研究学问是很重要的。
【道家:老子、庄子】
Note:老子是承接杨朱和名家的,是名家到道家无名的过度。冯友兰考证《老子》这部著作的出现晚于孔子时代。老子的理念:“无”是根本,属于本理论的形而上学。
▲老子的思想精髓:
1、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2、"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
3、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谁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4、“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Note:这也是佛道的区别:佛讲求“入灭”,道教讲求“长生”。)
【道家与儒家的直接冲突】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庄子的区别】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我觉得在某些方面庄子比老子更超脱,更形而上,老子是神坛上的神,庄子是落于反间的神,更亲近但更纤尘无染。
冯友兰在书中说:“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伦理学》)”,说到底还是境界的高低问题。
Note:老庄这章讲的很吸引人。如果说孔子是圣人,李聃和庄周就是超圣。鼓盆而歌是人类很难做到的境界,而世人所谓的情感被庄子称为“遁天倍情”(违背天性,背离真性情),庄子曰:“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这几乎抹杀了人欲。“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以下后期墨家和阴阳家都引用了书中原文)
【后期墨家】
“在反驳名家辩论的过程中,这两家沿着大致相同的思想路线,发展了知识论的和逻辑学的理论,以保卫常识。这些理论,在墨家则见之于"墨经"、在儒家则见之于《荀子》的《正名》篇”。
【墨家的逻辑方法:“效”和“推”】
它还把"故"分为"大故"、"小放"。"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经说上》)墨经所谓的"小故"显然就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原因";墨经所谓的"大故"显然是现代逻辑学所谓的"必要而充足原因"。现代逻辑学还区别出另一种原因,即充足原因,可以说是"有之必然,无之或然或不然"。这是演绎推理,也就是墨经中所谓的"效"的方法。至于另一种推理方法,就是"推"的方法,推论"凡人皆有死"。
【澄清兼爱说】
后期墨家遵循墨子功利主义哲学的传统,主张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在于取利避害。《大取》篇说:"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墨子和后期墨家都认为"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但是,什么是利的本质?墨子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可是后期墨家提出了,并已作出了解答。《经上》篇说:"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这样。后期墨家就为墨家的功利哲学作出享乐主义的解释。杰里米·边沁的"功利哲学"在《道德立法原理导言》中说:"'天然'使人类为二种最上威权所统治、此二威权,即是快乐与苦痛。只此二威权能指出人应做什么,决定人将做什么。照他的说法,道德的目的就是"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
后期墨家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兼",也就是"周"。("就是说,必需遍爱一切人,才算爱人;但是不必需遍不爱一切人,才算不爱人。这与乘马不同。不必需骑一切马才算骑马,但是必需不骑一切马,才算不骑马。)
【阴阳家】
▲《汉书·艺术志》根据刘歆《七略·术数略》,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洪范》所讲的五行:"五行"通常译为FiveElements(五种元素)。我们切不可将它们看作静态的,而应当看作五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汉语的"行"宇。意指toact(行动),或todo(做),所以"五行"一词。从字面上翻译,似是FiveActivities(五种活动),或FiveAgents(五种动因)。五行又叫"五德",意指FivePowers(五种能力)。
▲公元前三世纪阴阳家主要人物是邹衍。邹衍建立了新的历史哲学,以五德转移解释历史变化。皇帝的正式头衔仍然是"奉天承运皇帝"。所谓"承运",就是承五德转移之运。
【儒家:荀子】
▲荀子的主张:
1、性恶。
2、不同于孟子四端学说的可成尧舜,荀子认为成圣在智①。
3、如何向善:建立社会组织、尊崇礼②。
①荀子对“智”的解释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就是说,人所有的认识能力叫做"知",认识能力与外物相合者叫做智",即知识。认识能力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他所谓的"天官",例如耳目之官。另一个部分就是心。天官接受印象。
②荀子论证礼义的来源、重要性。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Note:《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这句话基本上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黄金规律,也是阶级必然会存在,和必然引发的双标准。
▲“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
【法家:韩非子】
强调以法治天下,赏罚分明,只要按照法则做,愚人也可以做君主。
【法家的统治方法】
历史退化论。诉诸古代权威,不在创新而在复古。冯友兰指出:法家思想核心并非法律 而是统治方法。“
【法家与道家儒家的分歧】
▲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道家反驳法家,君主要“用天下”是要有圣人之资的决断能力,单纯程式化依据法律根本不可行"。
▲儒家反对法家对礼的抛弃,一味用刑法。
【道家、儒家的形而上学】
▲道家和形而上
"易传"和《老子》一样认为,要取得胜利,就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分地胜利;要避免丧失某物,就一定要在此物中补充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
▲儒家形而上
"中"的观念在《中庸》里充分发展了。"中"很像亚力士多德的"黄金中道"的观念……"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比方说由华盛顿去纽约,停在纽约为恰好,走过去停在波士顿为太过,没走到就停在费城为不及。
【汉代儒学:董仲舒】
1、董仲舒宇宙发生论。
宇宙由十元素组成,并和阴阳理论密切相关。
2、“人性学说”:“由性而有仁,由情而有贪。狭义的性,相当于天的阳;情相当于天的阴。(《深察名号》)”。
(Note:董仲舒不强调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更强调本性是中和的需要教化。“由情而有贪”这句话很对)。
3、定下三纲五常作为人的一般道德律。
【汉代的唯物哲学:王充】
▲王充驳斥天人感应论。
(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蚁之在穴隙之中。蚤虱蝼蚁为顺逆横从,能令衣裳穴隙之间气变动乎?蚤虱蝼蚁不能,而独谓人能,不达物气之理也)。
【新道家:魏晋文人的风流与玄学】
(这章写的非常棒,可以看到魏晋时期在三国后战乱的士人对精神世界的纯粹寄托)
魏晋的“风流”和浪漫精神:任从冲动而生活
※“具有这种超越感,并以道家学说养心即具有玄心的人,必然对于快乐具有妙赏能力,要求更高雅的快乐,不要求纯肉感的快乐”。/ 由于有这种妙赏能力,这些有风流精神的人往往为之感动的事物,其他的普通人也许并不为之感动。他们有情,固然有关于宇宙人生总体的情,也有关于他们自己的个人感触的情。
※“具有物我无别,物我同等的感觉。要有风流的品格,这种感觉也是本质的东西。要成为艺术家,这种感觉也是本质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能够把他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所描绘的对象上,然后通过他的工具媒介把它表现出来”。
【佛教】
佛教的修行阶段:无明—菩提顿悟—涅槃(道家称之为:坐忘)。
▲大乘佛教的流派
性宗、空宗(中道宗)、二谛义
【僧肇的哲学】
《物不迁论》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
《般若无知论》。僧肇把"般若"描写成圣智,可是他又说圣智实际上是无知。
圣智是要知"无",它"超乎形象",没有性质,所以"无"根本不能成为知的对象。要知"无",只有与"无"同一。这种与"无"同一的状态,就叫做涅盘。涅盘和般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正如涅盘不是可知之物,般若是不知之知。
【道生的哲学】
无为的意思并不是真正无所作为,而是无心而为。只要遵循无为、无心的原则,对于物也就无所贪恋迷执。即使从事各种活动,也是如此。既然"业"而受报,是由于贪恋和迷执,现在没有贪恋和迷执,当然"业"不受报了。道生还有一个理论,主张"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盘"(《法华经疏》),即每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有佛性,或宇宙的心。
Note:从大乘佛教两个宗派区别,到神秀、慧能的公案,再到“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开始觉得慧能抬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太形而上,读到最后才明白冯友兰循序渐进、也反复强调道家“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和佛家“无心”一样,二者概括一句话就是:不带太强目的性去做事。佛教的无心和道家的顺乎自然都太形而上学了,之前冯友兰讲“新道家”有一派主张“任从冲动而生活”,如竹林七贤的王戎说:“圣人忘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中合一下,做有功利性的形而下的实践时不妨带着佛家行而上的无心;在形而上的感性层面不妨任性于“新道家”那种性情中人的痴狂。
【顿悟成佛的说法】
积学的本身并不足以使人成佛。成佛是一瞬间的活动,就像是跃过鸿沟。要么是一跃成功,达到彼岸,刹那之间完全成佛;要么是一跃而失败,仍然是原来的凡夫俗子。
【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从释迦牟尼佛直接传下来,传到菩提达摩,据说已经是第二十八代。达摩于梁武帝时,约520-526年,到中国,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神秀与慧能】神秀的偈强调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说的佛性。慧能的偈强调僧肇所说的无。禅宗有两句常说的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的偈表现了前一句,慧能的偈表现了后一句。
▲唐代义玄禅师:"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古尊宿语录》)
【新儒家】
"生,吾顺事;没,吾宁也。""生,吾顺事"是说:活着的时候,我就顺从和事奉宇宙的父母。(张载)。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制的。这历来是柏拉图式的实在论与康德式的观念论争论的主题,简直可以说,形上学中争论的就是这个主题。这个问题若是解决了,其他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处理情感的方法】
▲王弼所持的理论是,圣人"有情而无累"。
▲程颐讲求“廓然大公,物来顺应”,不迁怒。“譬如明镜,好物来时,便见是好;恶物来时,便见是恶;镜何尝有好恶也……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邵雍是个很快乐的人,程颢称他是"风流人豪"。他自名其住处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安乐吟》
【新儒家:朱熹】
朱熹的思想理论:
1、太极& "月印万川"。。
朱熹所说:"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在朱熹系统中的地位,相当于柏拉图系统中"善"的理念,亚力士多德系统中的"上帝"。但是,如果万物各有一太极;那不是太极分裂了吗?朱熹说:"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语类》卷九十四)
2、禀气
一个人,为了获得具体的存在,必须体现气。理,对于一切人都是一样的;气使人各不相同。朱熹“气禀”说:“但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 “理”在这里又是人的本能天性,和孟子的“性善”论接近。气就是后天的境遇和修养吧。
3、心、性
朱熹的“心、性”学说。心是情绪,性是固有情感。“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心能有活动,如思想和感觉,性则不能。在人,仁、义、礼、智,性也,然四者有何形状,亦只是有如此道理。有如此道理,便做得许多事出来。”理”在这里是人的天性,和孟子的“性善”论接近。
4、朱熹的政治理论
在朱熹看来,国家之理就是先王所讲所行的治道。它并不是某种主观的东西,它永恒地在那里。
5、个人修养
一是"致知",一是"用敬"。
致知要通过格物。要知道抽象的理,必须通过具体的物。我们的目的,是要知道存在于外界和我们本性中的理。理,我们知道的越多,则为气禀所蔽的性,我们也就看得越清楚。
【新儒家:王阳明】
1、“心外无物”
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
2、致良知
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就是"致良知"。
两个寓言小故事:
有个书生游览一个佛寺,受到执事僧人的冷遇。有一个大官也来游览,却受到最大的尊敬。大官走了以后,书生就问僧人为什么待遇不同。僧人说:"敬是不敬,不敬是敬。"书生就照僧人脸上狠狠打了一耳光。僧人愤怒地抗议道:"你为什么打我?"书生说:"打是不打,不打是打。"(讽刺了佛家一些教义上的模棱两可)
一个人抓住了来家行窃的贼,他质问贼:"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王国维对于哲学的苦恼:
"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
冯友兰认为,王国维在哲学中的苦恼,是由于他未能认识到,每门知识各有其自己的应用范围。人们不需要相信对实际作很多肯定的任何形上学学说。它若作这样的肯定,它就是坏的形上学,也同样是坏的科学。这并不意味着,好的形上学是不可信的。这只意味着,好的形上学是明明白白的,不需要说相信它,就像不需要说相信数学一样。形上学与数学、逻辑的区别,在于后二者不需要以"有某种事物"为出发点。"有某种事物"是对实际的一个肯定,也是形上学需要作的唯一的肯定。
冯友兰语录:
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
人需要思,才能知道不可思者;正如有时候人需要声音才能知道静默。人必须思及不可思者,可是刚一要这么做,它就立即溜掉了。这正是哲学的最迷人而又最恼人的地方。
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哲学)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
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现实融合起来。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作真的来说,而诗是把它当作假的来说。
佛家的佛与儒家的圣人,区别在于,佛必须在社会和人世间之外提高精神修养,圣人则必须在社会关系之内提高精神修养。
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惯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http://history.sina.com.cn/his/jm/2015-07-13/1551122604.shtml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