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只属于你自己的“最强大脑” ——评马文·明斯基《心智社会》(The Society of Mind)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意识是个怎样的过程?思维究竟在如何运作?人与人之间在心智上的差别又是如何产生的?千百年来,这些问题不仅是长期纠缠着作为社会性哺乳动物的这一高级生物的人类的重大困惑,也是关于厘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探寻人类思维的奥秘以及通过对于“心智社会”的研究发展人工智能等问题绕不开的障碍。
本书作为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奖得主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就以上问题的集中探讨以及对科学和人性的浪漫主义解读,阐释了人类思维这个复杂的过程对于研究人工智能和塑造最高级的“心智社会”的关键作用。在他看来,“大脑不过是肉做的机器”,大脑中不具备思维的微小单元可以组成各种思维——意识、精神活动、常识、思维、智能、自我,最终形成“统一的智慧”,而这种智能组合就是“心智社会”。一言以蔽之,“智慧从愚笨中来,没有心智社会就没有智能。”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思维的运作过程和心智社会的涌现方式。简而言之,就作者看来,所谓智能的“心智社会”,是由非智能的、不具备思维的微小部件组成的。在此过程中,每片思维都是由被称为“智能体”的更小的程序组成的,其本身只能做一些完全不需要思维或思考的低级智慧的事情,但人类会以一些非常特别的方式把这些智能体汇聚到社群中而产生真正的智能。
就本书的体例而言,正如作者在引言中慨叹地那样,我们似乎不能够也没必要做出间接又直接的线性解释,或者找到一种顺序整齐的原则作为理论基础,因为或许思维的本质就是源于那些智能体之间复杂的交错关联。因此,接下来,作为写给本书的导读和书评,也将遴选书中30章、270篇原创文章中着重讨论的8个议题(issues),带领大家一道认识只属于你自己的“最强大脑”。
(一)思维与脑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意识,还是介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不可捉摸的存在?反过来说,脑的本质又是什么?是承载思维的物质载体,还是参与思维运作的能量来源?以及,思维与脑的关系究竟又是什么?一方面,我们从不认为思想是通过物质传承的,也不认为每一种物质都能思考;另一方面,如果思想不是通过物质传承的那又是通过什么呢?以及,如果物质的某一部分是缺乏思想的,应该是哪一部分呢?
在第1章“引言”部分(1.2),作者以由化学物质组成的细胞进而又组成生物的例子类比,细胞的繁殖和遗传密码的复制,似乎与思维的运作方式中“思维智能体”发挥的基础作用类似,正是从那些最简单的事物中我们了解到最复杂的知识。以“积木的世界”为例(1.4),智能组分解成小程序式的智能体来完成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小动作,而在这里所说的智能体本身并不是具备智能的小的“智能组”,而必然是区别于“智能组”且不具备智能的。
然而,仅仅解释每个单独的智能体能做什么是不够的,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每个单独的组件如何工作,其次必须知道每个组件与和它相联系的其他组件之间是如何互动的,最后必须理解所有这些局部的互动是如何联系在一起来完成整个系统任务的。否则,就好像数学归纳法的论证推导一样,只能落入循环论证或平行说理的窠臼。
(二)冲突与妥协
在从智能体到智能组的构建过程中,出现了冲突怎么办?冲突无法妥协又怎么办?简而言之,关于选择之间的冲突的解决机制,智能体和由智能体构成的智能组又有什么好的设计和对策呢?
在第3章“冲突与妥协”部分,基于作者提出的无法妥协定理(The Principle of Non-compromise,3.2),智能体之间的冲突有向上级移动的倾向;当思维内部发生了冲突且冲突无法妥协的时候,思维中等级分明的官僚机构(bureaucracy,3.3)即会发生作用,尽管在智能组中智能体无须关注最终的结果,只要关注与其相关的某些智能体在干什么就可以了。
而对于那些无法通过向更高级求助而解决冲突的交叉相连的闭环和循环结构而言,尽管破坏行为本身也许让外部变得乱糟糟,却在内部减少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时间,也是在为建设性目标服务。而这种由疼痛和愉悦也在某种程度上简化我们思维场景的限制条件。
(三)意识与内省
意识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比这个问题更亟待回答的是,我们又究竟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有意识的?
在第6章“洞察与内省”部分,作者认为,在每个正常人的思维中,似乎都有一些我们称为意识的程序,通常被认为能让我们知道自身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但是,实际上,我们能意识到的思维很少能告诉我们它们是怎么来的,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被命名为“信号”的行为——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它们的固有属性,只是分配给它们的结果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意识的思维利用信号来驱动我们思维中的发动机以控制无数的程序,而这些程序很少为我们所意识到。更多地,只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类比以及信号、符号、单词和名称的使用来完成这一认知过程——由已知得可知,由可知解未知。
除此之外,我们又我们又究竟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有意识的呢?作者在书中提出的B-脑理论(6.4)似乎为这一困惑找到了解答。通过把脑划分成A和B两个部分,我们或许可以让思维观察自身并记录所发生的事。A的输入和输出与真实的世界相连,用于感知那里发生的事;B不能与外部世界有任何联系,只让它与A相连,而A就是它的全部世界。这样两部分的安排有助于形成一个“反思的”意识社会。B-脑可以对A-脑进行实验,就像A-脑可以对身体或者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实验一样。A可以试着预测和控制外部世界,B则可以试着去预测和控制A将会做什么。尽管如此,我们的许多思维仍然隐藏在了意识之外,而且改变思维中的一个组件去影响其他的组件也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延时。
(四)记忆理论
记忆是如何产生的?产生的记忆又是如何被储存和调用的?基于此,作者在第8章“记忆理论”部分提出了一种名为“知识线”(knowledge-line)或“K线”的记忆理论(8.1)。
K线是一种线状结构,我们把学到的东西放在离首先学会它的智能体最近的地方以便将知识容易地提取和使用;每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有一个好主意的时候,它就会与被激活的思维智能体相联结。之后,当我们激活K线的时候,与它相联结的智能体就会被唤醒,让你进入一种与之前解决问题或获得那个好主意时非常相似的“思维状态”,并用哲学思想碎片来重新填充你的思维。这样,在解决新的、相似的问题时就会相对容易一些——换言之,我们是通过列出参与了某个思维获得的智能体来“记住”所思考的内容的。
但是,当被激活的智能体(如Q)与K线试图激活的智能体(如P)相冲突会怎么样?是让K线的智能体优先被激活,还是让当前的智能体优先被激活,抑或根据无法妥协原则把两组智能体都压制住?尽管,最理想的方案是准确激活P中最有助于解决当前问题的智能体,但对于任何一个简单的策略来说,这种要求都太过分了。
除此之外,记忆的迁移能力和重现过程,按照作者的解读,则是通过“水平带”的作用将新的K线与最近活动着的旧K线联结在一起。这样,不仅比把一条新的K线与最近在你思维中活动着的所有智能体联结在一起更加经济,而且它所形成的记忆是更有组织的场景演化式的记忆社会(8.8)和更富层级结构的知识树(8.9)。
(五)“派珀特原则”与“更社会”
儿童是如何最终获得成人的数量观并进而理解“更社会”(Society-of-More,10.5)的思维框架的?
一个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在“无法妥协原则”的基础上,儿童对于控制不同维度的比较的智能体进行了优先顺序的排列,并在“更社会”中增加了新的“管理智能体”。在这一点上,皮亚杰实验中强调的“需要发展更好的方法来使用已经拥有的知识”,也恰恰回应了“派珀特原则”(10.4)的基本结论——思维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些步骤不仅仅需要获得新的知识,还需要获得新的管理方式来运用已有的知识。
在具体的知识管理过程中,“智能官僚机构”则发挥了作用。尽管有人会抱怨系统里负责官僚管理的中级水平的管理者太多了,但这些堆积成山的官僚机构是值得付出成本的,因为每个更高水平的智能体都体现了一种“更高阶”的知识——否则,我们无法再低水平的智能组中运用这些知识,它们只会互相妨碍。而当我们积累了更多低水平的智能体和其他用来管理它们的调节层之后,这个系统就发展成了知识管理的多水平等级结构。
(六)学习意义与逻辑推理
到底什么是学习呢?学习的意义又体现在什么方面?作者在第12章“学习意义”部分首先给“学习”下了一个定义,即在我们思维的运作过程中做一些有用的改变(12.2)。具体而言,学习首先应当包括对于统一框架(uniframing)的探寻(“演绎”),对于结构(“形式”)和功能(“内容”)等不同环境中学到的内容融合(connection)在一起的方式,日积月累(“归纳”)的坚持和策略以及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或例外原则的关注。
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从看见到相信,从构想到实践,背后隐藏的实际上是逻辑构建和依次展开的全部过程。在真实生活中,我们在想要简化并总结思想,向他人解释并说服论点时会真正用到逻辑。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偏好用不含环路的链状结构的逻辑网络认识、解释并试图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又看到无数不同类型的网络都包含着环路而互相纠缠。
尽管如此,与一般思维相比,逻辑推理没有中间地带而只有存在或不存在,所以逻辑论证不会有任何“薄弱环节”并因此而满足完备性假设。它很少能帮助我们获得新的理念,却常常能帮助我们检测到旧理念中的薄弱环节并把混乱的网络整理成简单的链条(18.4)。
(七)词汇和理念
语言绝非仅仅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理念的媒介,而是我们形成所有抽象概念的工具。尽管语言本身不是我们思维的物质基础且没有意义,但它会在我们的思维中建立事物进而控制并改变其他智能体的工作,并借由这种工具改变和表达理念。然而,我们有时会用词汇来思考,有时却不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言只是思维的一部分,用语言思考只能揭示思维活动中的一块碎片而已。
那么,词汇与思维过程有什么关系呢?语言又为什么可以让人与人进行沟通呢? 在这里,作者在第19章中“词汇和理念”部分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智能体(19.3),第一类叫作“多忆体”(polyneme),是一条负责开启其他智能组程序的长时记忆的K线而向不同的智能组发送相同的简单信号使得每个智能组都必须独立学会在收到这种信号时要做什么;第二类叫作“独原体”(isonome),是一条控制短时记忆的K线——这种分布式学习系统的构成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理解的事情极为重要。
当一个单一的智能体通过词汇和理念向若干个不同的智能组发送信号时,这种信息对于每个不同的智能组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他所有智能组也都必须学会自己适当的反应方式而对来自多忆体同样的信号作出不同的反应。与此同时,多忆体也都须与每个智能组中的K线相联,以便通过识别、权衡、泛化进而唤醒K线智能组中的各个局部状态以完成语言智能组的封闭圆环。
(八)Trans-框架与结构思维
在我们对具体情境展开描述的时候,Trans-框架为我们提供了刻画包含空间运输(transportation),理念传送(transmission)和所有权转换(transfer)等在内的思维工具,并进而演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系统性的、跨领域的一致性的,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思维领域使用而实现智能体之间沟通的思维技能。
其中,Trans-框架中的“代原体”(pronome)作为思维的代词,在连接结构与功能之间制造那些非常重要的联结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区别于多忆体承载长时记忆的“永久K线”,代原体承载短时记忆,并作为“临时K线”与任何当前它能触及的活动着的智能体相联结——当我们再次激活“代原体”时,同样的智能体也会被唤醒。这样一来,在旧K线上联结新的K线让我们可以建构等级式记忆树;拥有更多功能的“临时记忆”使我们能够追求次级目标并且能够容忍更复杂的干扰类型;而并行代原体即桥接多个领域的代原体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从若干个角度查看同一个问题。当然,也有假说认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临时的K线,当一个“代原体”的K线被使用过之后,它就变成了永久的K线,那个代原体机器则与之前没有用过的另一个K线联结起来。
如果说代原体从本质上来说对每个接受者的影响是激活或分配某个特定的短时记忆单元(22.1);那么,独原体(isonome)则是任何一个会对多个智能组产生统一影响的智能体。在这个意义上,独原体对它的每个接受者都会产生相似的固有影响,因此它会把同样的理念同时运用于许多不同的事物上;而多忆体对它的每个接受者都会产生不同的习得性影响,因而它会把同样的事物与不同的理念联结起来——独原体和多忆体都和记忆有关,但多忆体本质上就是记忆,而独原体和作为特殊类型的独原体则控制着记忆的使用方式(22.2)。进而,Trans-框架在对于空间(图形)、时间(历史)、语言(语法)的结构思维的形成过程和同时运行的多重思维的建构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本篇文章结束之前,或许我还想对本书尚未充分展开或完全解读(至少未能说服我)的以下三方面问题作以简述,留待给读者和关心这些问题的朋友继续思考、探讨。
首先,本书在第30章“思维模式” 部分讨论意志的自由(30.6)时,从现代科学的观点认定“人类意志的自由”是不存在的,“那些刻板的自然法则已经构筑了特定的思维状态。” 作者认为,宇宙和人脑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受因果律(确定性)和随机事件(偶然性)决定,那些佯装遑称的决断、意志或自控,只不过是我们就不知道的事情的想象和命名。真相真的如此么?这是科学实证的研究结果,还是科学主义的僭越狂妄?正如作者在“后记与致谢”部分指出的,本书中的大部分陈述都只是推测,并且删除了所有的科学证据文献,也不应该将本书作为科学学术文本来阅读,而应该当作一次可以展开想象的冒险故事。然而,“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到底在科学实证和哲学研究等领域已有哪些确切的结论呢?
其次,同样是在“后记与致谢”部分,作者再次重申本书网状而非线性的叙述模式本身也是思维的本来面目。然而,正如作者在引言部分即指出的那样,所谓“心智社会”,是由非智能的、不具备思维的微小部件组成而成的,而人类会以一些非常特别的方式把这些智能体汇聚到社群中而产生真正的智能。但是,这种所谓的“非常特别的方式”究竟是什么呢?无论是线性链接,网状聚合还是复杂涌现,我们究竟应当如何认识、理解并印证这一过程呢?
最后,作为人工智能之父,Marvin Minsky 对于“心智社会”的研究,或许包含着对于人工智能这种“有史以来能增强人类能力的东西”的关注。那么,在人工智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人类的心智能力是人工智能不能(或至少是目前不能)实现的呢?以及,在人类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有无在质或量上显著超越人类心智的能力表现呢?或许,只有以上三个问题的进一步诠释和研究,才能帮助我们继续真正地认识只属于自己的“最强大脑”。
(本文首发于书入法App客户端)
本书作为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奖得主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就以上问题的集中探讨以及对科学和人性的浪漫主义解读,阐释了人类思维这个复杂的过程对于研究人工智能和塑造最高级的“心智社会”的关键作用。在他看来,“大脑不过是肉做的机器”,大脑中不具备思维的微小单元可以组成各种思维——意识、精神活动、常识、思维、智能、自我,最终形成“统一的智慧”,而这种智能组合就是“心智社会”。一言以蔽之,“智慧从愚笨中来,没有心智社会就没有智能。”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思维的运作过程和心智社会的涌现方式。简而言之,就作者看来,所谓智能的“心智社会”,是由非智能的、不具备思维的微小部件组成的。在此过程中,每片思维都是由被称为“智能体”的更小的程序组成的,其本身只能做一些完全不需要思维或思考的低级智慧的事情,但人类会以一些非常特别的方式把这些智能体汇聚到社群中而产生真正的智能。
就本书的体例而言,正如作者在引言中慨叹地那样,我们似乎不能够也没必要做出间接又直接的线性解释,或者找到一种顺序整齐的原则作为理论基础,因为或许思维的本质就是源于那些智能体之间复杂的交错关联。因此,接下来,作为写给本书的导读和书评,也将遴选书中30章、270篇原创文章中着重讨论的8个议题(issues),带领大家一道认识只属于你自己的“最强大脑”。
(一)思维与脑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意识,还是介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不可捉摸的存在?反过来说,脑的本质又是什么?是承载思维的物质载体,还是参与思维运作的能量来源?以及,思维与脑的关系究竟又是什么?一方面,我们从不认为思想是通过物质传承的,也不认为每一种物质都能思考;另一方面,如果思想不是通过物质传承的那又是通过什么呢?以及,如果物质的某一部分是缺乏思想的,应该是哪一部分呢?
在第1章“引言”部分(1.2),作者以由化学物质组成的细胞进而又组成生物的例子类比,细胞的繁殖和遗传密码的复制,似乎与思维的运作方式中“思维智能体”发挥的基础作用类似,正是从那些最简单的事物中我们了解到最复杂的知识。以“积木的世界”为例(1.4),智能组分解成小程序式的智能体来完成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小动作,而在这里所说的智能体本身并不是具备智能的小的“智能组”,而必然是区别于“智能组”且不具备智能的。
然而,仅仅解释每个单独的智能体能做什么是不够的,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每个单独的组件如何工作,其次必须知道每个组件与和它相联系的其他组件之间是如何互动的,最后必须理解所有这些局部的互动是如何联系在一起来完成整个系统任务的。否则,就好像数学归纳法的论证推导一样,只能落入循环论证或平行说理的窠臼。
(二)冲突与妥协
在从智能体到智能组的构建过程中,出现了冲突怎么办?冲突无法妥协又怎么办?简而言之,关于选择之间的冲突的解决机制,智能体和由智能体构成的智能组又有什么好的设计和对策呢?
在第3章“冲突与妥协”部分,基于作者提出的无法妥协定理(The Principle of Non-compromise,3.2),智能体之间的冲突有向上级移动的倾向;当思维内部发生了冲突且冲突无法妥协的时候,思维中等级分明的官僚机构(bureaucracy,3.3)即会发生作用,尽管在智能组中智能体无须关注最终的结果,只要关注与其相关的某些智能体在干什么就可以了。
而对于那些无法通过向更高级求助而解决冲突的交叉相连的闭环和循环结构而言,尽管破坏行为本身也许让外部变得乱糟糟,却在内部减少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时间,也是在为建设性目标服务。而这种由疼痛和愉悦也在某种程度上简化我们思维场景的限制条件。
(三)意识与内省
意识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比这个问题更亟待回答的是,我们又究竟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有意识的?
在第6章“洞察与内省”部分,作者认为,在每个正常人的思维中,似乎都有一些我们称为意识的程序,通常被认为能让我们知道自身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但是,实际上,我们能意识到的思维很少能告诉我们它们是怎么来的,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被命名为“信号”的行为——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它们的固有属性,只是分配给它们的结果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意识的思维利用信号来驱动我们思维中的发动机以控制无数的程序,而这些程序很少为我们所意识到。更多地,只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类比以及信号、符号、单词和名称的使用来完成这一认知过程——由已知得可知,由可知解未知。
除此之外,我们又我们又究竟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有意识的呢?作者在书中提出的B-脑理论(6.4)似乎为这一困惑找到了解答。通过把脑划分成A和B两个部分,我们或许可以让思维观察自身并记录所发生的事。A的输入和输出与真实的世界相连,用于感知那里发生的事;B不能与外部世界有任何联系,只让它与A相连,而A就是它的全部世界。这样两部分的安排有助于形成一个“反思的”意识社会。B-脑可以对A-脑进行实验,就像A-脑可以对身体或者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实验一样。A可以试着预测和控制外部世界,B则可以试着去预测和控制A将会做什么。尽管如此,我们的许多思维仍然隐藏在了意识之外,而且改变思维中的一个组件去影响其他的组件也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延时。
(四)记忆理论
记忆是如何产生的?产生的记忆又是如何被储存和调用的?基于此,作者在第8章“记忆理论”部分提出了一种名为“知识线”(knowledge-line)或“K线”的记忆理论(8.1)。
K线是一种线状结构,我们把学到的东西放在离首先学会它的智能体最近的地方以便将知识容易地提取和使用;每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有一个好主意的时候,它就会与被激活的思维智能体相联结。之后,当我们激活K线的时候,与它相联结的智能体就会被唤醒,让你进入一种与之前解决问题或获得那个好主意时非常相似的“思维状态”,并用哲学思想碎片来重新填充你的思维。这样,在解决新的、相似的问题时就会相对容易一些——换言之,我们是通过列出参与了某个思维获得的智能体来“记住”所思考的内容的。
但是,当被激活的智能体(如Q)与K线试图激活的智能体(如P)相冲突会怎么样?是让K线的智能体优先被激活,还是让当前的智能体优先被激活,抑或根据无法妥协原则把两组智能体都压制住?尽管,最理想的方案是准确激活P中最有助于解决当前问题的智能体,但对于任何一个简单的策略来说,这种要求都太过分了。
除此之外,记忆的迁移能力和重现过程,按照作者的解读,则是通过“水平带”的作用将新的K线与最近活动着的旧K线联结在一起。这样,不仅比把一条新的K线与最近在你思维中活动着的所有智能体联结在一起更加经济,而且它所形成的记忆是更有组织的场景演化式的记忆社会(8.8)和更富层级结构的知识树(8.9)。
(五)“派珀特原则”与“更社会”
儿童是如何最终获得成人的数量观并进而理解“更社会”(Society-of-More,10.5)的思维框架的?
一个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在“无法妥协原则”的基础上,儿童对于控制不同维度的比较的智能体进行了优先顺序的排列,并在“更社会”中增加了新的“管理智能体”。在这一点上,皮亚杰实验中强调的“需要发展更好的方法来使用已经拥有的知识”,也恰恰回应了“派珀特原则”(10.4)的基本结论——思维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些步骤不仅仅需要获得新的知识,还需要获得新的管理方式来运用已有的知识。
在具体的知识管理过程中,“智能官僚机构”则发挥了作用。尽管有人会抱怨系统里负责官僚管理的中级水平的管理者太多了,但这些堆积成山的官僚机构是值得付出成本的,因为每个更高水平的智能体都体现了一种“更高阶”的知识——否则,我们无法再低水平的智能组中运用这些知识,它们只会互相妨碍。而当我们积累了更多低水平的智能体和其他用来管理它们的调节层之后,这个系统就发展成了知识管理的多水平等级结构。
(六)学习意义与逻辑推理
到底什么是学习呢?学习的意义又体现在什么方面?作者在第12章“学习意义”部分首先给“学习”下了一个定义,即在我们思维的运作过程中做一些有用的改变(12.2)。具体而言,学习首先应当包括对于统一框架(uniframing)的探寻(“演绎”),对于结构(“形式”)和功能(“内容”)等不同环境中学到的内容融合(connection)在一起的方式,日积月累(“归纳”)的坚持和策略以及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或例外原则的关注。
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从看见到相信,从构想到实践,背后隐藏的实际上是逻辑构建和依次展开的全部过程。在真实生活中,我们在想要简化并总结思想,向他人解释并说服论点时会真正用到逻辑。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偏好用不含环路的链状结构的逻辑网络认识、解释并试图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又看到无数不同类型的网络都包含着环路而互相纠缠。
尽管如此,与一般思维相比,逻辑推理没有中间地带而只有存在或不存在,所以逻辑论证不会有任何“薄弱环节”并因此而满足完备性假设。它很少能帮助我们获得新的理念,却常常能帮助我们检测到旧理念中的薄弱环节并把混乱的网络整理成简单的链条(18.4)。
(七)词汇和理念
语言绝非仅仅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理念的媒介,而是我们形成所有抽象概念的工具。尽管语言本身不是我们思维的物质基础且没有意义,但它会在我们的思维中建立事物进而控制并改变其他智能体的工作,并借由这种工具改变和表达理念。然而,我们有时会用词汇来思考,有时却不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言只是思维的一部分,用语言思考只能揭示思维活动中的一块碎片而已。
那么,词汇与思维过程有什么关系呢?语言又为什么可以让人与人进行沟通呢? 在这里,作者在第19章中“词汇和理念”部分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智能体(19.3),第一类叫作“多忆体”(polyneme),是一条负责开启其他智能组程序的长时记忆的K线而向不同的智能组发送相同的简单信号使得每个智能组都必须独立学会在收到这种信号时要做什么;第二类叫作“独原体”(isonome),是一条控制短时记忆的K线——这种分布式学习系统的构成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理解的事情极为重要。
当一个单一的智能体通过词汇和理念向若干个不同的智能组发送信号时,这种信息对于每个不同的智能组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他所有智能组也都必须学会自己适当的反应方式而对来自多忆体同样的信号作出不同的反应。与此同时,多忆体也都须与每个智能组中的K线相联,以便通过识别、权衡、泛化进而唤醒K线智能组中的各个局部状态以完成语言智能组的封闭圆环。
(八)Trans-框架与结构思维
在我们对具体情境展开描述的时候,Trans-框架为我们提供了刻画包含空间运输(transportation),理念传送(transmission)和所有权转换(transfer)等在内的思维工具,并进而演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系统性的、跨领域的一致性的,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思维领域使用而实现智能体之间沟通的思维技能。
其中,Trans-框架中的“代原体”(pronome)作为思维的代词,在连接结构与功能之间制造那些非常重要的联结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区别于多忆体承载长时记忆的“永久K线”,代原体承载短时记忆,并作为“临时K线”与任何当前它能触及的活动着的智能体相联结——当我们再次激活“代原体”时,同样的智能体也会被唤醒。这样一来,在旧K线上联结新的K线让我们可以建构等级式记忆树;拥有更多功能的“临时记忆”使我们能够追求次级目标并且能够容忍更复杂的干扰类型;而并行代原体即桥接多个领域的代原体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从若干个角度查看同一个问题。当然,也有假说认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临时的K线,当一个“代原体”的K线被使用过之后,它就变成了永久的K线,那个代原体机器则与之前没有用过的另一个K线联结起来。
如果说代原体从本质上来说对每个接受者的影响是激活或分配某个特定的短时记忆单元(22.1);那么,独原体(isonome)则是任何一个会对多个智能组产生统一影响的智能体。在这个意义上,独原体对它的每个接受者都会产生相似的固有影响,因此它会把同样的理念同时运用于许多不同的事物上;而多忆体对它的每个接受者都会产生不同的习得性影响,因而它会把同样的事物与不同的理念联结起来——独原体和多忆体都和记忆有关,但多忆体本质上就是记忆,而独原体和作为特殊类型的独原体则控制着记忆的使用方式(22.2)。进而,Trans-框架在对于空间(图形)、时间(历史)、语言(语法)的结构思维的形成过程和同时运行的多重思维的建构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本篇文章结束之前,或许我还想对本书尚未充分展开或完全解读(至少未能说服我)的以下三方面问题作以简述,留待给读者和关心这些问题的朋友继续思考、探讨。
首先,本书在第30章“思维模式” 部分讨论意志的自由(30.6)时,从现代科学的观点认定“人类意志的自由”是不存在的,“那些刻板的自然法则已经构筑了特定的思维状态。” 作者认为,宇宙和人脑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受因果律(确定性)和随机事件(偶然性)决定,那些佯装遑称的决断、意志或自控,只不过是我们就不知道的事情的想象和命名。真相真的如此么?这是科学实证的研究结果,还是科学主义的僭越狂妄?正如作者在“后记与致谢”部分指出的,本书中的大部分陈述都只是推测,并且删除了所有的科学证据文献,也不应该将本书作为科学学术文本来阅读,而应该当作一次可以展开想象的冒险故事。然而,“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到底在科学实证和哲学研究等领域已有哪些确切的结论呢?
其次,同样是在“后记与致谢”部分,作者再次重申本书网状而非线性的叙述模式本身也是思维的本来面目。然而,正如作者在引言部分即指出的那样,所谓“心智社会”,是由非智能的、不具备思维的微小部件组成而成的,而人类会以一些非常特别的方式把这些智能体汇聚到社群中而产生真正的智能。但是,这种所谓的“非常特别的方式”究竟是什么呢?无论是线性链接,网状聚合还是复杂涌现,我们究竟应当如何认识、理解并印证这一过程呢?
最后,作为人工智能之父,Marvin Minsky 对于“心智社会”的研究,或许包含着对于人工智能这种“有史以来能增强人类能力的东西”的关注。那么,在人工智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人类的心智能力是人工智能不能(或至少是目前不能)实现的呢?以及,在人类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有无在质或量上显著超越人类心智的能力表现呢?或许,只有以上三个问题的进一步诠释和研究,才能帮助我们继续真正地认识只属于自己的“最强大脑”。
(本文首发于书入法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