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上幸福的人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怎样的人生才美满?”这是古希腊哲人曾提出的问题。有人应酬般的过着人生,直到垂垂老矣,才发现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只可惜已无力回天。
如今,斯坦福的比尔.内波特和戴夫.伊万斯在校内创建一门人生设计课,深受欢迎。
他们提出以设计师的思维进行人生设计,以实现美满的人生。工程思维目标明确,而设计思维则是没有明确答案的。平常我们可以看到各行各业都有成功人士,这不证实了这句话吗?
既然设计思维没有明确答案为什么要使用呢?这是因为人生本身是个宽泛的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则是个性化的定制。设计思维对于个性化的问题能够很好的处理,而且能够使答案变得有趣和酷炫。那么设计需要什么呢?作者强调了设计思维有5点:
1. 保持好奇
2. 不断尝试
3. 重新定义问题
4. 专注于过程,不是目的
5. 深度合作
那这5点在人生设计中有什么用呢?我们需要在设计中进行体会。
人生设计是条漫长的路,我们首先要找到自己所在位置,并确定自己的大体方向,然后记录自己能够投入的事情,制定多个人生版本的计划,通过原型设计进行尝试,最后做出选择,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大致内容。接下来随着书的脚步,来看一下作者内波特是如何设计人生的吧。
在人生设计之前,我们要明白人生设计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要注意的是“重力问题”,通俗点讲就是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人可能就笑了,谁会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我能够理解各位的想法,但“重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就好比斯多葛学派中的观点称,我们之所以痛苦,大部分是因为过去还有未来的事。我们悔恨过去,焦虑未来。你看未来和过去都是我们现在不可改变的,但我们仍会沉浸其中。所以作者内波特和伊万斯提出了答案:我们要接受它们。接受了“重力问题”后,我们就能开始真正的人生设计了。
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那怎么知道我们自己的位置呢?我们需要从四个维度去考虑,这个四个维度分别是健康、工作、娱乐、爱。其中要注意健康,健康包括情绪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我们需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下面就是评价表:
第二步,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指南针。在人生的大海上航行,我们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方向。所以我们需要指南针来引领我们。指南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人生观和工作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我们可以采取“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来进行思考。比如,我的人生观是什么?为什么呢?我的工作观又是什么?为什么?人生观和工作观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冲突吗?
这里有个最大的误区,认为是指南针定了就不能改了,这时错误的。指南针可以改,通常1-2年可以进行修改。
第三步,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大致方向,那我们需要该怎么做呢?当然是寻找路线了。那我们该怎样规划好自己的路线呢?我们得听从自己身体和内心的安排。正如每个人都自己所擅长的事情。而我们可以从3个维度来看:心流模式、能量、是否喜欢。
我们可以从这3个角度出发,逐渐的找出自己喜爱的活动,寻找到自己喜欢的路线。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呢?首先,我们可以记录活动,并从上面所说的3个维度进行评分。
然后,我们对活动进行细化和反思,看我们处于这些活动时,什么状态下分数更高。
同样为了能够让反思的过程更加的深刻,我们可以采用设计师观察事物的方法AEIOU法,以放大细节。
A:活动 你参加了什么样的活动?活动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E:环境 那时环境如何?你感觉怎么样?
I:互动 你和人还是机器进行互动?陌生的?熟悉的?
O:物体 你和物体还是设备进行互动?有投入感吗?
U:用户 活动中有其他人吗?带来负面还是正面的影响?
第四步:创建专属于你的人生设计,即书中的“奥德赛”计划,我们需要做三种人生设计。听到这里时,你会感觉自己被玩弄了,设计3种这也太难了,我一种都做不来。我们要纠正这种认知,要以设计思维来看待问题,因为人生有多重可能性。同样,斯坦福教育学院丹.施瓦茨教授让两个小组进行研究,并让第一小组同时构思三个想法,第二组只需构思一个。进行了5轮的练习后,发现第一组表现最好,不仅方案多,最终方案最为优秀,而第二组则不停完善,并且没带来实际意义的创新。
看到这里你就知道为什么要进行3种人生设计了吧。接下来为了培养你的设计思维。我们需要做一个练习。
1. 从你第三步完成的表中,选取“喜爱”作为关键字
2. 根据这个字联想5-6个词
3. 再根据5-6个词分别再做联想
4. 再分别根据“心流”,“活力”做关键字,重复2-3步骤做两张张思维导图
5. 分别从3张导图最外围区域选一个词,得到3个词
6. 根据三个词,做一个工作描述
7. 为工作创造一个角色,并画一幅草图。
跟着这个步骤做上2-3遍,你便可以用设计思维进行人生设计了。下面就是人生设计图表:
接下来是设计图表的简单介绍:
人生设计是以5年作为出发点的,其次你也可以给人生设计你一个标题,并根据内容提出3个问题,你还需要对人生设计进行评估包括物力,喜欢程度,自信心,一致性。最后你还可以分享你的计划。
第五步:接下来就是“原型设计”了,原型设计也就是以实际行动来验证一下这个设计是否合适。因为我们不能仅凭一纸空谈,就做出决定。我们需要通过尝试来进行试水,有时候我们通过试水很可能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工作并不如实际中那么简单、有趣。
那怎么进行“原型设计”的尝试呢?
1. 人生设计采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跟相关领域人士进行谈话和互动,来了解设计的可行性。
2. 原型体验:我们可以通过相关领域实习或者进行些2-3月体验来看一下设计是否可行。
3. 我们可以召集小组进行讨论,看设计是否可行。
这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哪些人生设计是可行的,并可展开行动。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一些求职策略,面对失败的态度,选择的基本方法以及团队创建。
人生设计,简单来说也就是,从自身出发,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以此进行设计并尝试,找出适合的选择。我认为人生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时刻意识到设计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就像书中所说,人生就像一个开放的游戏,我们要从不断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快乐,而不是固执地,冥思苦想地找一个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