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出版业提供无数种死法,尤其是在内心深处

今年是我投身于出版行业的第五年,五年间接生了50多本书,其中的7,8本卖出了十万册以上的销量,以近年的图书市场来讲勉强可以算作畅销书;操作过销量50万册以上的“爆款图书”;也做出过“中国最美图书”。可我的内心正在一点点死去。
繁冗的出版流程,模式化的写作逻辑,尸位素餐的部门设置和乏善可陈的日常生活都在催化和腐朽着神经,越来越不会为了一本新书的到稿而期待,也很难被拿到手中的样书所感动。丧到如同失去了色彩的欧维……
2015年底,我们出版了瑞典小说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简体中文版。
这部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路红到全世界,改编电影还入围了奥斯卡的丧萌小说描述了丧妻后一心求死的欧维因为要帮邻居倒车、修暖气、出借梯子、送伤员去医院、收养流浪猫、修自行车、收留被逐出家门的基佬、组织朋友被强制送进疗养院等等小事一直没有自杀成功,反而慢慢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和乐趣的故事。我深深记得第一次读过这本书的稿子时那种觉得整个世界都会温暖和可爱起来的感觉。就像在一片冰封的庭园中看见一株盛开花朵的樱桃树。我被告知你得等上许多年,可能是一辈子才能碰到一次这种情况。这种情况碰到一次就已经堪称奇迹了,更别说碰到两次,简直是不可能的。
后来我真的有幸第二次闻到了这样的香气,那一年,我遇到了《戴上手套擦泪》。
《欧维》之后,巴克曼又接连推出了My Grandmother Asked Me to Tell You She's Sorry和Britt-Marie Was Here,依旧畅销,可多少都有点如法炮制,重复自己的感觉,可能过高的期望值影响了我们对这两本书的观感和评价,失望之余,我们放弃了操作的可能性,后来果麦接手后也就有了火起来的《外婆的道歉信》和《清单人生》。很确定这两本书如果由我来操作不会做的更好也就谈不上有什么遗憾,听到周围人提到巴克曼也是暗暗地替作者开心了一回。
时间到了17年5月,偶然间得知巴克曼推出了一本全新的小说叫做《熊镇》,纯属好奇向版代要来了瑞典转译英文版的审读资料,花了一个周末读完后我发现了这本小说的与众不多。
故事舞台发生在瑞典森林深处一个偏僻孤立的小镇,每一年随着更多的工作与人口消失,入选全国半准决赛的冰上曲棍球少年代表队成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因为这场球赛关乎小镇的经济发展、自信心和生死存亡!然而当众人满怀希望期盼胜利到来的前夕,一个可怕的性侵事件却改变了一切,戏剧性的转折不仅打破了所有人的梦想,还引爆了小镇的混乱、分裂和暴力。世界由此坍塌,小镇里的每个人都被迫做出他们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人性选择和站队。

在这部作品中,巴克曼大胆地突破了自己擅长的叙事模式和视角,将描写对象从老人和小孩延展至小镇群像,仔细算算,这本小说竟出场了近十组家庭、三十多位人物,而每一个人物都鲜活无比,每个人面临的艰难抉择都是如此的让人感同身受。
在一番竞价后我们拿下了《熊镇》和其续集的简体中文出版权。在之前阅读英文版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些含混的细节,于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我选择了更耗费时间,周期更长的瑞典文直译,并且几乎没有什么犹豫的找了之前帮我翻译过《戴上手套擦泪》的郭腾坚老师,待我读过郭老师译文的那一刻我才又一次真切的闻到了樱桃树的香气。
郭老师的译文较之英语版更加注重细节的表述和场景的描述,书中大量人物轮番登场以POV式的视角写出了罗生门般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人际联系和有关家庭、友情、忠诚、不平等、女性弱势处境、男性情谊以及为人父母等不同层次不同纬度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有它的重量,共同组成了这本有着无比宽广胸怀的杰作。
《熊镇》几乎是创造性把性侵的受害者和施暴的人置于利益链条纸上,向我们抛出问题——如果房思琪的事件发生在你身边,并和你利益相关,你该怎么做?如果你认识甚至熟悉施暴者你该怎么理性评价他?如果你被“英雄”性侵你该怎么办?
我们该如何活?如何爱?如何赢?如何保护那珍贵的事物?如何选择和做一个更好的人? 这是一个小镇,可这是一整个世界。这里有很多人,可最终你只读到了自己。

《熊镇》在出版后引起了全世界媒体封神般的赞誉。
瑞典SRP4电台称这本书重要到应该规定所有的父母、学生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得拜读。没有一个字是无关紧要的赘字,特别是某几句话,会一拳将你的灵魂打到瘀青,足以令你的五脏六腑为之翻搅。
美国《柯克斯评论》评价“巴克曼是一位炉火纯青的作家,他笔下的角色既亲切又独特,虽然各有缺点却又极具故事性。本书中有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也有肝肠寸断的绝望,以及幽默的吉光片羽。这本书透彻地检视脆弱的人性,引起的共鸣将会持续长长久久持续几个世代。”

在设计简体中文版《熊镇》封面时,我们参考了英国版的意向,一个女孩,在风雪中独自面对一整个小镇。也幸运的得到了英国出版方的插画转述权,合作多次的插画师卤猫一稿就拿出了我们想要想要表达的情绪象征。

而后经过调色便有了现在的《熊镇》


《熊镇》如浮世绘般拥有无数侧面,可最重要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个主题词还是“守护”
女主角玛雅对友谊和其他更年轻女孩的守护
父亲彼得和母亲蜜拉对于孩子的守护
少年亚马对于真相和人性的守护
教练戴维对于球队的守护
等等
我们守护什么,我们就成为什么

我还是不知道自己身为编辑的路究竟还能走多长,自己会不会继续丧气, 或者一切最终是不会都会好起来, 但我相信那些能闻到樱桃树香气的瞬间能让我再次燃起热情,毕竟, 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某些瞬间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