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首选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多年来,这部专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作者简介 · · · · · ·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52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译者赵复三,祖籍江苏宝山,1926年生。少从周一良、王守惠先生读中国古典文学。1943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46年大学毕业。196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主任。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被聘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副所长。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长,主张以蔡元培...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52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译者赵复三,祖籍江苏宝山,1926年生。少从周一良、王守惠先生读中国古典文学。1943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46年大学毕业。196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主任。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被聘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副所长。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长,主张以蔡元培思想,学术自由、兼容并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办院方针。1989年退职移居国外,在法国、美国、加拿大执教,曾获荣誉神学博士学位。1997年退休,从事中外思想史研究。
目录 · · · · · ·
英文版编著引言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 道有的第一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与隐者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 道有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汉盛和道有再起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第二十四章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一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迁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信。在末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名家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哲学简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中国哲学简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98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0 )
-
Free Press (1997)9.0分 77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9.3分 13148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9.2分 3224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9.2分 266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非实体收集02 (36.4℃)
- 哲学专业本科基本阅读书目 (大理寺卿)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哲学简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芥川川 2007-05-27 14:52:29
不好看,缺乏眼界和才气。总觉得能写哲学史的人总得有个哲学高度的。还不如钱穆说的中国是没有哲学的,有的只不过人生的道理。
8 有用 三七莲华 2011-05-24 23:52:08
高中时候还很自大地因此书写过哲学浅论什么的
5 有用 午谷各 2016-05-04 05:23:30
大部分是准确的,思路清晰也很客观。但是有些地方,可能是为了让外国人理解,拿柏拉图等西哲进行类比,个人认为有些牵强,会造成一种误导。
5 有用 浮生若夢 2009-12-31 00:51:27
这是中国哲学界公推的一本书。说实话,我并没太看懂,所以有机会再读一遍。
1 有用 螃蟹蟹 2013-12-05 22:38:10
挺棒的 每天泡脚的时候看一点……最近每天写文案 自己的事情反而不知道说什么了啊 真是的
0 有用 厨子不看菜谱 2023-06-01 21:02:25 江苏
这啥呀这是
0 有用 Sybil 2023-05-31 19:12:55 安徽
今天下午刚读完,非常感谢冯友兰先生的陪伴❤️
0 有用 笑里中刀 2023-05-29 10:34:44 上海
脉络清楚。读完有醍醐灌顶之感
0 有用 明天又是好天气 2023-05-28 21:21:44 甘肃
赶在别人面前做一个总结,就是成功。这本书类似什么呐?用一个例子来说就好像现在动辄几分钟带你看完**一样,但是绝对比视频的价值高,有营养,更何况冯友兰是什么人,大师。所以读绝对是值得的。
0 有用 清白之年 2023-05-27 22:30:16 北京
五星是书,三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