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新唐书(套装共20册)》的编撰,约开始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一〇四四年),到嘉佑五年(公元一〇六〇年)完成,前后历时约十七年,参加编撰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人。《新唐书(套装共20册)》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共二百二十五卷。完成后,由欧阳修、宋祁分别署名。
新唐书(全二十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祁,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
目录 · · · · · ·
卷一 本纪第一
高祖皇帝
卷二 本纪第二
太宗皇帝
卷三 本纪第三
高宗皇帝
卷四 本纪第四
则天顺圣武皇后
中宗皇帝
卷五 本纪第五
睿宗皇帝
玄宗皇帝
卷六 本纪第六
肃宗皇帝
代宗皇帝
……
· · · · · · (收起)
高祖皇帝
卷二 本纪第二
太宗皇帝
卷三 本纪第三
高宗皇帝
卷四 本纪第四
则天顺圣武皇后
中宗皇帝
卷五 本纪第五
睿宗皇帝
玄宗皇帝
卷六 本纪第六
肃宗皇帝
代宗皇帝
……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点校本二十四史(共2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明史(全二十八册)》《新五代史(全三册)》《南史(全六册)》《宋史(全四十册)》《三国志(全五册)》
等
。
喜欢读"新唐书(全二十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新唐书(全二十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浅论《新唐书》列传部分的编撰特点 ——从《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列传·颜师古传部分对比看
历来对于《新唐书》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编纂体例、史料扩充、叙事简洁等方面[1];而则近年来关于《新唐书》修撰思想的探索也渐渐开始多了起来。这类探索和研究中,有相当一大部分是通过《新唐书》与《旧唐书》的比较而进行的。一个常见的思路是,由于两《唐书》修撰的政治立场和...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请问宋祁在成都修唐书的具体地点。 | 来自陵江野细娃 | 2022-09-28 17:07:11 | |
“太白画见"、“日有食之”是什么意思? | 来自龙猴 | 1 回应 | 2020-08-14 00:20:26 |
大唐帝陵 | 来自西山野人 | 2011-04-06 20:41:40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二十四史系列》——中华书局 (彼岸)
- 中國古典文學研習綱要<中級:上> (L.C.)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 《读古指南》全书目【1号楼:经、子、史部】 (祥瑞御兔)
- 唐代国家与社会 (Lightsag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新唐书(全二十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23 有用 Adiósardour 2014-12-11 18:54:08
《新唐书》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保存了我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新唐书》的宰相、方镇诸表,也给读者认识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著名史论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新书最佳者志、表”。这是公允的评价。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 《新唐书》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保存了我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新唐书》的宰相、方镇诸表,也给读者认识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著名史论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新书最佳者志、表”。这是公允的评价。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因为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参考,《新唐书》对〈志〉特别重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书》的首创。 (展开)
0 有用 白牙 2010-11-26 15:20:33
19、20
1 有用 灰鸽 2017-08-25 19:55:34
震雷无暇掩聪,呵呵,今人卖弄皆此类也。那就宵寐匪祯,札闼洪休吧。
18 有用 LeonMeng 2013-06-16 21:40:04
新唐书因为成书在北宋中期,主修者又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力,欧阳修本人重视散文反对骈体文的华丽婉媚,结果就是把很多唐朝原文记述的骈体文改成散文,还有大量章节的简化,行文过于强调质朴,对很多历史事件作简化处理。如果读者没有读过旧唐书理解上会很困难,优点是对于体例的划分比较细腻,增加了很多旧唐书没有涵盖的部分,但是史料和文献的水平一般,所以要读唐史必须得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结合着读
3 有用 天池一苇 2012-06-28 15:23:26
二周目完成。大三、博三各一遍。新书和旧书阅读体验都很好,两者可以互相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