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汪曾祺极具自知之明。他让自己静悄悄地写,也让别人静悄悄地看。正因不是主流,他的作品未曾跻身喧喧市井成为惹眼物事,成为炉中火锦上葩;而归于山间江畔明月,白云深处人家。要之,汪曾祺不是凛冽的雄鹰,挺拔的巨树,他是婉啭的画眉,幽幽的兰草。 汪曾祺作品数量不巨而质量上乘,篇篇闪光。他的笔下,有食色,有男女,有民风,有民俗。浑厚的国学底子,出色的古文修养,以及对民间文化的天然亲和,直接垫高了他的创作,决定了他作品特有的文体价值。他的作品内容平实、文笔淡雅,寓哲理于自然,寓凄婉于幽默,描绘了一幅幅人景及风俗图画。本集选录了他的自传体系列散文《逝水》,为国内外首次结集出版。其他各篇,也都是贴近作者本人生活与感悟的散文精品。汪曾祺在他的散文里,谈天说...
“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汪曾祺极具自知之明。他让自己静悄悄地写,也让别人静悄悄地看。正因不是主流,他的作品未曾跻身喧喧市井成为惹眼物事,成为炉中火锦上葩;而归于山间江畔明月,白云深处人家。要之,汪曾祺不是凛冽的雄鹰,挺拔的巨树,他是婉啭的画眉,幽幽的兰草。 汪曾祺作品数量不巨而质量上乘,篇篇闪光。他的笔下,有食色,有男女,有民风,有民俗。浑厚的国学底子,出色的古文修养,以及对民间文化的天然亲和,直接垫高了他的创作,决定了他作品特有的文体价值。他的作品内容平实、文笔淡雅,寓哲理于自然,寓凄婉于幽默,描绘了一幅幅人景及风俗图画。本集选录了他的自传体系列散文《逝水》,为国内外首次结集出版。其他各篇,也都是贴近作者本人生活与感悟的散文精品。汪曾祺在他的散文里,谈天说地,谈吃说喝,满怀深情地写故乡和异乡的食物,让人从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思,洞见赤子的童真。
作者简介 · · · · · ·
汪曾祺,汉族,1920年生,江苏高邮人。他是中国当代优秀的小说家、散文家。其作品内容平实、文笔淡雅,寓哲理于自然,寓凄婉于幽默,描绘了一幅幅人景及风俗图画。本集选录了他的自传体系列散文《逝水》,为国内外首次结集出版。其他各篇,也都是贴近作者本人生活与感悟的散文精品。
目录 · · · · · ·
逝水(自传体系列散文)
我的家乡
我的家
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大莲姐姐
我的小学
我的初中
夏天的昆虫
踢毽子
故乡的食物
泡茶馆
翠湖心影
观音寺
果园杂记
随遇而安
多年父子成兄弟
觅我游踪五十年
泰山片石
水母
林肯的鼻子
悬空的人
寻常茶话
烟赋
关于《受戒》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两栖杂述
我是一个中国人
――散步随想
· · · · · · (收起)
逝水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逝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原来我看的是这个版本
> 更多书评6篇
-
-
喜乐 (有一朵量子玫瑰)
风筝没有脑线,是放不上去的。作品没有主题,是飞不起来的。但是你只要看风筝就行了,何必一定非瞅清楚风筝的脑线不可呢? 脑线使风筝飞起,同时也是对于风筝的限制。脑线断了,风筝就会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主题对作品也是一种限制。一个作者应该自觉地使自己受到限制。人的思想不能汗漫无际。我们不能往一片玻璃上为人斟酒。 这篇极好。 一个作家应该精通语言。2018-07-12 19:43
-
喜乐 (有一朵量子玫瑰)
另外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这是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写作的态度。我在旧社会,因为生活的穷困和卑屈,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又读了一些西方的现代派的作品,对于生活形成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尖刻、嘲弄、玩世不恭的态度。这在我的一些作品里也有所流露。沈先生发觉了这点,在昆明时就跟我讲过;我到上海后,又写信给我讲到这点。他要求的是对于生活的“执著”,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在严酷的现实的面前,也不..2018-07-12 19:30
另外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这是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写作的态度。我在旧社会,因为生活的穷困和卑屈,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又读了一些西方的现代派的作品,对于生活形成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尖刻、嘲弄、玩世不恭的态度。这在我的一些作品里也有所流露。沈先生发觉了这点,在昆明时就跟我讲过;我到上海后,又写信给我讲到这点。他要求的是对于生活的“执著”,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在严酷的现实的面前,也不能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沈先生在下放威宁干校时,还写信给黄永玉,说“这里的荷花真好!”沈先生八十岁了,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完成《中国服饰研究》这样的巨著,就是靠这点对于生活的执著和热情支持着的。沈先生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
搞搞京剧还有一个好处,即知道戏和小说是两种东西(当然又是相通的)。戏要夸张,要强调;小说要含蓄,要淡远。李笠翁说写诗文不可说尽,十分只能说二三分;写戏剧必须说尽,十分要说到十分。这是很有见地的话。托尔斯泰说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这是指的小说;戏里的人物是可以用警句交谈的。因此,不能把小说写得像戏,不能有太多情节,太多的戏剧性。如果写的是一篇戏剧性很强的小说,那你不如干脆写成戏。
回应 2018-07-12 19:30
-
catmints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都开始自嘲。。 你慢慢地讲你的故事,好让我心不在焉地听。 所有你记忆中的人和事都显得遥不可及, 甚至是传奇。 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重温那样的日子 只有好好地祭奠,回忆 关于每个细枝末节的描绘如一根蛛丝 很弱,但牵扯着一些敏感异常的神经 就这样一步步潜进你的记忆里 在现实的世界里看见了你曾看见的一切2011-02-10 23:19
-
catmints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的祖父祖母 ”他爱喝一点好茶,西湖龙井。饭食很简单。他总是一个人吃,在堂屋一侧放一张‘马杌’——较大的方凳,便是他的餐桌。坐小板凳。他爱吃长鱼汤下面。面下在白汤里,汤里的长鱼捞出来便是下酒菜。——他每顿用一个五彩釉画公鸡的茶盅喝一盅酒。没有长鱼,就用咸鸭蛋下酒。一个咸鸭蛋吃两顿。上顿吃一半,把蛋壳上掏蛋黄蛋白的小口用一块小纸封起来,下顿再吃。“ 打动我的是结尾那句“他的马杌上从来没有第二样菜...2011-02-11 13:06
我的祖父祖母
打动我的是结尾那句“他的马杌上从来没有第二样菜。”为生活所给予的不多不少而领受并由衷欢喜,比在丰盛的晚餐桌前祷告更加真诚。人能够倾其所有去珍爱一种生活、或事物、或感受、或他人正在于“无他”。有一天我想要无条件地安定下来,再也不远游。不问如果...怎样... 不问要不要,好不好。我要超越理智的笃定,停留在一个人身边、在一种生活里,世界再大都不见。--------------------------”他爱喝一点好茶,西湖龙井。饭食很简单。他总是一个人吃,在堂屋一侧放一张‘马杌’——较大的方凳,便是他的餐桌。坐小板凳。他爱吃长鱼汤下面。面下在白汤里,汤里的长鱼捞出来便是下酒菜。——他每顿用一个五彩釉画公鸡的茶盅喝一盅酒。没有长鱼,就用咸鸭蛋下酒。一个咸鸭蛋吃两顿。上顿吃一半,把蛋壳上掏蛋黄蛋白的小口用一块小纸封起来,下顿再吃。“
是讲祖母,美好的忙碌。可以被消磨不问意义的时光让我颇为心动。让织布成为织布本身并不为一件衣裳曾经人们可以在笃笃的机杼声中找到立足的依据如今却要依赖交换价值或赞叹去证实自我的存在所以时时惊慌,没有根基的年代祭奠。。。我们这些飘摇的游魂〈先妣事略〉:“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回应 2011-02-11 13:06 -
喜乐 (有一朵量子玫瑰)
听说他的医术还挺不错。有一个邻居的孩子得了眼疾,双眼肿得像桃子,眼球红得像大红缎子。父亲看过,说不要紧。他叫孩子的父亲到阴城(一片乱葬坟场,很大,很野,据说韩世忠在这里打过仗)去捉两个大田螺来。父亲在田螺里倒进两管鹅翎眼药,两撮冰片,把田螺扣在孩子的眼睛上。过了一会儿田螺壳裂了。据那个孩子说,他睁开眼,看见天是绿的。孩子的眼好了,一生没有再犯过眼病。田螺治眼,我在任何医书上没看见过,也没听说过。 ...2018-07-08 14:05
-
喜乐 (有一朵量子玫瑰)
风筝没有脑线,是放不上去的。作品没有主题,是飞不起来的。但是你只要看风筝就行了,何必一定非瞅清楚风筝的脑线不可呢? 脑线使风筝飞起,同时也是对于风筝的限制。脑线断了,风筝就会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主题对作品也是一种限制。一个作者应该自觉地使自己受到限制。人的思想不能汗漫无际。我们不能往一片玻璃上为人斟酒。 这篇极好。 一个作家应该精通语言。2018-07-12 19:43
-
喜乐 (有一朵量子玫瑰)
另外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这是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写作的态度。我在旧社会,因为生活的穷困和卑屈,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又读了一些西方的现代派的作品,对于生活形成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尖刻、嘲弄、玩世不恭的态度。这在我的一些作品里也有所流露。沈先生发觉了这点,在昆明时就跟我讲过;我到上海后,又写信给我讲到这点。他要求的是对于生活的“执著”,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在严酷的现实的面前,也不..2018-07-12 19:30
另外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这是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写作的态度。我在旧社会,因为生活的穷困和卑屈,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又读了一些西方的现代派的作品,对于生活形成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尖刻、嘲弄、玩世不恭的态度。这在我的一些作品里也有所流露。沈先生发觉了这点,在昆明时就跟我讲过;我到上海后,又写信给我讲到这点。他要求的是对于生活的“执著”,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在严酷的现实的面前,也不能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沈先生在下放威宁干校时,还写信给黄永玉,说“这里的荷花真好!”沈先生八十岁了,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完成《中国服饰研究》这样的巨著,就是靠这点对于生活的执著和热情支持着的。沈先生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
搞搞京剧还有一个好处,即知道戏和小说是两种东西(当然又是相通的)。戏要夸张,要强调;小说要含蓄,要淡远。李笠翁说写诗文不可说尽,十分只能说二三分;写戏剧必须说尽,十分要说到十分。这是很有见地的话。托尔斯泰说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这是指的小说;戏里的人物是可以用警句交谈的。因此,不能把小说写得像戏,不能有太多情节,太多的戏剧性。如果写的是一篇戏剧性很强的小说,那你不如干脆写成戏。
回应 2018-07-12 19:30 -
喜乐 (有一朵量子玫瑰)
我十八岁开始抽烟,今年七十一岁,从来没有戒过,可谓老烟民矣。到了玉溪烟厂,坚定了一个信念,一抽到底,决不戒烟。吸烟是有害的。有人甚至说吸一支烟,少活五分钟,不去管它了!写了一首五言诗: 玉溪好风日, 兹土偏宜烟。 宁减十年寿, 不忘红塔山。 诗是打油诗,话却是真话,在家人也不打诳语。 玉溪卷烟厂的礼堂里,在一块很大的红天鹅绒上缀了两行铜字: 天下有玉烟 天外还有天 ...2018-07-12 18:55
哈哈,汪老太可爱了。“愿玉溪卷烟厂鹏程万里”颇有些如今“愿爱豆红遍全球荣升天后”的意味。我十八岁开始抽烟,今年七十一岁,从来没有戒过,可谓老烟民矣。到了玉溪烟厂,坚定了一个信念,一抽到底,决不戒烟。吸烟是有害的。有人甚至说吸一支烟,少活五分钟,不去管它了!写了一首五言诗: 玉溪好风日, 兹土偏宜烟。 宁减十年寿, 不忘红塔山。 诗是打油诗,话却是真话,在家人也不打诳语。 玉溪卷烟厂的礼堂里,在一块很大的红天鹅绒上缀了两行铜字: 天下有玉烟 天外还有天 据褚厂长说,这是从工人的文章里摘出来的,可以说是从群众中来的了。这是全厂职工的座右铭。这表现了全体职工的自豪感,也表现了他们的高瞻远瞩的胸襟。愿玉溪卷烟厂鹏程万里!
回应 2018-07-12 18:55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国青年出版社版 1996-03 / 33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汪曾祺作品 (chuntian160501)
- 当时明月在。 (此时·彼刻)
- 有兴趣读的书10 (乡愁)
- 豆瓣人多·势众·好评图书_3 (安地)
- 小说 随笔 散文 诗歌 旅游2 (波西米)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逝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hintoy 2014-02-08
奇异有趣,值得玩味。极具中国文字之美。原来小学操场上最爱玩的飞行设施叫巨人布啊,书中有提到,后来再无缘玩到了555. 还有用鸭蛋壳做萤火虫灯,黑冷眼睛的红绑腿猎人,鸡毛毽要用公鸡毛做。。。一些小料,沈从文说吃慈菇比吃黄豆的格高,真是矫情哈哈
0 有用 胖茶壶 2009-09-20
非常好的散文。真正的大家风范,
1 有用 iClaud 2012-08-05
愿为沈、汪先生门下走狗而不得——像他们这样的人,又怎么会要别人做走狗呢....
0 有用 AmberChangg 2011-09-21
老爷子的身世也是了得!真真喜欢
0 有用 美胖 2007-03-09
很喜欢
0 有用 Weirdo 2018-10-12
也许只有心里充满人之爱和生命之爱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吧。传统文化是扎根在这片生长的土地上的,绕不开,丢不掉。
2 有用 喜乐 2018-07-12
读散文,其实最是读作家的心。汪曾祺写京杭运河上撑篙的船夫,“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写等待修葺的船倒扣着底朝上,“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写参观卷烟厂后的心情,“到了玉溪烟厂,坚定了一个信念,一抽到底,决不戒烟。吸烟是有害的。有人甚至说吸一支烟,少活五分钟,不去管它了!”写吃螺蛳,“孩子吃了螺蛳,用小竹弓把螺蛳壳射到屋顶上,喀啦喀啦地响。夏天‘检漏’,瓦匠总要扫下... 读散文,其实最是读作家的心。汪曾祺写京杭运河上撑篙的船夫,“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写等待修葺的船倒扣着底朝上,“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写参观卷烟厂后的心情,“到了玉溪烟厂,坚定了一个信念,一抽到底,决不戒烟。吸烟是有害的。有人甚至说吸一支烟,少活五分钟,不去管它了!”写吃螺蛳,“孩子吃了螺蛳,用小竹弓把螺蛳壳射到屋顶上,喀啦喀啦地响。夏天‘检漏’,瓦匠总要扫下好些螺蛳壳。”笔下这一切,正如汪老所言,“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本来他这句是在讨论写风景,后面是: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自己?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一个多么可爱的小老头儿啊。 (展开)
0 有用 老S家的S小小 2018-06-19
一直喜欢汪曾祺
0 有用 一口茶叶末 2018-05-13
多已读过,这种编排也是有意思的。“有点孤独,也不赖”
0 有用 简慢人生 2018-05-13
淡雅中品味出生活的真谛。